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开国皇帝的独女 第143节
作者:
興昭五 更新:2024-05-16 08:37 字数:5183
两家的女眷,哪一个见着卢氏不是乖乖站着,多一句话都不敢提。
卢氏对家里人的要求说高不高,说低不低。其一,礼节不可废,谁出门代表的都是萧家,不能丢萧家的脸。
其次,有没有本事都成,对有本事的人必须尊敬,不如人就要认,绝不能打肿脸充胖子,最后闹得颜面尽失。
第三,家里有本事的,没本事的听着。当然,你想扛事也成,你上!
额,人贵自知,这本事大小,不是不服气就能改变的。没本事偏闹腾,这不是想家宅不宁吗?
总的来说,萧家养的人,别管本事大不大,至少都不是不讲理的,能懂得自家和睦,才是家族繁荣之道,争取成为不拖家族后腿的人!
这觉悟,亦是绝无仅有的!
***
随着时间的流逝,到了萧宁约定到无类书院上课的那一日。
萧宁之武,夺冀州,定青州,引蛇出动,关门打狗,全歼曹军主力;御西胡,引天助,桩桩件件,已为天下知之善谋善兵。
然其才,早年京城纵然有些传闻,那不过是儿童间的玩闹而已,如何能比得上为这书院先生,为学子传道授业解惑?
不喜于萧宁之张扬之人,然对萧宁之功绩,便是书院也是萧宁所建,再加上推行纸制之法,又有印刷术,使天下文坛为之一变,亦不能否认。
纵然不相信萧宁如此年纪能为人师,总是不能太不给人面子,一开始就拆人的台。
听一听萧宁的课,若是讲得不好,也就给了大家指出意见的机会,往后,谁也可以就这一回的不成功对萧宁指指点点。
萧宁岂不知众人所思所想,她要的就是一个机会,只要有人给她这个机会,想打倒她,岂有那么容易。
正装而出,因有孝在身,萧宁一身素白,纵然小小年纪,因其相貌出众,更显得出尘脱俗。
今日亦是好天气,萧宁选择在一日之晨,阳光未烈之际上课,看着聚集在操场上的人,萧宁露出了笑容。
本来在操场汇集,交头接耳说话的人,远远看到萧宁行来,急急地正色。
这样的人里,老少皆有,男.女各司一方,可以看得出来,其中自是男子为多。
萧宁并不气馁,至少有女子愿意珍惜她所给予的机会,想方设法为自己争得一个未来,哪怕这个未来将来不知会变成什么样,她们都不会因此气馁。
“今日到此之诸位,我姑且论之,诸位姑且听之,若有不合诸位之意,可驳之。天下之理,非一人可定,各抒己见,方得知错在何处,对在何处。诸位不必手下留情。”
萧宁显然生怕别人不挑她毛病,一张口,落落大方请人只管挑她毛病,有什么想法,只管说,只管提。
不说其他,仅此气度,在场众人,谁能不服?
不少人赞许地点头,甚以为凭此气度,萧宁足以上这一堂课。
“当日学院学子请之,请论何以为人。所谓人,《礼记》中载: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萧宁说话间,已经有人将一块大黑板搬出来。
当年在宫中上课,萧宁都能想出制黑板上课的事来,开了学院,岂能少了这等好物。
今日开课,萧宁更是早早命人特制一块大黑板,上面的字,萧宁拿着魄的笔一笔一笔的写下,一个人字落笔而成,苍劲有力,飘若浮云,刚刚推行纸张的人,好些都不太适应在纸上写字,这写出来的字,丑得厉害。
纵然如今对书法的要求并不高,但对于美好的事物,一个字写得是否让人看得舒服,总是最直接的感观。
一时间指着萧宁写在中间的人字,都开始评价起来。
“我一向请诸位修书著经,务必以浅显易懂之言,传达天下,不仅是现在,将来,这些文字不再只是一些身居高位者才能读懂的,彼时这天下,至少人可知理。
“是以对于人,我以为,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走好当下的路,不会想着一步登天,能做到这一点,已是难得。”
这大白话,不管是刚读书识字的人也好,已然读书日久的人也罢,都能听得懂。细细一品,正是如此。
“好!”总有人愿意给萧宁喝彩,这样的叫唤,掌声亦响起。
萧宁意示众人安静,“这等浅薄之言,诸位便如此为我喝彩,怕是叫人看见了以为我寻了人在下方当托儿,专门为我声势。诸位,不必太过刻意。”
这般的坦率,是将不少人心中的心思都说破,再是想怀疑萧宁的,都不太好意思。
人啊,就是这样的心理,纵然有些怀疑理所当然,叫正主道破,怀疑都不好意思了。
萧宁道:“课才刚开始,诸位都别急。”
“请小娘子继续。”萧宁出言安抚的不仅仅是想听她讲课的人,更是想挑刺的人。这样的沉稳,实在让人不得不心服。
萧宁面带笑容,“做人,做到踏踏实实,接下来该做的就是孟子有云的一句话。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可以理解为,当我没有能力的时候,人努力的不成为这个国家的负担;当有一日,能力有所长进,那个时候可以选择为这天下尽一分心。”
说到这里,萧宁显得充满憧憬,“幼时曾听家父为我读史,尤喜于那助君王解救万民,令遭受苦难的百姓得以过上好日子的能臣。真正以一己之力,改变整个国家。”
不少人听着听着,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所谓幼时?看着萧宁的身高,你是觉得你现在几岁了?成年了吗你?
