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做皇商 第70节
作者:水墨清薇      更新:2024-05-15 21:18      字数:10357
  “去看看好了。”李菻善做了个请的姿势,王修晋挺胸走在前,然后噗嗤一声乐了,李菻善面部的表情柔和了不少。
  另一面,前来拜访的三人做足了请罪的姿态,把事情原原本本的讲明,奉安知府上任后没多久,便与寇国一商人交好,两人经常把酒言欢,起初他们也没在意,便是城中每次在寇国商人到来后发生一些事端时,他们也没有把事和知府联系到一起,只是时间长了,他们便发现了一些不寻常的事,便怀疑到了知府……三人说得很直白,却明里暗里的摆出他们处处为百姓考虑的姿态,王大人在他们说完之前没有开过口,直到说完,才淡淡的抛出一句,“既然知府有错,为何不上报朝廷?”
  三人还想以“担心再来一位知府会和这位一样”为由企图蒙混过去,王大人却淡淡的看着三人,说来说去,他们还不是怕把权让出去。挥了挥手,他不想听三人非常矛盾的辩白。三人心往下沉,他们无造反之心,一心为民,握着大权又何错之有,如今奉安在他们三人的治理下,安居乐业,难不成变因为架空了知府,就否定了他们所做的一切?任谁都会不甘。
  王大人可不管他们甘不甘心,错了就是错了,他不是论文武之分的人,三人的错,在于没有处时的向朝廷上报知府的错,若知府有罪,自当有朝廷做出合理的解决,而非被架空数年之处,使知府行使之权旁落。命人送客后,王大人命人把儿子和李家公子叫来,若三人不愿放权,他们在此停留便不安全。三人经营数年怕是深得民心,之前修晋提过此处不单防异族,也防外地人,恐怕便是三人故意为之。对他们,想做什么,他们便是有护卫,也难从此处全身而退。若他一人在此,那三人想做什么,他也不畏惧,但……此处并非他一人,还有让他觉得亏欠良多的小儿子,和李家的嫡长孙。
  王修晋和李菻善归来的很快,见到父亲脸带忧色,问明情况后,两人的脸色也相当的难看,三人眼下无谋反之心,可,谁能保证,在功不抵过的心态下,他们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离开,必须快速的离开此地。三人离开得并没有多大的动静,乔装打扮之后,三人便大大方方的离开了,三人离开时,并没有带着护卫和仆人,护卫起初不依,后来听完三人的打算后,立刻点头应下。
  先是仆人跑去府衙报官,他们家大人丢了,人消失了。
  原本回去后商量着准备做些什么的守备三人,被突来的报官惊到,忙派人去城门查看,三人是不是出城了,此事有可能是王大人设的圈套。派出去的人回来的很快,从昨晚到今早都未见到王大人离开,至于早前到的两位公子,也没见到他们出城的身影。守备三人懵了,他们想做的,还没出手,怎么人就突然失踪了?
  仆人报了官之后,随着王大人前来的护卫便直接带人把府衙外一圈给围了。路过的百姓看到,自然指指点点一番,仆人便在府衙外大哭大骂,让他们找人。昨儿王大人进城可是相当威风,自然有不少看到,不出一夜都知城里来了一位从京城过来的大官,只是人怎么突然间失踪了?
  三人出了奉安城之后,并没有走远,王大人可是带着旨意而来,怎么可能在事情没办成之前回京。而王修晋和李菻善自然是不放心王大人,不肯先行回京,王大人无奈只能让两人留下。
  仆人又哭又骂的话在百姓心里引起了不小的波动,百姓是不管谁当官,却也知理,知府是朝廷派来的,守备也是朝廷派来的,一文一武,一为治理一为护城,一方犯错,当由朝廷进行处理,而不是武官越俎代庖,现下朝廷来的官员要查此事,守备前脚刚走,怎么后脚官员就失踪了,若说和守备没关系,谁信?
