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节
作者:冷香忆      更新:2024-05-15 13:46      字数:1887
  “我们两家长辈以前是灾民,共患难。我姨一家人一直对我们兄妹很好。”四狗子压根没想过李英华与五狗子能成为夫妻的事,以前他在李英华面前老说五狗子的缺点,李英华要能看上五狗子,那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388扩大生产
  六狗子小脸一吊,道:“你们可别乱说。我姨对我姐好,可没有想把我姐当儿媳妇的心思。”
  六狗子人小,却聪明的很。这样的闲话要是传到李家,李家为了避嫌就会远离许家。
  这几个村民真讨厌。
  上元节过后,江青云回府了,之前给李家四少年留了不少功课,一回来就检查。
  李家四少年过年的这些天,只在正月初一玩了一天,其余日子至少学习四个时辰,哪怕是上元节,也是学了两个时辰。
  他们不怕被江青云检查功课,只是怕做诗。
  李家以前是泥腿子,家里压根没有人做诗,所在的礼村连个秀才都没有,压根没有做诗的氛围。
  在学堂、书院读了一年多的书,刚接触做诗,还不知道什么是韵味,更别提意境。
  偏偏江青云就让他们做诗,明年就要科考,做诗是必考的一项,做诗这项弱,那就多做多练,熟能生巧,“你们从今日起,每日做两首诗,这是第一个月要做的诗的题目。”
  李家四少年一个个脑袋大,从江府出来时都成了霜打的茄子。
  正月下旬,天气依然十分寒冷,甚至有一晚下了一场大雪。整个长平县又是银装素裹。
  江青云曾在燕王制定的管理灾民的计划,至今已经实施了一些日子,初见效果。
  为了不让灾民吃闲饭变得懒惰,他特意向灾民安排了活计。
  灾民的身子骨还没有恢复过来,体力小干不了重活,他就让灾民搓麻绳、织布、做绣活等等,干力所能及的活。
  三千多的灾民每天光是吃饭都要花二十多两银子的粮食,还有烧炕用的柴,看病用的药材等等。
  每天都是支出,没有收入。
  好在这些天,只死了一个老人、夭折了两个小婴孩,人口保住了。这跟往年十之八九的灾民死亡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
  北地的家族都盯着几个庄子的动静,得知死亡人数,先是惊诧,然后就不怀好意的等着开春。
  那时,几千名灾民不返乡,周莫玄是一直这样自掏腰包养着几千名灾民,还是动用军队把几千名灾民赶走?
  两种结局都证明周莫玄的失败及愚蠢,如果是后者,燕王府在此次赈灾中得到了民心,会全部失去,甚至会让很多的百姓失望。
  上元节之后,李家的豆腐房买卖销量降低,其实不止是李家,燕城的商家都这样。
  人们在年后的购买力都下降了。
  这个时候,李如意又开始安排自家、江家进猪崽养猪。
  去年李家香肠大卖特卖,直到现在想买的大商贩络绎不绝。
  香肠将是李家的主卖的吃食之一。
  李家、江家的猪圈去年的小母猪现在已经长大了,可以交配下小猪了,不过这个过程得几个月,这期间李如意就让人从外面买猪崽。
  燕城的猪崽价格在这个时候也涨价了,每只要比去年多花
  几十个铜钱。
  伍余年与周伯都心疼买猪崽多花出去的银子。
  李如意微笑道:“这笔钱得花。过几个月我们家的母猪产猪崽,就不用从外面进猪崽。”
  伍余年问道:“张家、礼村的人问了小的几回了,什么时候可以进猪崽?”
  早在过年的时候,张家、礼村的人就又跟李家签了养猪的买卖契约。
  张老头、礼村的几个老汉现在跟伍余年的关系很好,时不时的走动交流一下。
  对了,张老头与张屠夫现在因为会骟猪,在燕城的养猪圈子成了名人,赚了银子还认识了不少人。
  李如意道:“这个时候青黄不接的,猪崽贵,他们要是不心疼银子,就现在买。”
  今年她准备在秋季、冬季售卖香肠,所以现在就得养猪,根据大商贩的需求量,养一万头猪都行,只是她不想把摊子铺的这么大,更不想让市场饱和了。
  这次,李家、江家合起来养的公猪也就一千头。
  张家、礼村的人顶多养一千头猪。
  “是。”伍余年又问道:“他们还想养鸡,您看?”
  生蛆及用蛆喂鸡的方子都传授礼村及张家。
  礼村及张家在去年是第一次养鸡,没敢多养,今年打算多养,不过,养太多,鸡、鸡蛋卖给别人价格低,只有李家收的价格高。
  他们就想听听李如意的意思。
  “可以养。不要养太多。亲兄弟明算账,我们还是跟他们签契约。”李如意在做买卖上面,从来都是先兵后礼,有什么丑话说在前面,一是一,二是二,这样才能做的长久。
  离春耕还有一个多月,李家、江家的佃农就开始忙碌起来。
  “小姐说了,鸡棚的鸡数量比去年增加一倍,猪的数量增加十倍。”
  “我家那口子早就跟我说,主家的活多,给的工钱也高,活干好了,还有奖赏,比在外面打杂工强十倍。这不过年那些天,他数着日子盼着主家给活干,好了,终于盼来了,不但他有活干,我们全家都有活干,人人都能拿一份工钱。”
  “今年养这么多头猪这么多只鸡,比去年更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