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都穿现代了,发财很合理吧 第192节
作者:
借月 更新:2024-05-17 13:50 字数:2094
余敏一脸疑惑:“什么?”
“书记的孙媳妇儿,王淑霞王知青拿到了工农兵大学名额,等开学就要去省里上大学了。”
几人面面相觑。
张兰芳好奇的追问:“真的假的?什么时候的事情,我们一点儿消息都没听到呀。”
“当然是真的,柏石林昨天亲口说的。好了,不多说了,我赶时间。”
“婶子回见。”
目送人走远,张兰芳感叹道:“王淑霞可真多闷声做大事儿,冷不丁就要去上大学了。”
刘凤赞同:“是啊~”
余敏眉头微微皱起:王淑霞上了工农兵大学,还会回柏家坪大队吗?
上大学,是可以把户口转走的。
不是她想法阴暗。
而是,她了解过,他们这些知青,一开始是带着美好的期待下乡,可时间久了,日子太苦,很多人就后悔了。
他们有的上了工农兵大学;有的两个知青结合融入其中;更多的是找个乡下条件好的男男女女结婚生子。
77年回城,78年高考,许多知青抛家弃子。
例外也有。
王淑霞会是极少那部分吗?
余敏不觉得。
她和王淑霞呆过一段时间,看得出来,她内心是极其有野心的,她不会甘心过这种贫穷又辛苦的生活。
当她跳了出去,她还会回头吗?
答案很明显。
当然,这是别人家的事情,她管不着。
可让她担忧的是,如果王淑霞一去不复返,会影响他们这群留下来的知青。
“敏敏,走了,你在想什么,和你说话都好像没听见……”
余敏回神,解释道:“我在想王淑霞得到了名额,队里会不会有人不满意。”
张兰芳讶然:“为什么不满意?”
没等余敏开口,刘凤先一步说话:“因为,这是政府给柏家坪大队的优待,我们知青到底是外来人。”
余敏看了她一眼,点头:“对,我就是想说这个。”
“不会啦,我们虽然是知青,可户口在这里,就是这里的人了。”
张兰芳不以为意的摆手:“你们想多了。”
是嘛。
余敏和刘凤对视一眼,也没有反驳。
那就看吧。
也许,她们杞人忧天也不一定。
结果,上工了一会儿,就听说有人在大队部闹了起来。
“谁啊?”
“发生了啥事儿!”
“什么情况?”
“……”
过了一会儿,余敏等人听到了事情原由。
原来,是有几个老婶子因为不同意把工农兵大学人选的事情,正在找大队长、书记闹呢!
值得一提,无一例外这些人家中都有能够去上工农兵大学的晚辈。
其中,有一个老婶子叫周大脚,孙女柏燕红,正是柏故亲妈李柔霞的继女。
第183章 怀孕
我怎么说来着?
来了吧。
人一旦涉及到自身利益的时候,才能看得出来好坏。
别以为乡下人淳朴,就因为他们没啥文化,所以才更加赤裸。
不像城里人,面上还要装一装。
就像她那个继母,明明做了这么多无耻的事情,面上还要装出一副好继母的嘴脸。
虽然,没什么用就是了。
人群议论纷纷。
“这不是已经定了王淑霞了吗?”
“人不是还没去,谁说不能改了?”
“我同意换人。咱们大队的名额,凭啥便宜了一个外人!”
“就是。”
“要我说,肯定是书记偏心,因为王淑霞是她孙媳妇儿。”
“走,去看看。”
“去去去。”
“……”
许多人活儿也不干了,三五成群的去看热闹。
余敏三人对视一眼。
张兰芳建议:“咱们也去看看?”
刘凤立马点头“好。”
余敏也有几分感兴趣,于是也附和:“走吧。”
不知道,这场闹剧会怎么收场?
此刻。
书记家中。
王淑霞没上工,柏石林也在家里。
她脸色十分难看。
柏石林小心翼翼的安慰:“媳妇儿,别生气了,小心伤着咱们的宝宝,你放心,名额已经报给了公社,肯定是改不了了。”
闻言,王淑霞脸色好了很多。
“嗯。”
柏石林蹲下,耳朵贴在她肚子上,笑得傻傻的:“淑霞,宝宝在和我说话。”
王淑霞眼里闪过不耐,嘴上却柔声道:“是吗?那你再听一听。”
“淑霞,你喜欢儿子还是女儿?”
王淑霞敷衍:“都行。”
……
大队部。
余敏等人赶到,四五个老太太围着大队长。
没看到书记人。
余敏看过去,书记的办公室紧紧关着。
她忍不住挑了挑眉。
这自家的事儿,躲清闲,让大队长来应付这群难缠的老太婆,可真行啊!
吵吵嚷嚷。
周大脚声音最大:“爱国,身为大队长,你有好事儿不想着自家人,便宜了个外人,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柏爱国脸色铁青,硬邦邦反驳:“外人?王淑霞户口就在咱们大队,还嫁给了石林,怎么就不是自家人?”
“这么算,周婶也不是自家人啰?”
周大脚哑口无言,她不甘心,脸色一缓,打起了感情牌:“爱国呀,燕红你也是看着长大的,孩子从小就乖,也聪明,初中毕业,一个女孩子家家的,力气也不大,干不了重活儿,去上个大学,日后有了好工作,找个好对象,一辈子都感激你呀~”
“爱国,我家栓子和你可是本家,按照辈分,也要喊你一声爷爷,栓子可是中专毕业,去上着工农兵大学不正合适吗?”
“爱国,……”
“大队长,我……”
其他人也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
大队长脸都绿了。
最后,他直接大吼一声:“别说了!”
众人安静。
柏爱国环视一圈,一字一句大声道:“工农兵大学的名额已经报了上去,更改不了了,大家不用再来找我。”
“这个名额,是我们班子一起商量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