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碗 兵临城下
作者:
宋默然 更新:2024-05-17 03:17 字数:5102
王钰在宋辽边境停留了不到一个时辰,就看到三拨辽国难民,扶老携幼涌入大宋境内。而引起众人注意的一点是,这些难民中,很多都携带马匹。辽人不是将马匹列入管制了吗?
回到归化州府衙,王钰召来知府,仔细一问方才得知。辽国朝廷虽将马匹列入管制,但一来辽国国内动荡,戍边将士疏于管辖,只扣留十匹以上的马群。对驮运货物的马匹,只要使几个钱,还是能通过的。再者,辽国国内的瓷器,茶叶,原来都依赖大宋境内供给。现在幽云十六州已属大宋,这些生活必需口的来源就成了问题。于是商人便在边境上走私马匹,以换取瓷器茶叶等物。一匹成年好马,价格约在二十两白银左右。
这个消息,对王钰来讲,无异于喜从天降。巡察完毕,回到幽州都管衙门后,即招吴用,周兴等人到衙门议事。差去的人却回来报说,周兴染病在身,不能前来。王钰心里生疑,前两天还好好的,怎么就突然生病了?又请吴用亲自前往,才把事情弄清楚。原来在归化州时,周兴害怕扫了王钰面子,他会记恨在心,所以不敢到衙门。
“哈哈,你这人也太小心眼了。本官身负重任,怎么会因为这点小事就给你小鞋穿?再说了,以后要仰仗你的地方还多,来来来,坐下说话。”都管衙门花厅里,王钰亲手将周兴扶到座上。四周一望,吴用及林冲等九员战将都在场。
回到上首坐下,王钰开门见山的说道:“各位,今天召大家来,没别的。咱们商量商量军马的事情。前些日子,我巡察各地,在宋辽边境看到那些事,想必大家心里有数。今天咱们是议一议,战马的问题,该怎么解决?”
周兴见王钰不曾见怪,感恩戴德,于是起身进言道:“都管相公,小民倒是有个对策,只是不知道能否有用?”在得到王钰肯定后,又说道:“大宋急需战马,但幽云各地的马匹几乎被辽人抢夺一空。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双管齐下,一是遍寻种马,母马,设立马场,繁殖马驹。二是通过宋辽边境,走私马匹,这可解目前燃眉之急。”
众人听罢,都表示赞同。王钰也觉得有理,吴用此时说道:“大人,以下官愚见。民间走私,数目毕竟不多。朝廷一再催促操练新军,若不在半年之内将南府军组建完毕,恐怕不好交差。”
“那怎么办?总不能让我都管衙门大规模向辽人买马吧?”王钰问道。
“下官有个主意,可召集幽云各地马商,在边境上向辽国境内购买马匹。经费由马商自负,所需茶叶,瓷器等物品,都管衙门可以提供方便,从内地督运。购得马匹后,我们都管衙门按官价收购。成年公马,充作军用,种马母马用以繁殖马匹。这样,由商人们出面,没有官方背景,事情或许好办得多。”吴用智多星的名号,当真不是吹出来的。厅中众人,频频点头,吴用这个办法,的确可行。
王钰采纳吴用的办法,当即命周兴召集幽云各地的马商,依计行事。买,终于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大宋必须要有自己的产马基地。王钰在得到朝廷批准后,下令各州各县,将马匹实行统一管制,鼓励民间养马,但不得私自买卖。每户人家,养马五匹以上,可“九税一”,十匹以上,可“十二税一”,二十匹以上,可以免除徭役。马匹成年后,可留作自用,也可以官价每匹二十两的价格,卖给都管衙门。
此法一出,幽云各地养马之风大起。许多家资殷实的人家,一边雇佣佃户种地,一边大力养马。以马匹的数量来少交赋税。马匹成年后,又可以卖给官府,何乐而不为?