  守备三人也只是自认将此处治理的不错,但在百姓眼里同样是没啥做为的官员,寇国搞偷袭的人仍是存在,守备除了禁海之外,并没有其他的行为,至今寇人没少抓,没见追回被抢百姓的任何的财物,平时最常在市集里走动的,不是官役,而是百姓自发组织起来的非官役,若是官役有所为,谁愿意常在街上走,还不如多做些活计添补家用。
  百姓从大哭大骂的仆人口里得出的信息是,朝廷至今才知奉安的情况,招了寇国使臣,如若寇国不给交待,那么将派兵入寇。两厢对比,百姓自然不会偏心于守备三人,十分积极的提出要帮忙寻人。
  守备三人在得知不见王大人出城后,忙派衙投帮忙寻人,却晚了百姓一步,三人立刻心知不好,他们很有可能落入了王大人的圈套,只是王大人身处何地?难不成就是在落脚之处?
  叫来之前在院子里做事的妇人,两位妇人表示,她们从昨天晚上就没见到王大人和另外两位主子,按着人数准备的晚饭,也无人食,护卫和仆人都匆匆出去,一直到早晨才回来,然后他们敲了个面没多久又都出门了。
  守备三人有些拿不准,心里却开始猜忌,人,是不是被他们中的哪位请走了?
  第219章
  奉安城里乱成一团, 百姓是被压迫阶级,但不表示他们傻, 只要条理一缕清,便明白是怎么回事, 搞不好现在的守备想用他们做打手, 说朝廷想要怎么样, 他不得不反, 若是造反了,就是他们的苦日子来临之时。百姓能想到的,守城的士兵们也能想到,几个守备手下也在背后偷偷的碰了次头, 他们谈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怎么做。若守备脑子一个跑偏, 要造反, 他们是跟还是不跟?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便是在奉安的百姓也跟着起兵,他们也敌不过朝廷军,他们还都没活够, 上有老下有小的, 造反若成功了还好,一旦失败家人都会受累, 便是朝廷不处理,也会一辈子都无法担头做人。何况,哪有成功的可能。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先一步, 寻到王大人,代罪立功,便是丢了身上的皮,至少也有命在,而且也不会一辈子担不起头。
  守备的命令未下,守城的士兵和百姓已经开始寻人,守备这会儿正慌,哪里会注意到这个,便是注意到,手下的人也会说,从京城来的护卫手上有令牌,可以直接调兵,至于真假,他们相信守备是不敢去问的。平时看守备三人配合的挺默契,但到了重要的关头,涉及到了自身利益和生命的时候,三人互相之间的信任便分崩离析。
  奉安城里如何且不提,前一夜出了城的三人,在城外绕了半圈,从海边的转到杂货铺掌柜的别院,王大人带着两小辈没被任何人发现。王修晋忙着烧水,李菻善去海边抓鱼,杂货铺掌柜的别院里,没有下人,也没什么可食用的东西,这会儿也不管王修晋的肚子能不能行,总比饿着强。好在别院除了没有吃的外,被子什么的都很全,不至于受冻,海边的夜很凉。
  王大人看着孩子们忙前忙后,虽对李菻善有那么一丢丢的不满,却也不会表露出来,淡定受着孩子们的孝顺。坐在软塌上,王大人在思考奉安会不会按他所想的那样乱起来,若乱了,之后的事要怎样做才不至于让局面失控。
  别院的房间不多,夜里也不好点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三人连洗漱都免,聚在一个屋子里,李菻善在门口用桌子拼成床,王修晋睡在软塌上,而王大人则舒服的睡在了床上。三人一觉到天亮,奉安城内发生什么,这边也不会有多大的声响。李菻善午间的时候乔装之后出去转了一圈,回来后向王大人禀报,城中果然如猜想的那样乱了。
