八零年代女首富 第225节
作者:金面佛      更新:2024-05-15 06:33      字数:4553
  他抬起头时,瞧见周秋萍冲他微微颔首,他也朝对方露出了个笑。
  他问心无愧了。
  这段时间,他将自己十道最拿手的菜都教给了徒弟,让他们每个人都专攻一道菜。
  如此一来,即便是自助餐厅,作为重头戏的10道热菜就能维持品质的稳定。虽然比不上小锅细炒,但起码也不会跟食堂的大锅菜一样,该有的味道绝对不能少。
  经过这些天紧锣密鼓的培训,他的徒弟们虽然只算学会了点皮毛,但应对自助餐应该也差不多了。等以后时间久了,慢慢练熟了手艺,水平自然也就能上来了。
  等那个时候,不管他们是愿意继续待在天下一家,还是另谋出路。那只能看他们自己,他是管不了了。他做好自己的事就行。
  曹师傅又朝周秋萍点点头,低下脑袋,继续忙手上的活。
  手艺人,永远不能丢的就是这份手艺。
  不管将来的餐饮店会不会全变成那个肯德基和义利快餐厅的模样,店里根本看不到厨师。
  他始终相信,只要有手艺在,只要手艺扎实,她总归能端起饭碗来。
  周秋萍过去跟评委们打招呼,又拿果汁做酒,给他们敬了一杯,连声道歉:“实在不好意思,带着孩子出来的,光忙着孩子的事了,怠慢大家了,真是抱歉。”
  立刻有人表态:“没事没事,自助餐不就是吃自在吗?你忙你的好了,没关系的。”
  还有人开玩笑道:“你不在,我们更自在。不然在漂亮的女士面前,我们还不敢露出吃相来呢。”
  周秋萍笑言:“您吃的香,那是对我们餐厅最大的赞美。诸位吃好喝好,多多搞创作。我向诸位邀歌。”
  文工团的作曲家朝她摇头:“你这稿费给的也太高了,都乱了市场行情了。《蓝精灵之歌》都那么红了,我朋友他们一个人稿费也就不到20块钱。去年拿了鲁迅文艺奖,每个人才300块的奖金。你这一首歌抵得上多少了?”
  周秋萍笑道:“现在咱们搞改革开放,要跟国际接轨,当然不能比别人差。我们公司从香港买歌,给的就是这个价格。总不能我们自己的东西好,自己人却看不起自己人,非得低一等吧。反正我们公司态度就是这样,只要作品好,肯定不能亏待诸位老师。”
  胡经理也赶紧表态:“是啊,都说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总不能让诸位老师辛辛苦苦搞创作,最后连书桌都没地方摆吧,那不合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围着餐桌的人笑了起来,音乐学院的教授当场点头:“行吧,我有几个小东西也不怎么能拿出手,算是新民歌吧。回头拿给你们看看,要是觉得合适的话,就拿走吧。不过我有要求,其中一首《幸福城》你们要相中的话,得让江州大学的那个姑娘唱。她的音色条件最合适。”
  周秋萍记得江州大学的那姑娘排名并不靠前,因为她的原创作品不怎么样。不过对方的音色的确好,金灿灿的,自带光芒和力量。
  她毫不犹豫地点头:“没问题,到时候还得麻烦老师您过来多指教,好让作品呈现的更完美。”
  桌上其他人笑:“哎呀,你们这么搞的,让其他单位的人都心痒痒哦,不利于团结和稳定唞。”
  胡经理大笑:“这是合理利用业余时间搞兼职,国家都支持的,很好呢。还请大家帮忙宣传宣传,我们总得有自己的原创作品,不能总是跟在别人后面。我们一起努力,为我们的通俗歌曲事业添砖加瓦。对了,趁这个机会,我想请教诸位老师,你们觉得这12首歌按照什么顺序录制比较合适?”
  专业人士就是专业人士。
  作为金主大大,周秋萍早就拿到了这些作品的词曲资料,而且也看过彩排,听过好几遍歌了。
  但悲伤的是,评委们说起歌曲的时候,她还是歌名和歌对不上号。
  音乐学院的陈教授谈性颇浓,竟然提到了谁适合唱什么歌,索性开始评点江山:“其实那首《想你的时候》应该让理工大学的那个男生唱,他的声音更合适。那首《秋天的梦》改一改,弄成男女生对唱,女生组那个短头发的姑娘和男生组的冠军搭搭看,说不定能碰出火花。”
  刚好获奖选手们过来给评委敬酒,就被周秋萍直接喊住了:“正好,你们好好听听评委老师的指点。可能要换歌唱,大家有没有意见?”
