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契约夫妻 第165节
作者:
烟波碎 更新:2024-05-16 10:28 字数:6371
那位秘书眉头微皱,齐老现在的状态真的很不好,但他老人家还得继续参加会议,轻易不能去医院。可这两个中医大夫讨论了一会儿还没有结论,一时半会让他上哪儿再去找人去?
想了想他便问道:“药方能给我看看吗?”陈凝点了点头,将那药方递了过去。
秘书低头一看,便发现这药方每种药材后边都用两种颜色的钢笔写下了药量。有蓝色笔也有红色笔。
蓝色笔写出来的药量都要偏小一些,红色笔的药量则比较大,比前者开出的量大了几乎一倍左右。
秘书仔细看了一眼,便认出了好多种熟悉的药材。他记得,这种药方以前别的大夫给齐老开过。但齐老服用过后,效果并不理想。虽有所好转,但也只好转了一点,以后还是时常犯病。
这次他们来开会,齐老一路奔波再加上受凉,病情忽然就加重了,以至于他们不得不临时求助于医疗室的大夫。
他想了想,就问吕大夫和陈凝:“这个药方为什么要这么开,两位谁能来解释一下?”
药方中具体用什么药,吕大夫和陈凝是没有什么分歧的。吕大夫口才确实一般,他就跟陈凝说:“小陈大夫,你来解释吧。”
秘书还在那等着,还有好几个来参会的人要来找他们中医看病,所以陈凝也不打算耽误时间,当下她快速解释道:“齐老这种心脏病,属于阴阳两虚的类型。他心阳不足,心阴也不足,脉像是有间歇和停顿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心律不齐。”
“他这种情况,直接补阴,可能会导致阳脱。直接补阳的话,又会耗伤阴液。这种情况我们在用药上就经常用到大剂甘味药,比如这个方子里的炙甘草和大枣。药方里同样也要用辛味药和酸味药。”
齐老的秘书没听过这种说法,他没想到药物的味道居然还跟药效有关。但他也知道,能来这里的大夫都是经过挑选的,水平不可能差。他们既然这样说,那就应该有他们的道理。因此他虽然不理解,还是能耐着性子听下去。
这时陈凝又说:“之所以这么用,是因为我们中医有辛甘化阳和辛酸化阴的说法。也就是说,甘味药可以和药方里的辛味药起作用,以此来生阳,这比直接补阳要安全多了。同时,这药方里的甘味药炙甘草和大枣又可以和酸味药产生反应,用辛酸化阴法来生阴,用这个道理来补阴同样安全又不会伤阳。”
“所以我们这方子里除了甘味药炙甘草和大枣,还加入了辛味药和酸味药,就是要利用这种原理来达到阴阳双补的目的,且既不伤阴也不伤阳。”
“另外,炙甘草和大枣又是补中焦脾土的。用这种药来实中焦脾土就可以遏制住下焦寒水,令其不至于上凌于心。由此可见。炙甘草和大枣在这个药方中所起的作用是很大的,他们的用量也要比在其他药方中大得多。”
“最后两味药,一个是火麻仁,他除了可以养阴,最主要的作用还是要给患者通便。之前我也跟别人说过,心脏病患者一定要重视通便的问题,不能让患者便秘,免得因为排便时过于用力导致意外出现。”
这一点,这位秘书倒是深有同感,他日常就贴身陪护齐老,自然知道他的具体情况。这方面确实要注意些,不然排便时过于用力,有可能人嘎嘣一下就完了。
想到这儿,他就觉得,这个女大夫考虑得比较周到,似乎方方面都考虑到了。
看了眼药方,他看到药方上生地的量开得也挺大,他就指着那药方说:“那这个生地是干嘛的?为什么开这么多?”
