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女首富 第342节
作者:金面佛      更新:2024-05-15 06:34      字数:5276
  第293章 开个深度调查节目
  周秋萍洗漱完毕回房间, 余成正在看报纸做笔记。
  周秋萍扫了眼,看到上面的大标题姓资姓社就下意识地翻白眼。
  余成听到脚步声抬起头来,认真地问她:“怎么样?”
  “没事, 已经解决了。”
  余成疑惑:“可我觉得你好像并不怎么高兴。”
  周秋萍打了个呵欠, 捂着嘴巴,意兴阑珊:“没什么, 就觉得挺无聊的。”
  余成放下了手上的报纸, 站起身来,认真地看她:“不对,我觉得你有事儿。”
  周秋萍叹了口气:“卡拉ok房的问题暂时解决了,但是餐饮店快被逼到关门了。”
  这事余成也知道。今年税收大检查严查的对象就是个体户和私营企业。平心而论,合法税收很正常,不然国家财政的钱从哪儿出。但不佛法的乱收费, 乱摊派, 乱罚款也随之而来。是人是狗, 帽子一戴立刻就能让你掏钱。不掏钱,等着被抓吧。
  现在能抓人的可不仅仅是公安机关, 任何一个公字头都能把你带走。
  余成沉默了, 半晌才道歉:“对不起, 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他感觉很羞愧,因为自己好像帮不上什么忙。现在名义上他负责电脑部,但实际上他能做的事也不多, 更多的时候他是帮忙照应家里照应两个孩子。
  他喃喃自语道:“我挺没用的吧?”
  这种自卑的情绪一生出来,就没办法控制住, 让他感觉很难受。
  包括卡拉ok房的事, 之前他在旁边听到电话, 也感觉无从下手, 甚至想到了实在不行找几个人给那些经常上门找事的人套麻袋狠揍一顿。打的次数多了,打的狠了,让他们自己领悟有些人不能惹。
  结果秋萍一个电话就把事情给解决了。王总还得卖她面子。
  周秋萍看他沮丧的样子,哭笑不得:“现在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呀。”
  余成脱口而出:“可我是男的呀。”
  周秋萍奇怪:“谁规定男的要比女的能干?我的男人不需要比我能干,他只需要支持我,鼓励我就行了。”
  她张开了手,朝余成微笑,“抱抱我吧。”
  男同志的脸瞬间红的快要爆炸,他下意识地左右看看,走过去时还担忧:“晚上小东西不会哭吧?”
  他可记得清清楚楚,先前星星撒娇说要跟妈妈睡来着。
  周秋萍不以为意:“小孩子大部分时候都是张嘴一说。前面跟你说想吃鸡,后面发现你炖的肉,她吃的比谁都香,根本不记得还有鸡蛋那回事儿。”
  余成还是放不下心来:“要是真哭怎么办?”
  “要是哭得厉害,可能就是孩子受到惊吓了,那我肯定得过去哄她。这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周秋萍看着对面忧心忡忡的男人,突然间反应过来,“你不用太紧张,也不要事事都顺着她们,该教的教,该管的管,不能太惯着她们。”
  看他犹豫的样子,周秋萍笑道,“你害怕她们讨厌你?”
  余成老实地点头:“我没带过小孩,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带。”
  让他凶,他真舍不得,而且要是小孩讨厌他怎么办?他毕竟不是她们的亲生父亲呀。
  周秋萍摇头:“跟亲生父母感情不好的孩子又不少。你不要给自己设那么大的压力,该怎样就怎样。有的时候,你在小孩子面前树立起权威感,你就是凶他们,他们照样喜欢你。反倒是事事顺着他们的人,他们未必会当回事。小孩也是小大人,在很多事上,跟大人没什么区别。”
  余成叹气:“我总怕我做不好。”
  周秋萍笑道:“我也没办法保证我就是个好妈妈呀。赶紧睡觉吧,以后咱们互相指点,摸石头过河。”
  余成笑着抱起她,将她放到了床上:“那好,先过河再说。”
  第二天早上吃过早饭,余成带俩孩子上车,送她们上学前,小声招呼周秋萍:“下午奶奶去幼儿园接孩子,我过去接你,咱俩看个电影吧。”
  他以前管高女士叫阿姨,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跟着孩子一块喊奶奶了。
  周秋萍有点为难:“我今天有事儿,下了班得去找黄山,商量一下后面的活。”
  到现在为止忙的都是人家,她这个名义上的老板还没露面呢。
  余成略有些失望,还是点头表示:“那我过去接你,咱俩一块去找黄山。”
  周秋萍笑道:“行,下班我等你。”
  这回她没蹭卢振军的车,因为她买了不少刚出锅的麻团和梅干菜烧饼去电视台,拿给大家一块吃。
  坐公交车的话,她就不用横穿过公园,能省不少力气。
  到了台里,她招呼众人一块过来分早饭。其实电视台也有早点,馒头稀饭包子都有,还有水煮蛋和茶叶蛋,但麻团和烧饼真没人做。
  新闻部的同事们闻到了浓郁的芝麻香,都觉得自己手上包子不香了,过来或是烧饼或者麻团解解馋。
  男主播一边吃烧饼一边叹气:“你家那边国营店还卖这个?这是正宗的徽州梅干菜烧饼吧。”
  周秋萍乐了:“唐老师,我别的不服就服你这张嘴,这都能吃得出来。对,老板两口子就是正宗的徽州人,这是他们当地正宗的做法。”
  男主播羡慕不已:“他俩还在做,还没关门?我们那一片卖早饭的都没了,就剩下加国营店。估计是觉得仅此一家别无选择,现在白眼翻的更厉害了,弄得难吃不说,还那种你爱吃不吃的东西。”
  旁边人都笑了起来:“人家没弄错呀,你爱吃不吃,要么吃要么就饿着。你现在想去受剥削,都没地方敢剥削你。”
  女主播吃了个麻团,随口接话:“我觉得这个不对劲。咱不提个体户和私营业主的区别,咱就把范围再往小里缩,夫妻店,家庭户,就这种小本经营,在一个家庭内部的,干活的就是一家人,请问怎么剥削?算哪门子的剥削呢?为什么连他们都不能开?”