可惜萧宁没有这份自觉,她也不觉得她这说法有何不妥。
“不知史书中人,小娘子最喜于何人?”有人心存好奇,忽略萧宁提及的幼时之言有多少的不妥,更想通过萧宁喜欢的史书中人物,分析判断萧宁是个什么样的人。
“商鞅。”萧宁答得没有丝毫犹豫,引得一群人都惊愣了。
“似商鞅这等推行严法酷刑之人,小娘子甚喜?”有人受到极大的震撼,满目都是不可置信,急于请萧宁给一个解释。
“阁下对商鞅所知,仅是严法酷刑之人?”萧宁并没有因为这样的质问而着急,平静地反问。
那人连忙道:“秦法苛刻,天下谁人不知?”
萧宁笑了笑,“谁人不知?所谓苛刻,民生时节,不容于任何人更改,仅凭这一条,便足以证明,秦法绝不苛刻。”
一语定论,这等所言,叫人无可反驳。
“然商鞅刑公子虔,欺魏将昂,实少恩也。”有人反驳,拿了商鞅所为而驳之。
“古有云:商君为秦孝公明法令,禁奸本,尊爵必赏,有罪必罚,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以静生民之业而一其俗,劝民耕农利土,一室无二事,力田稸积,习战陈之事,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立威诸侯,成秦国之业。”
萧宁直接引用先人之言,好叫面前的众人,在论道商鞅的不是时,最好想想商鞅之功。
“秦之功,得利于商鞅变法,若无商鞅,岂有秦之天下。商鞅之法,诸位以为多有不妥,然利于百姓,利于秦国,不利于旧族,便是大过也?”
就差问问在场的这群人,要是有所变触及的是他们的利益,是不是就是他们的敌人,哪怕这个人做的是利于千秋万代的大好事?
“小娘子是欲效法商鞅?”吵来吵去,总是要有人捉住重点的,比如萧宁表达的这个意思。对商鞅心之向往,敬佩这样的人,是否有心向他学习?
“若可平定天下,安百姓,利于千秋万代,吾愿意一往无前,绝不后悔。”想听萧宁一句实话,萧宁不介意明明白白的告诉他们,好让他们都知道,她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一片倒抽声,不少人都瞪大眼睛,就是支持萧宁的人,万万也想不到萧宁竟然敢承认得如此坦荡,叫他们都震惊了!
萧宁道:“吾不知于诸位心中,何种权利才叫诸位满足?握一州百姓生死;得一州百姓供养;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亦或是九五之尊,天下尽在我手;在我看来,人皆贪,这份贪,却是人前进的动力,一直催促人的变化。
“想让生活变得更好,有了不断变好的衣裳,吃住,房子,车驾。这些都是因人的私欲而产生的,我从未觉得一个人贪有何不妥。然,若想将天下尽握于手,容不得旁人的进步,以一言而定天下,必令群起攻之。
“世族,这些年享受百姓的供养,拥有太多百姓可望而不可及的特权,这些,多少是诸位凭自己的本事争来的?若你们能让百姓安居乐业,能叫天下太平,拥有这一切可以。
“偏偏你们不思安民,只讲私欲,为达到你们各自的盘算,不惜搅动天下,亡以一国,叫百姓因你们的一己之私而陷入战火之中,不得安宁。似如此诸人,有何资格受百姓供养?”
