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音乐指挥
作者:楼下赫本      更新:2024-05-22 05:16      字数:2361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廖远双手在琴键上来回奔掠,仿佛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滚滚而来,那激烈的画面,震的周以钧瞬间失语。
  老天爷!
  这是什么曲子!
  如此恢弘,如此汹涌,如此迫人心魄!
  周以钧心底产生惊涛骇浪。
  一曲过后,廖远意犹未尽,当即又弹奏起了《东方红》。
  在激烈壮阔,仿佛要气吞山河一般的《保卫黄河》过后,《东方红》那悠长而又绵绵的琴音,让得周以钧提着的嗓子瞬间舒缓下来,一动一静之下,情绪竟是把控不住,以至于老泪纵横。
  “完美的乐章!”
  周以钧抓住廖远的肩膀,激动的说:“我心中最完美的乐章,就是这样的曲子!廖远!”
  廖远看着周以钧那热泪盈眶的模样,内心略微感慨。
  《保卫黄河》可以说是廖远最喜欢的古典乐之一,在他心中,这首乐曲几乎与《国际歌》有着同等重量,也是每一个炎黄子孙最熟悉的乐曲之一。
  面对周以钧的称赞,廖远谦虚道:“周院长喜欢就好!”
  “不仅我喜欢,我敢肯定,首长们也都会喜欢!”
  周以钧哈哈大笑,眼睛因为泪水的堆积而显得亮晶晶的。
  他擦了擦眼角,晃了一下手机,“我已经录下来了,我这就去找郭部长,等拿到批示后,咱们立即抓紧时间练习!”
  周以钧当即便是兴冲冲的拿着录像去找文化部的副部长郭乾。
  此次国宴,这位郭部长负责统筹全场文艺演出。
  廖远也没有闲着,在周院长的安排下,开始与京都歌剧院的乐手们会面。
  双方此前有过合作,彼此都算知根知底。
  在此前廖远在京都的几场音乐会中,廖远的演奏能力彻底征服了这些乐手们。
  听到这次要以廖远为核心来演绎协奏曲,大家都很兴奋,纷纷拍胸口表示会拿出最多精力去练习,去演奏。
  毕竟,国宴是大事,容不得半点舒缓和闪失。
  而廖远也是推掉了所有手头工作,并用电话通知小提琴手裴红玉到场。
  裴红玉听到要在国家领导人面前演奏时,整个人都惊呆了。
  即便再淡定,也是在电话挂断后,激动的蹦蹦跳跳,尖叫了两声。
  对于很多年轻的乐手来说,这绝对是一份巨大的荣耀。
  很快,整个交响乐团的乐手们汇聚在一起,裴红玉也与肖鹏、傅小瓷等人,打包行李,来到了京都。
  傅小瓷很惊喜,肖鹏也很兴奋,但却并没有与廖远进行过多的寒暄。
  因为时间不多,在裴红玉到来后,廖远就立即开始统计人员名单。
  交响乐,饱含协奏曲和交响曲等形式,此次因为是要凸显廖远个人的钢琴独奏技巧,所以启用的是协奏曲题材。
  而协奏曲一般包括三个乐章,廖远在思考过后,便是准备把《保卫黄河》、《东方红》以及一小部分的《国际歌》掺杂在一起,来进行一场盛大的协奏曲演奏宴。
  由于廖远是创作人和主要演奏人,因此,整个交响乐团的乐手名额,全部都由廖远亲自筛选。
  这便让所有乐手紧张起来。
  毕竟是在国宴演出,是在首长们面前露脸,更是要被世界各国瞩目。
  哪怕只有一个镜头,乐手们都心甘情愿。
  怕就怕,连参与的资格都没有。
  但很显然,廖远注意到了这一点。
  在人员方面,他并没有顾此失彼,在仔细打听了京都歌剧院的乐手数量后,便是大手一挥,签下了足足二十五名小提琴手,如果再加上裴红玉,那就是二十六名。
  此外,算上鼓手、长笛手、大小号手、琵琶手等等,整个演奏团队,达到了将近五十人。
  至于音乐指挥的人选,由于京都歌剧院主要演绎歌剧,并没有固定指挥家,所以廖远便是电联了东海音乐协会副会长张启明,邀请对方加入。
  张启明曾多次担任廖远音乐会的音乐指挥,算是老熟人了。
  听到廖远的邀请,以为又是一场面向粉丝的演出,张启明也没有多做托词,欣然答应。
  当张启明从东海飞到京都的时候,站在京都歌剧院集合点,听到院长周以钧的解释,张启明如遭雷击,整个人都傻眼了,颤抖着声音说:“要在钓鱼台国宾馆演出?是国宴?”
  “是的。”周以钧含笑道。
  他深深理解张启明此时的感受,在他通知歌剧院其他乐手的时候,有人比张启明表现的更疯狂,激动落泪者数不胜数。
  张启明瞬间咬住了手指,一脸的不敢置信。
  旋即,他扭头看向廖远,眼含热泪:“小廖……不,廖远,远哥,您是我亲哥,谢谢,谢谢!”
  周围其他乐手见到这一幕,都是哈哈大笑起来。
  张启明也呵呵傻笑,但笑声里却带着颤抖。
  此刻,他心中有喜悦,也有担忧。
  要知道,音乐指挥是钢琴协奏里除了钢琴师外最突出的一个。
  虽然全场背对观众,但他的一举一动,也都是在放大镜下被人瞩目。
  而华夏因为文化差异、教育体质等原因,导致国内并没有诞生出世界知名的伟大指挥家,即便是国内的一线指挥家,也是屈指可数。
  一个好的音乐指挥,可以说是整个乐团的灵魂人物。
  不仅要具备一副好耳朵,而且还有具备很深厚的视唱练耳功底,要能够在排练过程中,从几十号乃至几百号人的演奏中挑出错误。
  除此之外,还要有不亚于作曲系学生的专业理论功底,以及不亚于文科生对历史文化的了解程度,从而能够专业且深刻的理解和分析作品。
  这样的难度,导致许多人望而生畏,所以,除非是饱含热爱,不然在学习过程中,根本坚持不下来。
  这也直接导致国内缺少音乐指挥,以及优秀的指挥家。
  张启明虽然是国家级指挥家,但其实并没有机会出现在盛大如国宴这般规格的场合,也没有太多机会参与国家级演奏会。
  而这一次,由于廖远的举荐,他的履历,可以说是瞬间增添了一笔浓墨重彩。
  这番经历,对他整个人的格调、档次绝对是一个大提升,踏进一线指挥家行列指日可待。
  但如果出现失误,那绝对是一份泰山般的压力,到时候,不仅要被同行嘲笑,甚至还会被国际嘲笑,为国丢脸。
  在这种情况下,张启明的压力堪称巨大,但他也知道,这是一场大机遇,他必须牢牢抓住。
  张启明的到来,让整个团队归于完整。
  廖远先是分发完乐谱,与乐手们仔细讨论、研究,然后便亲自下场进行弹奏,让所有人体会到这场演奏会真正的精神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