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零之为母当自强 第228节
作者:金面佛      更新:2024-05-17 19:44      字数:4817
  陈凤霞也没跟她客气,自己手上真是一堆事。在幸福到家点过卯之后,她又去梦巴黎盯着。
  刚进屋,余佳怡就过来找她签字报销。等拿到单子之后,年轻姑娘就抿着嘴巴,小心翼翼地看着陈凤霞:“老板,咱们这儿需不需要歌手?”
  上次陈老板说,以后梦巴黎还提供婚礼跟妆服务,她看人家办婚礼的时候也会请些歌手司仪之类的人过来凑热闹。那他们是不是也可以把这方面的业务给筹备起来?
  陈凤霞看着她笑:“你有什么人推荐吗?”
  余佳怡的脸刷的一下红了,这事儿她还真有假公济私的嫌疑。
  “是我一个老乡,江海越剧团的,特别有才华。上小学的时候就是我们学校的文艺骨干,后来被选去了戏曲学校,定向培养的刀马旦。毕业以后就进了越剧团。”
  那个时候他们老家的人可羡慕她了。越剧团啊,铁饭碗,国家干部身份呢。
  结果时代浪潮汹涌澎湃,越剧团在改革的激流中也每况愈下。现在还有几个人听戏呀?大家都爱听摇滚乐,听流行歌曲。越剧团演出门票卖不出去,去年工资就发不出来了。
  大家本来还想咬咬牙扛过去呢,没想到上头一道命令下来,越剧团也得改革。改革的第一步是什么呀?优化人员结构,简单点儿讲,就是下岗。
  余佳怡的这位同学年纪轻,资历浅,也没什么背景,当然就成了第一波被扫地出门的人。
  余佳怡叹气:“她从小就在艺校学唱戏,毕业之后直接进剧团,除了排练就是上台演出都没怎么跟外界接触过。现在让她出来,她都不知道该干什么。夜总会的歌手她应聘过,进去唱了没几晚,就有老男人硬逼着他喝酒。完了同个场子演出的女歌手还嫉妒她,说她勾引老板,偷偷在她的衣服里头放玻璃渣。”
  陈凤霞听的直摆手,夜总会那种鱼龙混杂的地方,别说她那个没怎么接触过社会的朋友了,一般人都应付不过来。
  余佳怡苦笑:“可不是嚒,我喊她吃饭,她哭的连口水都喝不下去了。其实她特别有才华,虽然学的是越剧,可是流行歌曲她也能唱,唱的就跟磁带里头一样。我们都说她没赶上好时候,不然肯定是个歌星。”
  余佳怡忐忑不安地看老板,“陈总,你看能不能让她先过来打打杂。要是有机会的话,再让她去人家婚礼上表演?她唱歌真的很好听。”
  第176章 我就指条路
  陈凤霞没有直接答应,反而替越剧团谋划起出路:“其实他们也没必要到这地步,爱听流行歌曲的人多,可喜欢听戏的人也不少啊。就像我阿爹阿妈,电视放人唱戏的时候,谁都别想换台。大城市大舞台没演出机会,就主动点儿,送戏下乡嘛。你别小看了农村人,三年两节半,办寿宴,办婚丧喜事,都有人愿意请戏班子的。不用唱大戏,来几出小调,大家伙儿看个热闹,人家也高兴。”
  农村人就没精神文化需求了吗?怎么可能。
  别说那些留守老人、留守妇女跟儿童,就是出门打工的青壮年,不被城市主流文化接纳,也就是在老家才能找到点儿精神慰藉。
  越是辛苦的人,在这方面越舍得掏钱呢,就跟报复性消费一样。
  “孔夫子都说有教无类,这演出市场也一样。观众不分高低贵贱,给领导唱戏的时候,领导还未必听呢。农村放个电影唱场戏,里三层外三层都能围着人。”
  余佳怡露出个无奈的笑容:“老板,你的办法是好办法,可这有什么用呢?她人都被赶出来了啊。她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还管得了越剧团的出路啊。”
  陈凤霞叹气:“这倒也是,我本来想的是越剧团下岗的人,估计不止你朋友一个。不如他们自己拉起个班子,出去单干,说不定挣得比团里头还多。”
  余佳怡立刻变了脸色,连连摆手:“那可不行,小丹哪里拉得起班子来?她要真有这能耐,也就不会在我面前哭了。”
  陈凤霞笑道:“我也想到了这点啊,所以我琢磨着怎么给她找个更好的出路。梦巴黎招个打杂的人不是不行,只是太屈才了,人家是有手艺在身的。”
  余佳怡茫然:“那她还能干嘛呢?歌舞厅不行,夜总会不行,酒吧也不行。歌舞团自己都在往外头裁人,更加不可能招人了。”
  陈凤霞皱着眉毛,眼睛就盯着窗户外头看。现在时候还早,外面的大街上虽然零星有摊子,但是比起夜市的热闹,完全可以用冷清两个字来形容。
  美食街,戏曲演员,这两个词汇反复在陈凤霞的脑海中纠缠,突然间融合成三个字——吉庆街。
  对了,吉庆街!
