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8章
作者:虾写      更新:2024-05-16 17:59      字数:1967
  梁袭示意:“请。”
  菲尔:“单独。”
  “哦哦。”梁袭、刘真和卡琳一起离开。卡琳不再陪同,摸摸梁袭脸回自己工作岗位。
  大约五分钟后菲尔一行人离开,在病房门口菲尔问刘真:“案子由反恐办公室负责?”
  刘真态度端正:“是的将军。”
  菲尔道:“不用浪费太多时间,他没有多少信息。”
  “是,将军。”
  菲尔对梁袭点下头,和下属离开。
  刘真与梁袭重新进入病房,刘真询问:“菲尔找你什么事?”
  提姆摇头:“对不起,我不能说。”
  梁袭问道:“是不是让你听录音?”
  提姆犹豫,不知道怎么回答。
  梁袭道:“综合所有信息,加之菲尔出现,让我情不自禁想起一个人。和戴维斯有密切往来的马尔上校,相信你被挟持后与你对话就是马尔上校。”
  提姆没有辩解说明梁袭的推测对错,提姆补充道:“我不知道谁是马尔。”
  那是,菲尔不可能告诉你对方身份,他只想知道两个声音是不是同一个人,确定是不是马尔上校。由此来看,菲尔对马尔的评价不低,否则不至于亲自到这里,只为了证明是不是马尔。可以推测马尔背后还有更多的事。
  马尔显然盯上了戴维斯,伊莎还需要一周左右时间。在下周一首相前往苏格兰在议会上讲话之前,戴维斯暂时不会被定性为恐份。因此留给马尔的时间也还有一周。梁袭直觉马尔这伙人的作风很接近杀害约翰那伙人的作风。他率领一个有菌事合作基础的团队。团队作案,协同娴熟,下手快准狠,快速撤离,不拖泥带水。
  可惜线索太少,梁袭无从入手。现在最大变数就是伊莎的安全屋,伊莎会因为提姆的事增调武装人员以对抗马尔可能的突袭吗?或许这是一个抓获马尔的机会,或者也是给马尔一个击毙或者救援戴维斯的机会。
  哎呀,没错了,菲尔要介入此事。菲尔希望伊莎给马尔机会,这样马尔才可能攻击伊莎所在的安全屋,才可能被捕获。以昨晚的陷阱来说,马尔非常狡猾,你不给他机会他是不会出手的,这和梁袭认识的普通罪犯有很大区别。大多数罪犯是机会主义者,当发现一个难得的机会时,他们可能也考虑过是个陷阱,但他们在半信半疑的态度下,是不会放过一个好机会。
  刘真问梁袭:“有什么具体想法吗?”
  梁袭摇头:“菲尔出面说明案件脱离了我这个小侦探可以触及的范畴。不过作为侦探,我认为可以深入调查一下提姆绑架案。”
  刘真:“哦?”刀锋已经全面调查过提姆被绑架的公寓楼,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线索。
  梁袭道:“提姆被跟踪,从刀锋一路被跟踪到自己的公寓。”
  提姆反对:“我熟悉汽车跟踪,我可以确定没有汽车跟踪我。我们的基地停车位有电子检测设备,我的汽车不可能被安装定位系统。”
  梁袭道:“如果你没有被跟踪,说明你回公寓时,公寓附近一定有他们的眼线。这是一个团队配合绑架,有人通知你回家了,有人在七楼准备埋伏你,有人已经准备好撤离车辆。团队配合中讲究信息充足,必然有人知道你什么时候回到公寓,要么是跟踪你,要么在你必经之地盯梢你。”
  梁袭道:“我之前推测你被绑架的过程是:你在7楼过道被袭击,运输到2楼,2楼有一套公寓没有住户。他们将你从2楼扔下去,自己也从2楼跳下去。公寓的后门因为安全原因被封锁,监控中始终没有找到他们的影像。”
  刘真提出疑问:“那他们最少要进入公寓,怎么进入公寓?”
  梁袭道:“不要着急,我这个的推测有一个漏洞。提姆70公斤,扛着他下楼很累的。扔到1楼又怎么保证提姆不会死呢?这不是漏洞,漏洞在他们怎么知道二楼有一套房子没有住户呢?从今天凌晨的信息与提姆被绑架过程来看,我认为他们有菌事背景,协同合作能力极强。同时有一个缺点,他们做事大开大合,不喜欢太复杂的计划。”
  梁袭解释道:“我之前想的太复杂。或许事情很简单直接。歹徒开车进入公寓,走楼梯到达七楼埋伏,提姆到达公寓,他们的眼线汇报之后,袭击者做好准备,绑架了提姆。接着他们扛提姆走楼梯到地下停车场,开车离开。”
  提姆道:“我所住公寓停车场系统没有联网,每户住户只有一个车位,也必然有一个车位。外来车辆无法进入地下停车场。卡口有拍摄到外来车辆吗?”
  梁袭道:“首先:他们盯上你了,因为你是除伊莎之外知道所有备用安全屋准确地点的人,除非你把这件事告诉其他人。”
  提姆忙道:“没有,除了伊莎和歹徒外,没有其他人知道。”
  梁袭道:“他们不是在你下班后跟踪你,或者在你下班后才进入你的公寓。他们提早了几个小时到达你公寓,进入你的家,翻阅了你的信息,在没有成果之后,才决定袭击下班的你。”
  提姆:“我说了,外来车辆不能进入。”
  梁袭道:“能,只要打开卡口边的电箱,按下里面一个按钮就可以抬杆。而且大部分无人且不收费的抬杆卡口的电箱大部分没有上锁。因为有些服务车辆经常要通过,垃圾转运车、扫地车等。我原来住的公寓地下停车场设置有垃圾桶,垃圾转运车到了杆前停车,司机下车把盖子打开按下去就能自动抬杆。我想他们应该知道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