这顶帽子扣得不是一般的大,谁要是敢接下这顶帽子,就得想想后果。
“此乃韩氏一人所为,与我们有何干系?”急于将一切事情推到死去的韩靖头上,毕竟说来说去,的确也是韩靖挑起的。
“难道诸位不曾包庇?当日京城之乱,诸位分明有机会将恶贼绳之于法,又是谁容他活着搅动天下,一再弑君夺位?当日种种,我在京城亲身经历,谁要是想跟我仔细论论,我奉陪到底。”
有些事情,或许很多人忘记,萧宁却牢记在心。想忽悠人,推脱他们的罪过,想的挺美,萧宁绝不能容。
“难不成你们以为我能抓到韩靖的证据,手里就再没有别人的证据?今日也算是个好日子,不如我们一起算算旧账。”萧宁这话一放出来,在场的很多人都觉得不好了。
有句话说得没错,做贼是会心虚的。
“小娘子,有些账来日再算也不急,今日众人聚集在此,望能得小娘子一番指点。”关键时候,总是有人出来给萧宁一个台阶下,也给那许多人一个台阶下。
“险些本末倒置了。”萧宁有些懊恼,似乎提到有些事太过情绪外漏,并不合适,这一刻也意识到情绪不对,赶紧收敛。
“凡雍州之地,我萧氏执掌之境,不问出身,不问来历,只问才能。凡有才而居之。何人不服,尽可与我萧氏较量,若能胜于我萧氏者,这天下自由你等说了算。”
萧宁放出这极其霸气之言,落在一众人的耳朵里,就差跟他们说,不服放马过来,但凡只要萧宁往后退一步,就算他们赢。
可是,如今天下五州已经在萧氏执掌之中,其他城池都在曹根手里,欲弃萧氏而奔曹根者,就不仔细想想他们的脑袋能不能保得住?
听萧宁这语气也不是要弃世族于不用,只不过不会再像从前一般只认世族子弟而用,更看能力。
那也不是一杆子把人全打死,这就是一个值得他们钻研的地方。世族必须想想办法,该怎么样才能解决一些问题。
一时之间还是别跟萧宁硬杠上,要是被萧宁一家子盯上了,往后再想做些什么事,只怕难如登天。
思虑周全的人,立刻老实的把嘴闭上。
“书院中的诸位,各州未至之人,萧氏可以向你们保证,只要萧氏掌权一日,绝不改取才之道。唯才是举,绝不因门第、长相、出身,而决定用不用人。绝不叫天下真正有才有德之人,明珠蒙尘。”
大好的机会,萧宁怎么能放过,趁机再向天下人昭示求贤令。
纵然面对天下人的质疑,萧氏在取才这一点也坚定不移。
不少人听得皆是精神一振,纵然新朝未建。观萧宁行事做人,纵然年纪尚幼,并不任人欺负,甚至任何想趁机欺负她的人,都被她软硬兼的反击,坚持己见。如此心智坚定之人,可遇不可求。
“书院,无类书院,想改变你的命运;想将来也像这些看不起你们的世族一样,让你们的儿孙因你们而得利;让你的后代子孙都因你而得以改变命运;请你们牢牢把握机会,凭你们的双手,你们的勤奋,成为国之栋梁。”
萧宁今日前来的目的是什么,她可从未忘记,她是要在无类书院的学子脑子里刻下一个印记:读书不仅可以改变他们的命运,更能改变他们儿孙的命运!
这条路会万分艰辛,但走向这条路后,收获会和他的付出成为正比。
有人的双眼已经迸发出耀眼的光芒。
如果从前因为萧氏颁下的求贤令而萌生希望,这一刻,在学院中读书识字的人已经明白,这是一条足以改变他们命运的道路。
“必不负小娘子所望。”以盐利育人才,多少贫困人家根本难以想象有一天,他们这样的人家也能读书识字。
萧宁给了所有人公平的5年的时间,这5年,能够把握好的人,未必不能就此改变他们的命运。
萧宁希望有人能把握好这5年,通过这5年,也让她有所收获。
“敢问小娘子,如何才能如小娘子一般,将满堂内的书籍倒背如流,融会贯通?”精神上的事讨教完了,他们好奇的是,怎么向萧宁学习,如萧宁一般能将这么多书倒背如流。
“凡读120遍,背120遍,反复抄录,永不能忘。”萧宁拿出自己一直以来的学习方法,落在众人耳中,引起一片哗然。
“学习并无捷径。或有天资过人者,可过目不忘。但世上多是天资平庸者,而最后,有所成就的未必都是聪明人。天道酬勤,唯不自弃者,天必不弃。”萧宁在一众人看来,是属于天资过人的那一类人,不想私底下萧宁竟然也如此勤奋!
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够在这样的年纪,竟有如此成就。
这一刻,几乎所有人已经忽略了萧宁年纪小的事实。扪心自问,他们也做不到萧宁的自制。
“有教无类。你们从书院出去,不管将来你们能不能成为国之栋梁,我都希望你们能将书院的理念传达出去,让天下更多的人知道有这样一座学院,愿意给所有人同样的机会,一个能够让你们改变命运,也能改变这个时代的机会。”
最后,萧宁用这番话总结了今天这堂课。
这堂课要说萧宁说了什么?其实说了不少,真正表达的思想,该怎么说呢?很多很杂。足够让人细细品味。
“太急了。”萧谌从听说萧宁要讲课开始,一直就想知道萧宁打算怎么上这堂课,结果萧宁上完课回来见萧谌,萧谌忍不住表达他的看法。
“倘若不从这一刻开始,让天下人知道我们的态度。将来我们做事,受到的阻力会更大。”萧宁倒不觉得有什么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