不到一年的时间,以周兴为首的幽云马商,已经替大宋走私过来可供军用的良马,一万余匹。而他们,也以批量买入的优惠价格,再以官价二十两卖给王钰。买马所需茶叶,瓷器等物品,又都由都管衙门出面,从内地大批运入,免去了长途运费这一节。是以,一年之内,周兴等马商赚得盆满钵满,大发横财,个个家资巨万。当然,发了财,自然不会忘记王钰。
而幽云都管衙门,又在幽云各州府衙下设马监。寻水草丰盛之处,放养战马。内行都知道,用作军事用途的马匹,不能圈养,只能放养。一匹母马,每胎只生一只马驹。马驹子要长到三岁左右,才可供使用。
王钰将走私所得马匹以及幽云各州购得的成年马,挑选一万五千余匹,充作军用。又在幽云本地,招募体力健壮,身家清白,年龄在十八至二十八岁之间汉族男丁,组建南府军。而王钰在募兵过程中,第一次实行了政审。一定要是本地汉人,家世清白,从辽国境内过来的人,一律不要。南府军分为四营,骁骑,虎贲,龙襄,武卫。分遣关胜,董平,秦明,呼延灼为四营兵马都监。以索超,杨志,徐宁,杨效祖四人副之。任命林冲为南府军总教头。四营直接归都管衙门指挥,互不隶属。
南府军组建完毕,王钰上报朝廷,赵佶闻讯大喜。下旨令武备库挑选最好的盔甲器械,运至幽云,装备成军。南府军成分简单,全部由本地青壮年农民组成,说爱国热情强烈,恐怕有些不妥,毕竟被辽人统治了上百年。但幽云就是他们世代居住的家乡,保卫乡土之心,却比任何人都强烈。再加上王钰一再强调,严肃军纪,赏罚分明,那南府军上下一心,每日操练,不敢怠慢。
王钰是从二千零七年过去的,“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他比宋朝每个人都明白。所以由都管衙门出资,在各地创办书院,凡年满十二岁,不论民族,都可入学。书院内,除普通的四书五经,孔孟之道外,都管衙门还经常从内地聘请名士到各州学院授课,大讲内地繁华,中原文明,灌输大中华认同感。
时光如水,日月如梭,转眼王钰到幽云已经两年。这个当初汴京街头的小混混,愣是在吴用等人协助下,将偌大的幽云十六州,治理得井井有条。虽不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但也基本解决百姓温饱问题,且每年可上交朝廷赋税头年仅为两百万贯,第二年便跃升到六百万贯,足足长了三倍。且边境贸易,空前繁荣,使幽云各州,迅速滋生了大批富豪。这些人,都对王钰感恩戴德,实为王钰的经济后盾。
不过,虽然王钰在幽云政绩卓著,朝廷屡次派来的钦差经过考查,回京之后都给出了极优的考评。但足足两年,王钰的官职不见升迁,仍旧是三品衔,只把食邑增加到了四千户。要知道,北宋一朝的食邑,不过是虚数,每户食邑每月只折合二十五文钱,随官俸一起发给。
这里面,是有原因的。王钰虽然是天子宠臣,封疆大吏,政绩也非常不错。但朝中经常有言官弹劾于他,或说其行为不轨,离经叛道,或说其重武轻文,不合祖制。赵佶虽然护着他,但也不得不对外做做样子,是以两年来,王钰都不得升迁。
宣和四年,金兵攻陷辽国中京(今内蒙古宁城西大名城),辽帝耶律延禧弃京都逃往夹山。辽国权臣耶律大石另立耶律淳为帝,被封为西南路都统,总管军事。金国一再遣使督促大宋履行盟约,夹攻辽国。赵佶眼见辽国灭亡在即,下定决心,派出童贯为幽云路招讨使,兼领兵马大元帅,统兵二十五万,集结幽云,准备进攻辽国。王钰的南府军,也被划入童贯麾下,统一指挥。
这一日,王钰携带黄金一万两,白银十万两,前往幽州城外宋军大营拜见童贯。出城五里,只见连营漫天,一眼望不到边际。旌旗猎猎,战鼓雷鸣,甲胄之士,穿梭其间,好一派威武的景象。
早有士卒报入军中,童贯听闻王钰来见,大喜过望,亲出中军帐外迎接。
“下官王钰,拜见恩相!”离中军帐还有十数步,王钰已经看到童贯高大的身形,嘴里叫着,一边快步上前,参拜下去。
童贯两年未见王钰,心里也是十分欢喜,一把扶住,连声说道:“免礼免礼,小宝啊,两年不见,相煞老夫了。”两人携手进帐,诸路将官也都见过王钰。寒喧已毕,自然先说公事。
“大人,我部南府军一万五千人,已经集结待命,只等恩相军令一下,便直奔辽境,万死不辞!”大战在即,人人脸上都洋溢着一种异样的激动,王钰自然也不例外。宋辽百年国仇,眼看雪耻在即,谁不兴奋?