  编辑唉声叹气:“也没说不让他们开,是他们自己关门了,不干了。”
  男主播摇头:“那也是被逼的。三天两头有人上门收钱,就说以前我经常吃的那家烧饼店,到什么程度?老板一边在那边炕烧饼一边卖货,那边就有人等着收钱。钞票都没在人家手上捂热了。几拨人在旁边排队等着,生怕自己晚一步,别家把钱收走了轮不到他们。”
  大家伙儿听了都稀奇,连新闻中心的主任都忍不住感叹:“这赶上当年两党和日伪抢着收税了呀。”
  女主播嘲讽:“那可不止,当年也就是三家而已。现在什么卫生费、治安费、绿化费、检疫费等等,加在一起不知道是三家的几倍了。”
  周秋萍随口接了一句:“17种,现在有17种管理费要交,还不算各种摊派。”
  修路修桥修学校,对方嘴巴一张,就要他们掏钱,甚至连理由都懒得找精致一点。
  女主播点头:“就是,这么多钱,人家真有金山银山也被掏空了。话又说回头,要真是金山银山,家财万贯,人家早跑了。广东那边的厂长跑了多少个?哦,跑出国了,管不了了,就往死里整留下的人,真够能干的。”
  新闻中心的主任一边吃烧饼,一边慢条斯理道:“这就是个恶性循环。经济形势不好,有人认为是私营经济扰乱了整个市场,所以要严格诊断,关了一大批。这么一来,市场更加萎缩,税务局本来能收到的税就少了一大笔。然后在整治税收的过程中,他们又通过加大罚款的手段弄了不少钱,意外地发现个体户好像真的挺有钱的。其他的牛鬼蛇神全都冒出来的呀,苍蝇闻到血,还不往死里吸?个体户们一看也不行,既然你们威胁不交钱就不让我做生意,那好我提前一步先把门给关了,我不干了,我看你们还找什么理由继续收我的钱。于是,这些人只能把目标再转移到剩下的还坚持做买卖的个体户身上,要么敲诈威胁对方,让对方交变相的保护费,要么就是加大摊派的力度。原先10个人每人交5块钱,现在你们5个人就得掏出50,摊到每个人头上变成了10块。剩下的人日子过得就更艰难了。”
  男主播嗤之以鼻:“就是这帮货色太贪了,老百姓都管他们叫蝗虫叫土匪。抓贼不行,吃拿卡要比谁都积极。”
  主任摇摇头:“他们也是穷怕了,地方财政的一大来源就是税收。今年工商业都不行,税收少了一大截。政府没钱,底下人办事的经费从哪出?不就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吗?”
  编辑冷哼了一声:“怪他们自己,老祖宗都说了先王之法,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他们就顾自己的蝇头小利,一点点大局观都没有。干个体户做小买卖的是哪些人?大部分都是当时政府没办法给他们安排工作的回城知青。他们忍着被人看不起的白眼自力更生自负盈亏冒着风险挣钱,折本亏钱被债主堵家门口,连年都过不了的时候,也没见这些官老爷们管一下啊。现在看人家挣了点钱了,倒是一个个眼睛滴血,比强盗还强盗。”
  女主播盖棺定论:“总之,我认为夫妻店、家庭户还有个人摆地摊的,完全谈不上剥削两个字。要是这些科卷杂碎才是真正的剥削。”
  综艺部的负责人抬头看了眼时间,赶紧招呼自己的人马:“快快快,吃完了赶紧去录节目。那个周经理,两小时后轮到你行吗?我们这边准备的差不多了。”
  因为她昨天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给综艺部排了颗雷。所以今天大家特别好讲话。
  周秋萍痛快点头答应:“行,那两小时后我去演播厅。还请各位老师带带我们的新人啊。”
  大家哈哈笑:“一定一定。”
  还有人促狭地眨眼睛,“我们是吃的好,说的好。”
  周秋萍笑了:“这个可以,大餐吃不起,烧饼麻团还是没问题的。明天我继续带。”
  综艺部的人先走了,剩下新闻部的人叹气:“咱们台现在全靠综艺打江山了。”
  以前新闻是龙头老大,大家都围着新闻转。综艺部还是临时拉出来成立的呢,现在却后来居上。
  周秋萍随口接了一句:“那你们也搞新节目呀,再弄一档新闻。”
  众人都疑惑:“这还弄什么新闻?早间新闻,说夜里发生的事儿?”