陈凝立刻告诉他:“这个生地在这里主要是起着强心作用。现在西医常用的强心药洋地黄你听说过吧?那个洋地黄其实跟我们中医用的这个生地黄属于同一个科别,虽然不是同一个种类,但它们都具有强心作用。”
“齐老这个病,还没达到心衰的程度,但也要服用一些含有生地的药来强心。”
说完这些,这个药方的具体用意她已经解释得清清楚楚,不光是齐老的秘书听明白了,连崔老他们都听懂了七八分。
秘书把那药方拿在手中,细细思量一番,然后他才说:“不瞒你们说,以前也有医生给齐老开过这种药方,具体为什么这么用药我当时没问,当时那个药量,跟你们俩这个蓝笔写的药量基本上一致,几乎没差别。齐老用过之后,效果并不好,只是微微起效,事后还照样犯病。”
“我在想,既然你们几个大夫都这样开药方,那或许说明这种药对齐老他的病是对症的。但为什么之前的方子没有用呢?那是不是剂量上出了问题?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这个蓝色笔的药方我看暂时不能用。”
吕大夫听到这儿,诧异地看了眼陈凝。因为他们俩都清楚,蓝色笔写出来的药量是吕大夫写的,而陈凝开的方子就要比吕大夫开的量大一些。这正是他们俩之前有分歧的地方。
吕大夫微微皱眉,但他还是坦然说道:“既然这样,那我这个方子暂时就不给齐老用了。”
听他这么说,齐老秘书惊讶地看了眼陈凝。因为他猜错了,他原来以为红色笔的方子是那男大夫写出来的。
现在没有别的方案可用,但这个药量又确实大了些,他想了想就问陈凝:“小陈大夫,你这种药方以前给患者开过吗?”
陈凝毫不犹豫地说道:“用过几次,医案我们手里都有,效果还是不错的,也有患者的回访记录,院里有存档。”
齐老这时状态很差,手抚着胸口,呼吸紊乱,面无血色,需要尽快让他服药才行。所以齐老秘书觉得,这种时候去查医案,时间上也太紧了点。
他就说:“那既然这样,就给齐老按这个红笔开的药方来服药吧。”
吕大夫这时也没什么意见,陈凝他们那里既然有现成的病例,他就算不太认同,也没有更好的理由来反驳。毕竟他自己用这副药来治这种病,成功率并不是太高。或许,他这个药量真的不太合适。
想到这儿,他就决定,一会儿一定要好好观察下这位齐老服药后的反应,如果这个药方对于齐老效果真的很不错,他就得向陈凝请教一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谢振兴安排工作人员去给齐老熬药,齐老自己则去了休息室休息。
崔老在临走之前,看到陈凝已经开始给其他人看病了。自始至终,她的眼神都没怎么落到谢振兴身上,就算偶尔瞄到谢振兴,她的的神情也是一片清冷,完全没有任何波澜。
他想着之前谢振兴说过的话,到底不放心,等两个人都从医疗室里走出来的时候,崔老还是把谢振兴叫到没人的地方,跟他说:“振兴,你在我们家,一向是最让人放心的孩子。你理智、有韧性,自己总是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所以我们这些当长辈的,对你一直都不怎么操心。不过我有时候也会想,你骨子里未尝不是没有一点叛逆的想法,毕竟你还年轻嘛,有点自己的想法也正常,舅爷也是从年轻时过来的,不是一点都不懂。”
谢振兴沉默不语,知道崔老接下来要说什么。他知道崔老在他们这个大家庭里最擅长做思想工作,最擅长说服人。换个说法,也就是比较擅长给人洗脑,对于崔老接下来要说的话,他并不怎么想听。
可崔老还是说道:“你有这个想法不是不行,舅爷知道你的能力,也知道你有点手段,跟一般的小年轻不一样。可是我必须得跟你说,你最好不要轻举妄动,做一些可能会让自己后悔的事。这个姑娘长得好,医术高,性格嘛,果断有胆色,绝对不是软弱没主见的人。这样的人,如果你惹到她了,她会非常恨你的。”
“到时候,她就是你的敌人,说不定会恨你至死。”
“而且以她这种能力,说不定哪一天能把你整死。你可不要小瞧任何一个人。”
“如果你不想她恨你,跟你为敌,你还是好好考虑下。有些想法,该收起来就得收起来。”
听到这些话,谢振兴手心阵阵发凉,他不敢想象,陈凝用仇恨的眼神看着他时的情景。
如果真有那么一天,他宁愿两个人之间永远保持这样的现状,至少这样,陈凝还能平和地对待他,不会对他露出厌恶仇恨的眼神。
崔老看得出来,他说的这番话对于谢振兴多少有了几分触动。他便拍拍谢振兴的肩膀,说:“你以后还要往上走,一定要多栽花少栽刺。既然认识这么优秀的一个人,合该跟她做个日后可以互助的朋友,这不比做个仇家强得多了?”