  “还当三人共治之下,城里有多稳定。”王大人觉得自己高估了守备三人,所谓的百姓民心,不过是他想太多。“此处不能留太久,若守备强制全城搜,这时怕是难逃。”
  “我们可以搬去隔壁,我听掌柜的说,隔壁是守备的一房妾未进入门前住的地方。”王修晋说完之后见父亲的脸色不是很好,忙又接一句,“就怕是委屈了父亲的身份。”
  “无妨,便去那边好了。”王大人拍了拍衣服上不见的尘土。
  王修晋看了一眼李菻善,李菻善微微摇了摇头,王修晋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开口道,“父亲,那个院子大门外挂了锁,咱们只能翻墙。”脸上赔着笑,咬着下唇,没敢直视父亲的眼神,就怕父亲一怒之下骂人。
  “无妨,将这里收拾一下,就过去。”王大人负手,“不过,此事出了这个门后,不得提。”
  两个小辈忙点头,并做了一个封口的动作,然后开始把房间试着恢复原来的样子,随后三人便去了隔壁,十分淡定的等着。就如王大人猜测的那般。午时开始,奉安城里便开始每家每户的寻人,却不是守备吩咐的,而是士兵,奉安百姓和王大人带来的护卫组成的队伍。王大人带来的护卫中,只有头头知道王大人带着两位公子出城,其他人也不知人哪里了,还真以为王大人在他们眼皮子底子丢了。寻人时,那叫一个仔细,就差没掘地三尺。
  收到临海的一排小院时,士兵和百姓的心都悬了起来,这里不只有守备的别院,还有典史和教授的,若王大人在这里被找到……他们完全无法想到后果会怎样。老天似乎很喜欢和他们开玩笑,偏生让好的不灵坏的灵,一连收了几家后,他们的心提的越来越高,要知道昨天王大人是在守备去过之后人失踪的,而前面就是守备的别院,至于最后的那个别院,没有人会去猜测王大人有可能在那里。
  院子外的门锁被护卫拿刀坎开,随后一脚将门踹开,同来的士兵和百姓先一步冲了进去,在见到厅堂里的有一位中年男子和两位年轻公子哥后,守城士兵倒吸了口气,百姓也被吓傻了,守备的别院里真的有人,护卫则冲上前,“王大人,李统领,王公子末将失职,让大人受惊了。”护卫的话让刚缓回神的士兵和百姓,又吓得不行,这三人,哪个身份似乎都不低啊!守备的脑子被球踢了吗?
  王大人是从守备的别院里寻到的消息一时间传满了城,便是守备有长几张嘴也解释不清,王大人被一路护送着回到了儿子们临时租住的住处,有百姓眼尖看到过来帮工的妇人,立刻提醒护卫,这两人以前在守备家做过工。护卫直接拿下关了起来。百姓更是认定,王大人失踪和守备脱不了关系。
  回到住处的王大人和李菻善分别换上官服,李菻善的品级较低,即便只是统领,可人家背着将军府的大名,便得让人敬上三分。王大人带着李菻善和护卫头领往府衙行去,沿路百姓纷纷出来,心里担忧奉安会不会因为守备的行事而乱。王大人走到府衙前时突然停下了脚步,向路两边的百姓拱手,说了一大段道谢的话,并且再三强调,知府有没有罪,当上报朝廷,若真有罪,定不能容,不为百姓疾苦做主的官员,不配为父母官。而守备亦有罪,在明知知府有错时,不上报,而是越俎代庖,且在奉安接二连三发生百姓受损之事后仍未报朝廷,乃错上加错……王大人非常刻意的隐去了他从守备别院出来的事,只是向百姓讲,守备三人错在哪里,随后再次拱手,带人进了府衙。
  知府拼死冲出看守他的人,跪到王大人的面前,“大人,一定要为下官做主啊!下官是被诬陷的!”