  唱原创歌曲的歌手未必是创作人自己,他们赶紧找来词曲作者,询问对方的意见。
  大学生们挺好讲话的,听评委说歌曲换人演唱效果可能更好,他们当场就答应试试。
  文工团的作曲家来了兴致,立刻撺掇:“择日不如撞日,不如现在就试试。”
  那要怎么试?拿着词曲清唱吗?未免太单调了。
  他拿出了笛子,点了点《梦里江南》:“来,我来伴奏,你来唱。”
  被点名的女生清了清嗓子,拿着词曲找了会儿调,直接起声开始演唱。
  她的歌声清丽又温柔,带着种说不清楚的朦胧雾气。仿佛江南水乡的早晨,所有的风景都朦胧而美好。
  周围餐桌上的人先闷头忙着吃吃喝喝,这话听到的歌声,不少人都竖起了耳朵。等到歌唱完了,某些人都热烈地鼓起掌来,还有人吹口哨:“再来一个。”
  餐厅里爆发出欢笑声。
  陈教授开玩笑:“你这南国笛王的名声不是吹的呀。来来来。我也来一个,小唐是吧?你试试这首《想你的时候》,你的声音低,适合这歌。”
  双方磨合了一会儿,悠扬的口琴声响起,低低的男音随之而起。这改过了以后的确不一样,周秋萍甚至有种听到《漠河舞厅》的恍惚感,就是那个调调,有种俄罗斯民歌的范儿,就像是《白桦林》。
  她不懂音乐,却依然觉得好听,忍不住鼓掌:“太好了,诸位老师,编曲配乐这些事儿,你们可千万别推辞。”
  现在国内歌坛大部分还处于翻唱状态,找到合适的编曲太不容易了。像迪斯科女王张蔷,她的歌曲都是搞民乐的人制作的,其实听起来怪怪的。
  现在校园歌手创作的歌曲,应该算是新民乐吧,用笛子用口琴用吉他伴奏,倒是挺搭的。
  周秋萍的信心莫名其妙就充足了,她觉得这盘磁带也许会大红大紫,说不定真的会卖到百万张。
  第207章 绝对不能塌台(捉虫)
  到后来, 评委和歌手都嗨了,大家甚至忘了吃东西,一边打着节拍一边歌唱。
  因为经过了好几次排练, 加上各个高校的文艺青年们联系挺紧密的, 他们对彼此演唱的作品也更加熟悉。
  一开始大家端着,小心翼翼, 生怕说话得罪了人。
  到后面, 饭一吃,啤酒一喝,所有人都放开了,开始互相指点江山,提自己的看法。
  说着说着急起来,就现场斗吉他。这时代最流行的乐器就是吉他。谁能顺畅地弹奏吉他曲, 那绝对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斗完吉他之后, 大家哄然大笑, 倒是忘了之前为什么而争执。餐厅里的笑声、掌声、欢呼声还有吹口哨的声音不断。
  周秋萍一直在旁边笑眯眯听着。她不懂音乐,她从头到尾都无法真正参与进去。但她真的很喜欢这种氛围。也许这就是80年代的魔力吧, 一种特殊的社会环境造就的无忧无虑和理想主义并行的特殊氛围。
  不知道它能存在多久, 但她想把它们记录下来。
  周秋萍笑着提醒大学生歌手们:“后面时间安排下啊, 好好录磁带。”
  那位短头发的女学生认真地看着她,颇为担忧:“要录多长时间啊?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我这几个月忙着比赛的事,都没怎么好好学习。”
  她的同伴嗤笑:“嗐, 你还想期末考试呢。你就是不唱歌,回去也没课上。现在学校里还有谁上课呀?”
  老师们不是忙着带人上街或者往北京赶, 就是在校园里演讲。不愿意掺和的人干脆请假, 连课都不上了, 省得在教室里跟人起冲突。
  短发女生惊讶地瞪大了眼睛:“都这样了?原来不是我一个人逃课啊?”
  为了参加比赛, 她已经好些天没去上课了,心理压力大的要命。
  陈教授等人哭笑不得:“下不为例啊,以后不能这样子,学生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
  大学生们吐吐舌头,赶紧点头如小鸡啄米。
  周秋萍趁机招呼他们:“吃饭吃饭,烤羊肉串好了,要不要去拿?”