“女人你想要什么样的没有,可这样的朋友,可就太难得了,你好好想想吧。”
谢振兴面上看不出什么明显的变化,崔老却知道,他这是听进去了,只是他还需要点时间消化。
说完这些,崔老就去了齐老所在的休息室,没过多久,陈凝给齐老开的药就煎好了。等那药稍凉了一些能入口了,齐老秘书就端着药碗,亲自照顾齐老把药喝了一半,剩下的一半会留到晚上喝。
喝完药之后,他们就都注意观察着齐老的反应,不过半个小时,齐老的脉博便有了顺滑的变化,不再像之前那样经常出现间歇和停顿,这就说明,他心律不齐的状况已有好转。
崔老便问齐老:“这药服完有什么感觉?”
齐老略想了想,就说:“感觉心里舒服点,心跳得没那么难受了。你看这衣服也不跟着跳了,是吧?”
崔老点了点头,觉得齐老面色也好了不少,一看就知道,这个药方开得不错。
想到这些,他就觉得,自己之前跟谢振兴说那些话是对的。小陈大夫这样的人,合该交好才是,这样的人在关键时刻是能救命的。而且以她这种医术,以后的人脉也会越来越强悍,就更是得罪不得。
陈凝当然不会知道他这些想法,她也没心思去关心崔老他们怎么想。
她结束中午的诊断之后,到下午就不怎么忙了,因为参会的人下午还要照常开会,除非有急症,这种时间一般不会过来。
接下来的两天,来找他们看病的人仍然不少,但也都是集中在早晚和午休阶段。等第三天下午两点钟,会议正式结束之后,齐老还带着秘书特意来找过陈凝,向她表示感谢,并跟她说,如果哪天她去晋西省宁山市办事或出差,都可以去找他。
金彩凤在会议结束后也来找过陈凝,她跟陈凝的合影在第一天就拍出来了,到结束时照片已经洗好,发到了她手里。所以她在告别陈凝之后,就开开心心地带着会议发的奖章和土特产,还有那张刚洗好的照片,奔向火车站,准备回晋西省宁山市老家。
她家在宁山市方家寨公社伏虎村,村子里有山,植被茂盛,物种丰富。据说早年确实有虎出没,但清末民/国时期就没有虎了,可伏虎村这个村名还是留了下来。
她回到村子里之后,把买的土特产放下,又跟闻讯赶来的村干部和乡亲邻居说了会儿话,便带着那张照片奔村小学走去。
村小学坐落在村西头,一共四排平房,都是红墙灰瓦的房子,她大儿子就在村小学上学。
她这次过来,就是要找她大儿子的代课老师宋怀民,据说这个宋怀民他爸以前在城里是大官,但他父亲早年就被下放到附近的寨子里进行劳动改造。而宋怀民本人为了就近照顾他爸,就主动到他们这种偏远的地方来当代课老师了。
这个小伙子长得跟陈凝特别像,跟陈凝简直就像是亲兄妹。金彩凤走到半路时便把那照片拿出来看了看,越看越觉得像。
她一路快走,碰上的人全都热情的跟她打招呼,乡亲们都知道她上城里开会去了,大家都很好奇,个个想拉着她说话。
但她现在心里有事,一路便应付着,十几分钟后就风风火火地走到了村小学门口。
这时候已经是下午四点钟了,这个点村小学的学生们都已经放学回家,但宋怀民就在小学最后那一排的老师宿舍住,这个时间他应该是在的。
她匆匆进了大门,刚走到那一排宿舍边上,就碰到了同样在小学任教的一个知青。
她连忙问道:“宋老师在不在宿舍?”
那知青手里端着一洗脸盆刚洗完的衣服,正准备挂到晾衣绳上去晒。听到金彩凤这么问,他就好奇地说:“咋地了,你家老大又不好好写作业了?”