  王大人看都没看一眼知府,而是直接坐上首坐。守备也闻风而来,当他听说王大人从他的别院被寻到后,彻底的傻了,如何辩解也没有人信他。内典史和长教授更是躲得他远远的,守备黑觉着一张脸,他已然清楚,自己大势已去。守备跪在堂下,看着堂上之人,心里有着压不住的恐慌。
  王大人处理的手段极其直接,知府,守备,内典史和长教授几人直接压进京城,将交由刑部处理,又命护送他前来此地的护卫长暂留此地,待京城派官之后,再回京履职,至于府衙内的事务则由其他几位典史要共同打理,至于新任知府上任。简单,直接,粗暴,王大人完全不想在这四人身上浪费时间。“另外,清账人员将不日抵达奉安。”
  刚刚还因得了共同打理府衙事务而沾沾自喜的几位典史,听到清账人员要来之后,这些人全都傻眼了,他们便是没离开此处,也听说过关于清账人员的传闻,据说他们所到之处,便是一向以清廉著称的官员也会腿肚子发软,甚至连相爷也因他们而被下了狱问了斩。怀着小心思的人,只能把不该起的心思放下。
  另一边,一道圣旨已从京城出发,抵达了梧县。在梧县做了数年县令的王修柏终于升迁,被派去了奉安任知府。王修柏这会儿还不知奉安发生的事,正忙着和县丞办理交接的事宜,接任县令不是朝廷下放的官员,而是由和王修柏搭档了多年的县丞。
  王修柏在上任之前给家中去了一封家书,而妻子和幼子被他送回王村,待他在奉安落脚后,再派人来接妻儿。此次皇上派任,并没有在之前问询过王大人的意见,虽然王大人不想让儿子升迁,皇上很满意,但拒绝的次数多了,皇上心里不也痛快,何况此次王修晋送上来的图纸,东西还未做出来,只是见里写的,便知是好东西,便以此当成给王家的奖赏好了。
  王大人还不知接任奉安的知府的便是他长子,粗暴的解决了事情之后,得到了百姓的赞誉,王大人着急回京,便不会在此久留,不单是因为小儿送上的图纸,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在这里呆下去,恐怕会时时刻刻会想起爬墙之事。
  第220章
  一行人不停留的回到京城, 被押回来的四人被送进了刑部,三人直接进宫, 把在奉安的这些天事宜向天子汇报一番。天子未提让王修柏去奉安任知府的事,而是让王修晋去一趟匠坊, 把图纸解释明白, 便让三人回去休息。三人在宫门处分别, 天子是让他们休息, 但王大人心系都察院的事,要先过去看看,李菻善也要去军营转转,王修晋想了想, 他对商铺是很放心,但是他想等奉安的事稳定之后, 弄些其他产业, 不过,他还是要先回家,离家那么长时间,要回去一趟, 让母亲看看, 也让她放心。
  王修晋刚到家门口,正和迎出来的管家说着话, 便见驿站的人跑来送信,说是从梧县送来的,管家一听立刻跑过去接, 难为一把年纪的老管家腿脚相当利索,跑起来完全不喘,将信送到小少爷的手里。王修晋看了一眼字体便知是大哥的信,也没多想便拆开看。信里的内容让王修晋嘴角扯了扯,表情很是僵硬,怎么也没想到,去奉安接任的会是大哥,奉安那破地方,皇上到底是重视他们,还是忌惮?
  此事,还是等父亲回来后再提,把信收进袖口,王修晋迈步往前厅走。王夫人早就听说老爷和儿子归来,以她对老爷的了解,老爷即便再累,也要去都察院转转,若是人突然回来,她才会觉得出了事。见到儿子的身影,王夫人立刻起身,她看着心疼,儿子瘦了好多。
  王修晋进了屋就被母亲拉到身边,上下的打量,感觉母亲的视线就跟后世的x光一样,能够透过外表看到内脏。王夫人拉着儿子坐到一旁,然后便让下人煮补汤,“怎么瘦了那么多?在那没有好好吃饭吗?”王夫人越说越心疼。
  “娘,我没事,就是吃海鲜吃得太多,闹肚子来着。”王修晋无奈自己掀了老底。
  “什么,闹肚子?”王夫人的声音提了提,“管家,快去请位大夫回来。”
  “娘,我真没什么事了,大夫就不用请了吧!”王修晋起身上前,要拦着母亲,他能明白父母扰心孩子的心情,可他真没啥事,就没必要一回京城就请大夫,那让别人怎么想。“要不让厨房多弄些好吃的,不是说以形补形,说不定吃得多了,就补回来了。”
  “你啊!行了,不叫大夫,你快去换身衣服,我让厨房多做些你喜欢吃的,午饭时多吃些。”王夫人清楚在京场住着,会时刻受他人的注意,“我让下人给你准备好了热水,去洗洗吧!”
