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武装大游行
作者:
小龙家水哥 更新:2024-05-15 20:26 字数:2160
召赵桓入京的圣旨,在九月一号的时候,送到了滦州城,交到了赵桓的手上。
圣旨是以赵桓便宜老子赵佶的名义颁发,并且送来的。
但赵桓在此之前,就已经得到了确切的情报,圣旨是老三赵楷,假借赵佶的名义颁发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害怕赵桓不肯奉诏进京、
目的也只有一个,就是进京之后,直接对赵桓下手,铲除掉赵桓这个皇位的最大威胁和绊脚石。
而在此之前,赵桓还接到了一份密诏,是皇后郑氏派人传出来的,册立赵桓为嗣君,即天子位!
赵桓本来就是大宋皇太子,大宋名正言顺的储君。
先皇赵佶龙驭宾天,理所应当的,便应该由赵桓继位为大宋新的天子!
虽然赵佶龙驭宾天,比较突然,甚至连传位诏书都来不及颁下,但是由皇后郑氏传下传位诏书,也是可以的。
赵桓奉皇后旨意,正位为君,也是理所应当,合情合理的!
前后脚的,接到两份诏书之后,赵桓当即便将滦州城里的文武官弁,全都召集了起来。
赵桓一身缟衣,头戴麻冠,坐在书桌后面,两份诏书,就摆在面前的文案上。
环视了众人一眼,赵桓这才沉声说道:
“京中来报,父皇已于月前八月十五,龙驭宾天。”
“如今,孤却收到京中父皇、母后两份诏书。”
“父皇诏书,召孤进京,母后诏书,命孤继位为君,嗣天子之位。”
“诸位臣工,孤当如何是好?”
“殿下,官家龙驭,殿下身为储君,理当践位为君,嗣天子之位。名正言顺,号令天下!”
沈与求第一个站出来,朝赵桓行礼说道。
“殿下践位,名正言顺,号令天下,莫敢不从!”
杨师辉、马政、马扩等人,也跟着一起跪倒在地,磕头说道。
“只是,父皇诏书……”
“殿下,官家前月中秋,便已龙驭宾天,又岂能给殿下颁下诏书?”
“此诏书,定是乱臣贼子,假传先皇诏书无疑!”
“目的,就是为了召殿下入京,伺机暗害殿下,以行谋逆不道之事!”
“殿下切莫可上当啊!”
“是啊殿下,殿下万万不可上当啊!”
“殿下,家不可一日无主,国不可一日无君。臣请殿下,早日践位,统御万民,以不负天下所望!”
“臣等恳请殿下,早日践位,统御万民,以不负天下所望!”
齐刷刷的,所有文武官弁,全都跪倒在了地上,朝赵桓磕头说道。
“此事,容孤三思,你们都退下吧。”
赵桓淡淡地说道。
帝王继位,臣子三请,帝王三辞,那都是常见的戏码。
来来往往的,没有两三个月,都根本不可能实现。
不过,赵桓肯定是不会拖到那么久的。
时间拖得越久,赵楷在东京城的地位就会越稳固,依附他的人,也就会越多!
更何况,除了赵楷之外,暗地里,说不定还有一个皇九子赵构呢!
赵桓自然不可能让赵楷,或者赵构的阴谋诡计,能够顺利实现的。
当然,赵桓也不可能傻傻的,便自投罗网,孤身前往东京,生死全都交到别人手中!
在滦州,或者海河继位,然后以新君之名,昭告天下,这才是赵桓最好的选择!
而在此之前,赵桓需要做的,就是摸清楚河东河北等地的地方官员和驻泊禁军,有多少人,是愿意站到自己这一边的!
至少,在赵桓继位之后,兴兵南下,必须要没有任何阻拦,以最快的速度,抵达东京,彻底的控制住东京的局势,控制住赵楷、赵构等人才行!
总不能赵桓继位之后,再从海河、沧州,这么一路的攻城掠地,打到东京城去吧?
摸清楚河东河北地方官员和驻泊禁军将领心思的事情,自然不需要赵桓亲自去做。
赵桓这几年在海河,对情报组织的建设,可从来都没有停止过。
河东河北那些州府军县,就算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情报网络组织,但情报据点,每个州府军县,还是都有一两个的。
至少,也有几个情报人员,在其中活动不是。
现在,这些人自然也就成了赵桓的代表,频繁出入州府军县那些地方官员或者驻泊禁军将领的府邸,或者旁敲侧击,或者开门见山的,直接表明自己的来意,试探和观察对方的反应。
河北河东,甚至也包括山东等地的地方官员和驻泊禁军、厢军将领的反应,从九月三号开始,便陆续传回到了滦州,送到了赵桓的手上。
同时,那些选择支持赵桓继位为君的地方官员和将领的‘劝进书’,也陆续送到了滦州。
九月初九,赵桓正式即天子位。
九月初十,赵桓正式率领滦州军三个营,一千五百余名翊卫军,正式南下。
在渡过海河,抵达海河榷场时,赵桓正式将渡河的码头,取名为天津,海河榷场,也正式更名为天津。
进入天津后,天津城里的数万接受过至少两年,超过六个月冬训的民工,被迅速征召入伍,整编为新军,然后分发武器装备,一边南下,一边训练。
两天后,赵桓的大军,已经出现在沧州城下,而沧州,也成为了第一座开城,奉迎新君的河北州府郡城。
有沧州做出的表率,赵桓大军一路南下,所过之处,几乎没有受到任何的阻碍和拦截。
所有的地方州府县城,皆是开城奉迎,地方驻泊禁军、厢军,也全都放下武器,没有任何的抵抗和敌对行动。
等赵桓在十月中旬,经过一个多月的‘武装大游行’,出现在东京城外的时候,赵桓从天津南下的五万大军,已经变成了二十万大军,整整扩大的三倍!
那些新收编进来的十五万大军,跟赵桓从海河天津带来的五万大军,待遇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赵桓对他们的信任,自然也不可能像海河天津那五万大军,那般信任和放心。
而且,也正式因为赵桓不放心这些地方驻守的禁军和厢军,才会将他们全部带着,一起来了一个“武装大游行”,抵达了东京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