“好!朝廷数次遣钦差入幽云,回京之后,备说南府军之威猛。本帅来时,圣上一再交待,借此次大战,检验南府军战力。王大人勿辞劳苦,今日回去,便将政务交于衙门通判大人,亲率南府军到大营,克日出征!”童贯闻言大喜,当即下了军令。
公事说完,童贯遣散众将,独留王钰一人。
待众将走后,王钰上前说道:“两年不见大人,下官心中十分挂念。今特备薄礼,请恩相笑纳。”说罢,递上礼单。童贯连称客气,接了礼单,也不细看。这两年,朝中权臣哪个没有受过王钰好处?所以,但凡有言官弹劾王钰,朝中自然有大把的人替他说话。
“小宝,圣上是十分关心你和南府军啊。我领军出京时,圣上亲自送出城外,再三交待,立功的机会,一定要先让南府军去。日前,我收到消息,辽国政变,宰相耶律大石拥立耶律淳为帝,被新帝授命,总管军事,如今正率大军十万,屯兵上雄郡,意图很明显,他们也收到消息,知道大宋兴兵的动机。”
耶律大石?王钰可是大大的吃了一惊,当年自己出使辽国,就知道这个耶律大石不是凡人。没想到,短短几年,他竟然成了辽国军事统帅。上雄郡就在归化州对面,他既然已经领军到了上雄郡,那耶律南仙是不是也……
童贯见王钰心有所思,连叫几声,方才回应。
“你肯定是在想当年出使大辽的事情吧?世事无常,谁又有料到,就比如说你,几年前出使辽国时,不过是小小五品太常少卿,如今却已经管着幽云十六州,手下猛将如云,十足的封疆大吏啊。”童贯话里话外,有意无意的指着什么。
王钰一懔,心知童贯话有所指,赶紧拜道:“王钰能有今天,都拜恩相所赐,绝不敢忘本。大人若有差遣,王钰刀山火海,绝无二话。”
童贯听后,笑而不语,命人捧来一个铁箱,对王钰说道:“这是天子赐给你的,铠甲一副,战袍一领,金弓一把,银枪一条。望你奋勇杀敌,早建大功。”王钰拜领后,童贯又从身边掏出一封书信,递与王钰。
“说来惭愧,老夫此生,就这么一个独女。如今这给情郎送信的差事,也摊到我身上了。”
一听是童素颜来信,王钰心急,一把接过,当着童贯的面就拆开来看。
“自君走后,素颜日夜思念,无时不在佛前祈祷,愿佛祖庇佑,王钰平安。今闻天子点兵,出征大辽,君亦带甲军中。万望小心行事,早奏凯歌。尝闻将有必死之心,而士无贪生之念,君勿以素颜为念,当奋勇杀敌……”
读罢,心里甚为感怀。想起以前在汴京时与素颜的种种来,嗟叹不已。
“好了,如今大军开战在即,且先收起儿女私情,以国事为重。军务繁忙,我也不留你,速回城中,交割政务,领南府军前来,明日便启程直奔边境!”
当下,王钰辞别童贯,回到城中,将一切政务,都交由都监守衙门通判大人打理。然后带了吴用,赶往幽州校场点兵。
南府军组建至今,不过一年。在林冲等人训练之下,已经渐成气候。当王钰身穿御赐铠甲,手提银枪,骑着乌云盖雪宝马赶到校场时,那四营骑兵,早已集结完毕。耳边战马嘶鸣,声入云霄。眼前衣甲鲜明,战旗飞舞。一万五千南府将士,个个骁勇,人人威武。此时虽静止不动,那四方阵中,杀气冲天。
王钰身后,一面大旗迎风招展,天子手书“大宋国宝”四字分外醒目。王钰奔至阵前,勒住御马。将士们见主帅到来,心中激动不已。这却是有缘故的。原来,林冲等人治军,十分严厉。士卒若犯军法,轻则杖击,重则斩首。他们扮了黑脸,王钰就扮白脸。时常到营中探视士卒,体恤有加,爱护士卒。是以军中将士,对王钰犹为敬重。
吴用在王钰授意下,打马上前,训示道:“宋辽百年国仇,如今时机已到,你等大宋儿郎,当思忠君爱国,奋勇向前……”
王钰一听,这话不对头,连忙制止了吴用。亲自策马到阵前,从右至左,一一巡视。那将士们仰视着王钰,心里十分激动。王钰突然下马,改作步行,亲入阵中,替士卒整理披挂。替这个整整头盔,又在那个胸口捶上一拳。
“将士们,我别的话没有。令行禁止,不得违抗。有功,我重重赏你们,有过,我也绝对不会姑息。不管你想加官进爵,还是想金玉满堂,都给我狠命的打,打出我南府军的威风来。总之一句话,赏罚分明!你们想要的一切,战场上都能得到!”
聊聊数语,浅显易懂,却听得南府军将士热血沸腾。内有一人,抢先大呼:“杀敌立功!杀敌报国!”其余士卒,纷纷效仿,一时喊杀声直入九天之上。吴用在旁,看得暗暗心惊,王钰此人,年纪虽轻,却是让人捉摸不透。这些南府军士卒,大多都是目不识丁的人,什么家国天下的大道理,对他们来讲没用。要说就说实际的,打得好就赏,出了事就罚,这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当下,王钰率领南府军四营,开赴城外宋军大营,与童贯大军会合。宋军此时共计二十六万五千人,浩浩荡荡,杀奔上雄郡。
宋辽两军,人数对比十分悬殊,以二敌一,都还绰绰有余。而且辽军数败于金人,锐气尽失,早已不复当年威武。几乎所有的迹象都表明,童贯此次出征,那是必胜无疑。大宋百年国耻,就将在今朝得雪。
此时,无论是千里之外的皇帝赵佶,还是童贯营中这二十几万士卒,都是踌躇满志,以为一战定乾坤。从此扭转大宋开国百年来的积弱局面,究竟是否如此,请听下回分解。(请大家多多支持默然新作《虎将》,本书简介区有直通车链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