  “谢谢娘,儿子先回房了。”王修晋立马起身,就怕落慢一步,母亲又生出什么想法。
  回房里后,王修晋才松了口气,比了比以前的衣服,貌似真的瘦了不少。舒服的泡了个热水澡,伸了个懒腰,王修晋猛的想起皇上似乎让他寻匠人,一会儿吃过午饭后得立刻过去。
  再从院子到前厅,一进厅,看着满满一大桌子的食物,王修晋刚迈出的脚一时不知要不要落下,他现在已经感觉到胃涨肚饱了,现在跑还来不来得及?王修晋想后撤,奈何王夫人不知什么时候也到了前厅,“厨房已经把菜都准备好了,我特意嘱咐加上几样你最喜欢的菜,可得多吃些。”
  “娘,也用不着整这么多,我哪里能吃得下,简简单单吃就好,这么一大桌子的菜,吃不消。”王修晋苦着脸随母亲进了前厅。
  “又没说让你全吃,每样吃一些,可喜欢的吃。”王夫人亲自给儿子夹菜,看着儿子削瘦的脸,恨不得一下子就把掉下去的份量补回来。
  “娘,饭后我要出去一趟,有重口味的菜不能吃。”王修晋将几样菜拨到一边的盘里,“这几天长姐有没有过来陪陪你?家里可有出什么事?”回来的时候就想问了。
  “家里能有什么事,一切都好,你们不在的这几天,琇芸每天都会过来看看,两孩子也都乖乖的。”王夫人脸上满满的笑意,“春家夫人也常来走动,李家也常派人过来问问。在京城,难道还有人敢欺上咱家?”王夫人在儿子吃饭的时候,讲了一些京城的八卦,这段时间里,最出名的大概就是长公主和某位亲随有染。
  王夫人的话落,王修晋差点没呛着,这传闻也太假了些。“娘,这话莫要再传。”
  “我又不傻,怎么可能会不知道里面的道道,这事是春夫人说的,她也是道听胡说,讲讲不过是为一乐。不过之前倒是听你长姐提过,宫里似乎出了事。”王夫人为儿子添了些汤,看着儿子认真吃饭的样子,心里记下儿子动筷子最多的几样。
  王修晋能听八卦,但不太喜欢听关于宫里的八卦,他觉得宫里整出什么事,绝对比商业上竞争对方的招数还狠百倍。放下筷子,打了个饱嗝,王修晋靠着椅背,喝着消食的茶水,狠狠的呼了口气。王夫人见儿子吃饱,便让人把剩下的菜撤下。“娘,你都没吃。”
  “我最近吃素,想着一直吃到你成人礼时。”王夫人眼里满是慈爱的看着儿子,“你刚出生的时候丁点大,一点一点的长大,一转眼就要行冠礼了。要说,三个孩子,数你小的时候过得最辛苦,你大哥小的时候,家里虽然没权没钱,却没有受过苦,你长姐小的时候更是捧着金,只有你,小的时候要为养活一大家子而受苦。”
  “娘,我一点儿都没觉得苦,再说都是过去的事,就不要再提了。”王修晋不想母亲回忆起他小时候的事,他清楚母亲心里对他有着不能说的亏欠,只是他从来不觉得家人是负担。“娘,我也跟着你一起吃素好了。”
  “你吃的是什么素,身子骨还没好利索。”王夫人直接拒绝了儿子的想法,“行了,你歇着,不是说等会儿还有事。”王夫人抬手,“我也不扰你了,你仔细些时辰,晚上早些回来。”王修晋忙起身扶着母亲抬起的手,送母亲回院子休息。
  去寻匠人的一路,王修晋是走着过去的,他中午吃得太多,若不多走动,怕是很难消化。这几年少有在京城街头巷尾行走的王修晋觉得京城正发生着很大的变化。很多地方进行了拆迁,盖起了在这个时代来说是高层的楼房,沿街的一二楼成了商铺,让王修晋看着觉得非常具有现代感。
  从家里到匠人工作的地方并不近,皇上所言的匠人乃传供给军营的工记中的巧匠们,王修晋跨了大半个城才到达此处,还未进门,就见到专门负责此工坊的肖亲随。肖亲随见着王修晋那叫一个热情,他明白若不是王修晋提到可以由亲随来做,他们这些做亲随的恐怕是哪有这般的作为。“王公子,匠人已经做出一个外形,咱家看着和王公子送上的图纸不同,也不得是不是您说的物件。”
  “已经做出来一个了?”王修晋有些激动,他不认为古代的匠人会做不出来,比起现代的手艺人,古代手艺人的技术,远远要将后世的人甩出很远去,要不然怎么可能会有那么多的传世之宝留给后人,可惜经过洗血之后,这些传世之宝,都远去海外。
  没一会儿,专门负责做望远镜的匠人捧着做出来木制版望远镜走到王修晋的面前,王修晋没用人帮忙转送,而是直接抬步走过去,将望远镜拿起,“凹凸面没有打薄,棱面还是有些多,光面不透,外形基本上差不多。”王修晋一边用一边讲着手里的尝试品有什么样的缺点。“有没有见过海外运来的沙漏,如果能弄出来比装沙漏的厚些,却十分光滑的玻璃,甚至上物件就成功了。”
  匠人一听,立刻来了精神,他没见过何为沙漏,但听着有样式,整个人便燃起了一定要做出更好的斗志。在一边听着的亲随立刻会意,想着沙漏哪里能寻到。
  王修晋在工坊里呆了一会儿,出门便见到李菻善,“你这是过来有事?”