  周秋萍愣了下,第一时间居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问题。因为她重生前已经很长时间不看电视了,居然不记得新闻有哪些形式。
  她只能摊手:“我也说不清楚啊,我就是个外行。”
  然而女主播却追着她:“那你想想呗,现在咱们台全是综艺节目,新闻都已经没地方呆了。”
  周秋萍只得答应:“那我帮着问问人。不过林老师,能不能问出结果来,我还真不知道。”
  她并没有敷衍对方,回到仓库,看到自己的人马时,她还真正儿八经问了下大家,可大家对电视节目也知之甚少,这几天注意力都摆在电视销售上,同样没啥想法。
  “行吧,我们先管自己的事儿。都说说看,进展到哪一步了?”
  叶文兰拿出自己的笔记本:“我整理了《厂家直销》从开播到现在推荐过的商品,正在一家家联系厂商核对信息,争取这个月把资料弄出来。我是这么想的,鉴于现在农民的负担很大,乡镇企业也关门的特别多,农民整体购买力下降,所以这个宣传册做好之后,每期给乡镇供销社发10本,乡镇政府寄10本,乡镇小学和中学各寄10本。差不多控制在50本内,信息大概就能扩散到一个乡镇的潜在顾客群体了。至于县以上的地区,我们就要细化了。”
  周秋萍点点头:“那你继续做。你呢?杜老师。”
  被点到名的杜仲不得不硬着头皮汇报工作成果:“我总共联系了6家工厂,有5家工厂愿意出租他们的货车,并且可以提供司机。还有两家商场的货车也空着,我正在跟他们谈。这两家商场能够空出仓库来。”
  大家一个接一个说自己这两天都干了啥,下一步又打算干啥。每个人都感觉后颈像是被人抓住了一样,完全不敢想混日子的事。
  周秋萍挺满意的。
  大部分当老板的都爱招应届生,不仅仅是因为应届生便宜,更多的是因为他们听话,交下去的任务完成率比较高。而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几年的人基本上都油了,最擅长的就是如何见缝插针地偷懒。
  人类的惰性与生俱来,本身就很难避免。
  不过她招来的员工倒是挺好的,起码眼下还很珍惜到手的工作。
  周秋萍点点头,看了眼时间,招呼大家:“走吧,各司其职,跑市场的跑市场,收集资料的收集资料,后面负责录制节目的同志都跟我去演播厅,好好学着。今天我给你们找师傅了,他们先看着你们干活,等熟练了,回头我们就再这边录。”
  众人赶紧领命,各自忙碌起来。
  周秋萍又招呼田彩霞:“你尽快熟悉,后面我出差的话,他们的工作得你全权负责。”
  田彩霞立刻点头答应。
  周秋萍扭过头,瞧见李立军欲言又止,不由得奇怪:“李老师,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李立军鼓足勇气:“你刚刚说的那个新闻节目的新模式,其实有个现成的模板可以做,就是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做的《60分钟》。它的理念是通过深入挖掘,探讨重大社会背景下的重大社会问题。这么说吧,我们现在电视台的新闻全部都是简报,最多就是信息传递,信息背后的内容一概不提。走马观花,从来不会深入到实质。《60分钟》做的是硬新闻,不是歌功颂德,天天吹嘘人民生活有多美好。他的选题基本集中在政府行为、司法公正、社会事件、人类灾难、战火纷争这些方面,可以说是揭露了社会的黑暗面。只是不知道我们电视台敢不敢做这个。我敢保证,老百姓听腻了假大空的歌功颂德,真正想看真正需要了解的就是这些社会世界的深度调查。”
  田彩霞看了他一眼,在心中默念“我是他的上司”,这才鼓足勇气反驳:“我不认为国内没有深度调查,前两年那个遗弃女婴的连续报道还有《关广梅现象》,不都是深度调查吗?还得了奖呢。”
  李立军不以为意:“那都是报纸上写的,而且避重就轻。电视呢,电视上有这种形式吗?电视的辐射力度更广。”
  两人还在争辩,周秋萍却豁然开朗。
  对,她知道要做什么了,她要做的就是让电视台成立一个新节目,专门做深度调查,类似于《焦点访谈》。
  在上辈子,90年代和21世纪初,《焦点访谈》可以说风靡全国,几乎没有老百姓不关注。
  周秋萍叮嘱大家:“你们先去演播厅,我去找领导打声招呼。”
  她跑去新闻中心,大家正在准备晚上的节目,因为时间宽裕,倒并不忙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