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事了拂衣去
作者:
星空没有云 更新:2024-05-22 09:30 字数:2171
“天下第一知府!”
“是啊,宪司、帅司、藩司的人都来祝贺了,邢大人、林大人乘轿子就在后面,侯大人的马车陷在泥里头了,也在赶来。”陈长水往外面一指,两辆轿子落下,邢自珍、林德润从上面走了下来。
“知应,恭喜恭喜!”二人走过来道:“御赐天下第一知府,古往今来,谁有这等恩遇?陈大人平步青云,公侯万代,谁不羡慕啊?”
“下官能得此殊荣,还要多谢二位大人的教诲。”
“教诲谈不上,最多就是帮了点小忙。知应在太原府所做的一切,都是你自己的功劳。”
“不敢不敢……上有天子之仁德,下有官吏鼎力相助,陈某微薄之力,岂敢挂齿。”陈初六回头看向诸位河工、河务的吏员,拱了拱手道:“诸位辛苦了。”
府衙里大大小小的官员,早已是恭候多时了。邢学林、简德元二人,带领众官,齐齐道喜。陈初六看着府衙里的人与物,心里感慨万千。
想当初,被贬而来,还担心有朝一日成为倪正祥第二。面对张秉之威压,他在府衙里面如坐针毡。掌权之后,用严刑峻法约束吏员,府衙里上上下下,可谓是离心离德。还好撑过去了一年,年会之后,大家也是理解了陈初六。
直到现在,府衙上下和睦相处。太原府日新月异,都是大家齐心合力的功劳。而再过几天,这一切又与陈初六无关了。陈初六感慨万千,其余那些吏员,也是十分有感触。陈初六如平时一般,从签厅到公食堂,都视察了一遍,这是最后一遍。
“陈大人之后,不知道还有没有这好日子过。”以为年长的吏员,站在门口,遥望着陈初六的背影:“陈大人在太原府这几年,算是我这辈子,过得最舒心的几年了。”
“舒心?但也是真累啊,呵呵,要不是知府大人赏钱给得痛快,谁会愿意跟着他这么干?”
“等下一任知府上任之后,咱们兴许用不着这么累了,总算能睡个好一点的晌午觉。”
“我倒是愿意太尊留下来不走,其实咱们累,太尊比咱们更累。要是换了别人,咱们也得累,而且累不出半点功劳来。”
“天下第一知府,只有陈知府配得上!”
“说得没错,只有陈知府,才是天下第一知府!”
吏员们议论纷纷,却都认同下了这一句。对陈初六的离开,多有不舍,可也没多大放不下的。铁打的吏员,流水的官,这府衙的椅子上,来来回回走了许多人,不堪留,不堪留啊……
邢自珍、林德润、侯叔献来了太原府,除了道喜之外,其实还有一件事。如今之太原府的重要性,不说比河东路更高,至少能和河东路平起平坐。太原府今后之兴衰,就是河东路今后之兴衰。
陈初六在太原府留下的这巨大的产业,将来交给谁来管理,又如何才能管好,这三人过来,还得跟陈初六请教一番。
书房之中,陈初六与三人对坐,缓缓道:“太原府的这点产业,其实就是士农工商学五个部分。为士者讲的就是官,清廉自守,知变通,从官到吏,皆一心为民,才能保证农、工、商三者各安其道。”
“养吏如养儿,平日里怎么教导儿子,就怎么教训那些吏员,这话自然不要说出去了。若用官话说来,就是赏罚分明。下官在太原府,施行了绩效与年会两个制度,府里两位司马,十分熟悉,他们二人治理官吏,足以胜任。”
“再说农,太原府的创举便是惠农商行。本官离开之后,惠农商行可能是最难保住的。这断了那些放贷的财路,且盈利不大。都是地方上的大族,看在本官的面子上做的。但邢学林知道义仓之举,退而求其次,也能保七八成。”
“至于工,主要是永利监、石炭场与河工河务三处地方注意,石炭乃是基本,只要有石炭在,百姓就有钱,百姓有钱,就会有粮商运来粮食。只要太原府的粮仓不出现大亏空,粮价平稳,太原府百姓可保衣食无忧。”
“有了钱粮之后,永利监便可做许多器具赚钱,河工河务也不用担心了。侯大人乃是治河能臣,自然不用下官多言了。随后便是商了,太原府如今占尽了地利,贯通南北,坐拥塞内塞外商业之便,这里的商税,足以比得上江南苏杭富庶之地。”
“商税为重,不能一味加征,而是要减免一些,吸引商人过来。这样便能多出许多养活人的行当,百姓的日子,也能过得更随意了。这个若是遇到了困难,可以去找河东商会的马思远。”
“最后,便是学了。太原府已有了县学、府学,求真务实、求同存异、求道无止、知行合一,这是下官培养的学风。士子有了刊文之阳曲周刊,如有了喉舌,治学制度已是十分完善,循序渐进便可。”
陈初六一句一句,仔仔细细交代好,每个重要的地方,都留了一个人选。说到最后,邢自珍却是问道:“知应,说了这么多,到底谁能替你当这个太原府知府呢?”
“我心底有一个人,可惜他不在这里。暂时简德元能替下官,等下官回京之后,再向天子荐人吧。若是太原府这些制度,连离开下官一天都不行,那就证明这个行不通,也没必要在意了。”
“原来知应都思虑清楚了,我等这就放心了。”
陈初六又花了点时间,将三交口的军仓安排好,拿出一笔钱,馈赠给了太原府的老友。忽然一天,官员与百姓醒来之后,发现陈初六已经悄然离开了。没有告别,也没有十里相送,就这么平平淡淡,悄无声息的离开了。
而太阳照常升起,汾水照常流淌,月圆月缺,草枯草荣。百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片大地,似乎什么也没有变,又好像什么都变了。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从阳曲坐船随汾水而下,渡黄河而到河中府,再随黄河东去,忽然天降暴雨,陈初六只得在西京洛阳停下。刚踏上岸,便有人在岸上等候,凑近了一打听,原来是判河南府事派人来接他了。这个人还是个熟人,前宰相李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