  “没事,专门过来接你的。”李菻善摇了摇头,走到王修晋的前面,“ 怎么不见你的马车,若不是刘春一再强调说亲眼看到你进了工坊,差点就错过在这里机面的机会。”
  “不是说匠人有疑惑不解的地方,我过来看了看,没想到这么短的时间里,匠人还真做了一个样子品,不过镜面做得不够平滑,希望下一次再过来能见到真正的成品。”这次没有成功,让王修晋略有些遗憾,不过他相信以匠人的聪明,很快就能做出完美的望远镜。
  “是挺快的。”李菻善握紧王修晋的手,心里有话却不知要如何开口。他在军中听到消息,安南那边乱了起来,北边刚刚平定,南边的杖怕是避不开。
  第221章
  安南那边的事, 难免要派兵,至于如何出兵, 现在皇上还没有做出决定。而另一边,寇国也出了一些岔子。之前招见寇国使者, 并非是皇上亲召, 而是由一位年轻的开将代为转述, 寇国使者自认受辱, 只是因为寇国之势远不如大梁,只能卑躬屈膝以求让大梁满意,只是安南之事也不知怎的传于寇国使者之耳。寇国使者便起了拖延大梁向寇国施压时间的心思。至于寇国使者是如何得知安南之事,李菻善表示他已经向四皇子提过, 此事必须要查清楚。
  王修晋对寇国无好感,却也不得不承认, 寇国人就跟打不死的小强一般, 被拍成死尸,也能很快恢复。“安南那边若真要打起来,皇上会派谁去?”
  “应该是南边的大军,朝中的将领非全出身李家, 还有几位骁勇善战大将, 且皇上便是再信任李家,也不会连连让李家立功, 功高震主的事,皇上是不会希望发生的。”李菻善牵着王修晋的手往王家走去。
  “寇国也不能忽略,其实最好是能让两边掐起来, 大梁做收渔翁之利才好。便是如今国富兵强,不怕打仗,但这毕竟是劳民伤财之事。”王修晋讲完之后摇了摇头,还是别让寇国参与了,寇国真若是拿下了安南,以后不就更惦记大梁的地盘。
  “寇国无大型船支,想要攻打安南不太可行,倒是北缅离安南较近。”李菻善没注意王修晋的动作,只是顺着王修晋的思路往下想,越想越觉得借北缅之兵,攻打安南可行。
  王修晋转头看向李菻善,见他一脸认真的在思考,没再开口,北缅在什么地方,他不太清楚,既然李菻善说可行,那么就应该是相邻之国,两国相邻必有一些领土的争议。“菻善,如果派人假扮安南之人,在边境偷袭北缅,北缅会做什么样的反应?”