  年轻人们立刻又欢快起来,跑过去排队拿现烤的羊肉串。
  评委们也说饿了,各自张罗着取东西吃。
  周秋萍跟人道歉,自己回去找亲友了。
  今天可有4位小朋友,单靠阿妈和祝嫂子的婆婆,她真害怕会hold不住啊。
  没想到小朋友们居然很赏脸,一个都没闹腾。参观完餐厅之后,他们就坐在桌上,兴奋地东张西望。
  对小家伙们而言,美味佳肴的吸引力其实还比不上餐厅里装饰的花朵和来来往往不停取餐的人群,好热闹啊,好好玩。
  青青和星星眼睛都瞪得大大的,小脑袋不停地转来转去。
  祝嫂子家的小强则一边吃一边好奇地看厨师做铁板烧。
  相形之下,卢小明是最文静的小朋友,他举止乖巧,吃相斯文,就跟电影里的民国小少爷一样,一板一眼,颇为有趣。
  周秋萍忍不住在心中感叹了一句,谁家养的这么可爱的小孩,爹妈不该乐死啊,居然还有人嫌好怠拐。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
  周高氏看到女儿过来,笑着说心里话:“你还不如把卡拉ok房搬到餐厅里呢,你看他们都忙着唱歌。”
  周秋萍点头:“我是有这个打算的。旁边那个防空洞还没装修完,等装完了,我决定增加里面自助餐的品种。可以让大家一边吃一边唱,更热闹。”
  其实这是种中国特色。
  等到卡拉ok开始大面积普及化之后,很多饭店的包房里都有卡拉ok设备。卡拉ok的发源地日本看到这种情况都认为不可思议,感觉好像所有的东西进入中国都会被迅速地本土化。
  上辈子她自己开饭店时,就这么搞过。吃饭的吃饭,唱歌的唱歌,打牌的打牌,居然也玩得很嗨。严格说起来,谁都说不清楚,这究竟是饭店、ktv还是棋牌室。
  可到底是什么又重要吗?只要有人买单,只要有人愿意这么玩就行。
  周高氏高兴起来:“那敢情好,多方便啊。有的吃也有的玩。”
  祝嫂子的婆婆从进店开始就处于震惊之中。她都大半截身子埋进黄土里了,还是头回进这么气派的地方呢。
  太大了,太漂亮,东西也太多了。这一道道的菜,她眼睛都看不过来,更不晓得吃什么才对了。
  还是老姐妹告诉她:“想吃啥就吃啥,吃自助餐没有吃哪个正确吃哪个错误,你爱吃什么就吃什么。”
  她家秋萍就是这么说的。
  老太太这才鼓足勇气,几乎舀了半只烤鸡。她就觉得鸡肉好吃,平常舍不得吃,今天得吃个够本。
  嗐,也没本儿,全是人家周经理请客。
  她自我解嘲道:“今天是托您的福,我这老婆子也开洋荤咯。”
  周高氏却笑:“那你等着,回头你就能享你儿媳妇的福。等正式开业了,让她请你吃。”
  老太太也笑:“那可不是,托你们的福,她没少挣钱。”
  祝嫂子拿到了被服厂瑕疵品的处理权,带着一帮失业军嫂哒哒哒地踩缝纫机,又穿针引线,小心翼翼地修整瑕疵,然后拖到郊区专门跑交流会。一个镇接着一个镇地跑过来,单件衣服的利润比周高氏清理被服厂的库存还高。
  这么说吧,这一个月的功夫,她已经赚到了她男人去年一年的津贴都不止。
  祝嫂子已经打定了主意。等到这些瑕疵品处理完了,她也不会停下生意,专门从省城各家工厂仓库拿库存,然后跟人一道拿到郊区集市上去卖。
  即便比不上现在挣钱,也绝对比蹲在家里等天上掉馅饼来的强。
  老太太根本不瞒着邻居,直接叨叨地把家里的打算就说了。一边说她还一边感慨:“还是在城里强,只要眼睛多看看,总能找到挣钱的机会。”
  周秋萍笑了:“那也是你们肯钻,换个人未必能看得到。”
  老太太眉开眼笑:“那也是跟你学的,以前我们可都想不到。”
  现在她放松下来,干脆开玩笑:“又有吃,又有喝又有玩的,要不要干脆泡个澡啊?”
  周秋萍笑出了声:“这主意不错。有的北方澡堂子就提供吃的。”
  她上辈子去东北的时候,就去过那种提供自助餐的澡堂。真是便宜,就30多块钱,有吃有喝还能泡个澡。你在里面消磨半天都没问题。
  周高氏也笑了:“要真这样的话,干脆住在澡堂子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