金彩风跟这知青混得倒熟,她当下便啐道:“胡说什么呀?我家老大乖着呢,跟这没关系。我就是找宋老师有事,有正事,你就说他在不在?你要是不说,那我自己去找。”
那知青忙道:“金姐别生气,不就是跟你开个玩笑吗?”
“宋怀民你先别找了,你找不着他,这小子又上山去了,也不知道他一天天老往山上跑干什么?我看他好象在研究植物,谁知道研究这东西能有什么用?”
金彩风着急起来,跺了下脚,说:“那我去找他。”
那知青忙说:“你不知道他去哪边了…算了,还是我带你去吧,谁让金姐你经常给送吃的来,我这就是吃人嘴短。”
金彩凤懒得跟他斗嘴,等那知青把衣服都挂好了,两个人就一起上山去找人。
这时候山上的树叶基本都落了,视野比较清晰。最近也没下雪,地上比较干爽,找人还是比较容易的。
两个人走了二十多分钟,就在一个山谷下,看到一个二十三四的高大青年。他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外套,身材挺拔,胳膊下夹着个笔记本,正仰头看着一棵高达二三十米的老树,也不知道那老树有什么好看的?
那知青把双手拢在嘴边,往那边喊了一声:“宋怀民,快出来,金姐找你有事。”
随后,金彩凤便看到,那高大瘦削的青年转过头来,这一瞬间,她就看到了一张跟小陈大夫有八/九分相似的脸。
她不禁捂了捂胸口,心想小陈大夫要是跟这宋老师没有点亲戚,她都觉得不太可能。
太像了,真的太像了!
第184章
宋怀民听到叫喊声, 把腋下的笔记本紧了紧,又将钢笔放到兜里揣好,这才转身, 迈着大步朝着金彩凤他们走过来。
金彩凤他是认识的,她在周边十里八乡都比较出名,作为一个妇女,她不仅会开拖拉机, 开得还比很多男人要好,据说这两天她去了临省参加一次表彰大会。
金彩凤这人比较热心, 有时候会带些吃的给他们这两个代课老师,所以他看到来找他的人是金彩凤, 便加快了脚步。
“金姐找我有事吗?”宋怀民踩着干枯的落叶, 大踏步走到金彩凤面前。
他以为金彩凤找他是想了解下她儿子在学校的情况, 然而金彩凤却问道:“宋老师, 你, 你家里有没有什么亲戚,现在失去了联系?”
宋怀民的皮肤当然要比陈凝要粗糙许多,也没那么白, 但他在这乡村里算是很白的了。金彩凤跟他说话时, 看到他那脸, 难免会在心里感叹,这要真是一家人, 可真会长啊,都这么好看。
蓦然听到金彩凤问的话,别说是宋怀民, 就连那知青都有些吃惊,他说:“金姐, 你这话问得没头没尾的,什么意思啊?是有什么亲戚来找宋怀民和他家人了?”
金彩凤瞪了他一眼,说:“你别插嘴,我跟宋老师说话呢。”
她注意到,宋怀民在听到他刚才的问话时,神情怔了一下,虽然不明显,但她还是看了出来。
可让她意外的是,宋怀民居然说:“这个我不太清楚。”
金彩凤觉得他或许不太清楚家里的事,于是她干脆拿出一张牛皮纸信封,从里面抽出那张她跟陈凝的合影,在宋怀民面前晃了一下,不相信地说:“真没有吗?是不是你家大人的事没跟你说过啊?”
“不信你看看这个小姑娘,你看看她跟你长得像不像?”
说着,她又用胳膊肘碰了下旁边的知青:“你也看看,照片上这小姑娘跟宋老师像不像?要我说,简直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那知青这时已看到了照片上穿着白大褂微笑的女孩子,他的眼睛不禁在照片和宋怀民之间来回逡巡,情不自禁地说:“金姐,这姑娘谁啊?跟宋怀民怎么这么像,看着像他妹妹似的。”
随后他又问宋怀民:“你不是说你家就你跟你哥两个孩子吗?那这个人是谁?”
宋怀民的眼神落在那照片上,这一看眼神就挪不开了。
照片上的小姑娘身着白大褂,脸庞小巧白晳,眼睛里好像蕴含着星光。看年龄在二十岁左右,应该比自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