  “大概会派人到大梁求兵。”李菻善收回思绪,王修晋的想法倒是和他不谋而合。
  “呃,不是应该自己派兵去打,打不过才寻上国帮忙吗?”套路有些不对啊!王修晋觉得有些奇怪。
  “北缅王子求娶皇家公主,便是摆出了下国之态,下国被欺负了,自然要寻上国帮忙。”李菻善简单的解释了一下,“不过,此法仍是可行。”
  “又说来求助,怎么又可行了……”王修晋见李菻善没有下话,不由得念叨了一句,李菻善仍未有开口的打算,他不希望王修晋扯进这些事中,虽说以后免不了,但至少现在他希望王修晋能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是在忙自己的事同时,还要受累想其他的事。
  李菻善牵着王修晋的手在街头走着,大梁虽民风尚开放,却也不多见有人在街头手牵手,便有有幸见到,也多为男女,像李菻善和王修晋两人这般两男人很少很少,几乎没有。两人的样子,引来不少注目,王修晋是不在乎别人的眼光,而且他们已算是订过婚,有这般的行为也没啥大不了的,又没在大街上做过激的行为,便是有人拿此事做说,也得思量一二。李菻善更不在乎别人的视线,他恨不得招告世人,王修晋是他的,真当他不知,有人打王修晋的主意,明里暗里的劝说着得让王修晋留个后,不然那么一大摊的家业不就便宜了李家,可惜他们算错了王大人的性子。
  王修晋并不知有人想要给他留后,就算是知道,也不会同意的,他又不是双,家里那么多的下人,一个个长相都不差,他真要对女人有想法,还用等别人主动来说给他留后。而且,王修晋早就做好了打算,若他有生之年和李菻善收养了孩子,给孩子们留下的家财也不会太多,之外的全都捐给国库,他相信自己和李菻善的眼光,绝对不会养无上进之心的孩子。若没有养孩子,他所积累的所有家财,自然全归到国库里,说句假清高的话,钱财乃身外物,人都死了,再多的钱也没用。
  走到王家的门口,李菻善并没有进去,他身上的衣服还是官服,身上带着尘土,这身装扮拜见长辈,显得格外的不尊重。目送王修晋进了大门,李菻善才转身离开,目的地并非家中,而是去寻四皇子。四皇子虽不住在宫外,但在宫外有个常落脚的地方。李菻善过去,并未见到人,但让院子的管家帮忙转个话。
  回到将军府,李菻善把自己的想法向祖父和父亲提了提,又言明此法准备报予四皇子。李老将军想了想后同意了,皇上已经有了立太子之意,四皇子离大位也就是一位之遥,只是朝堂一些文官仍是惦记那“嫡”字,又言四皇子并无大建树之类的话,却不见皇上对“嫡”字有多反感,看那些唱反调的人,就跟看死人一般。
  另一边,王修晋回到家里,并没有提和李菻善聊的内容,而是进了父亲的书房,把大哥去奉安做知府的事提了一下,王大人的眉头锁起,想要在奉安立足并不容易,而长子的性子……王大人十分忧心,可事已定,儿子已经赶赴奉安,他便是想做什么也无用,何况,他什么也不能做,圣命已下,总不能让儿子抗旨。“奉安之乱莫要同你母亲提起。”
  王修晋点点头,心里却在想,便是不提,母亲对奉安怕也是没有什么好的印象,母亲现在已经认定了奉安不是什么好地方。
  晚饭的桌上菜比中午少了很多,但仍都是王修晋喜欢吃的菜,王夫人不停的为儿子夹菜,至于王大人则被夫人抛到了脑后,便是王大人不停的轻咳,也未能引起夫人的注意。王大人瞪了一眼小儿子,王修晋立马低头避开,快速的往嘴里送菜,以求快些吃完。被母亲过度的关爱,虽然觉得很幸福,可也有那么一丢丢的压力。
  夜,王修晋抱着自己的被子舒服的睡着。
  将军府里,李菻善却是辗转难眠,在奉安那段日子,李菻善已然习惯了在晚前偷偷去看看王修晋,回到家里后,跳过了这一步,总觉得怪怪的,让他全无睡意。
  天渐明,王修晋起床跑步,另一边的李菻善则在练功房里看着弟弟们打拳,周身散发出来的低气压,让弟弟们个个卖出十三分的力,就怕大哥突然开口说些什么。
  早饭后,王修晋去了铺子里,他准备和王掌柜聊聊关于去奉安做海产养殖的事。有便宜的制冰方法,虽说没有便宜快速的交通运输,但想要把海产运到各地也非难事,若在奉安能够形成大规模的养殖,也算是帮大哥增加功绩,奉安当地百姓也得实惠。
  王掌柜不懂海产养殖,却也知此事若能做成,绝对是赚钱的卖买。“东家,此事若能办成必是好事,只是去哪里寻养海物的能手。”东家倒是弄出了稻田蟹,但那些蟹不就放养,也没差多少,少有投喂虫子的时候,养海产总不能也这般放养吧!海有多深,没有人能探知,放下去的各种幼苗,别说能不能赚到钱,怕是连捞都捞不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