  余佳怡满脸茫然:“吉庆街在哪儿啊?那边招人吗?是剧院还是什么地方?”
  陈凤霞疑惑:“你连吉庆街都没听说过吗?就是池莉写的那个卖鸭脖子的地方,叫什么来着?”
  哎哟,上辈子她看电视的时候就馋那个鸭脖子,还让她家郑国强嘲笑过。
  余佳怡更加疑惑。池莉她知道啊,她上学的那会儿看过不少池莉的小说呢,什么《来来往往》之类的。不过池莉有写过什么吉庆街鸭脖子吗?她还真不知。
  还是正在给客人设计造型的冯丹妮帮忙答疑解惑:“吉庆街是武汉的一条美食街,他们当地人的说法是早餐户部巷,夜宵吉庆街,挺热闹的。”
  余佳怡茫然地点点头,表示自己接受了新信息。可她理解不了的是吉庆街跟他们有什么关系?武汉那是千里之外的地方,陈老板该不会是想让小丹跑去吉庆街吧?
  她去吉庆街又能干什么呢?卖小吃的话直接在灯市口卖不就行了。
  陈凤霞笑道:“你别急,听我说完。这吉庆街的特点不仅仅是小吃多,人家还有很多街头艺人。”
  余佳怡快速地眨巴了几下眼睛,艰难地想要消化老板的话:“你的意思是说让她在街头卖艺吗?”
  陈凤霞笑着摇头:“不仅仅是简单的卖艺。也可以点歌的,反正他们卖艺卖出了特点,很受欢迎的。”
  更具体的,陈凤霞就不知道了。
  上辈子她是去过武汉,游过黄鹤楼,吃过吉庆街。不过那已经是改造后的新吉庆街,反正她已经感受不到跟其他地方有什么区别了。
  据说改造前的吉庆街极为热闹。
  这方面冯丹妮知道的反而比她多些。
  “那边大排档摊主热情的要命,你刚过去就有人过来拉客,嘴里头说着什么,老板你长得极气派,小姐你好时髦之类的,反正你不坐下来都不好意思。
  不过吃的也就那么回事,我倒没觉得有多稀奇。就是他们的街头艺人很有特点,不是三两个人,而是有三百来号人,吹拉弹唱没有什么拿不出手的。
  只要你掏钱,就可以点各种各样的演出。像京剧、黄梅戏、湖北大鼓还有各种地方小调,你想听什么都有。还有人唱评书讲相声说笑话呢。
  你要是嫌这些吵,还可以点人给你拉大提琴吹萨克斯弹手风琴,我还听人吹过葫芦丝。”
  余佳怡一开始竖着耳朵听,到后面眼睛就瞪大了:“还有人拉大提琴?”
  大提琴跟夜市摊子,怎么听怎么不搭呀。
  冯丹妮笑了:“这有什么?反正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弄不出来的,你坐在里头,就等着享受吧。他们这些人是玩老了的,现编现演,随手就来,相当会来事,俏皮话吉祥话脱口而出。他们还会自己评四大天王,每个客人都可以点天王给你唱歌,你说有没有面子?”
  余佳怡感觉自己真长见识。这些人也太会做生意啦!
  陈凤霞笑道:“这做生意说到底就是揣摩人心。客人想到没想到的,你都得帮人家想到,这样人家用的方便,才觉得贴心,多花钱也乐意。”
  她只奇怪,“原来你还在吉庆街吃过大排档啊,我还以为你只会进高档馆子呢。”
  冯丹妮翻了个白眼,冷笑出声:“我好像还在你家吃过饭呢。”
  说的好像她那苍蝇馆子究竟有多高档一样。
  陈凤霞嘿嘿笑,半点儿不觉尴尬,只转过头讲自己的员工:“总而言之,办法总比困难多。技多不压身,小丹既然有才,自然能够找到施展的舞台。”
  她话音刚落下,外头就传来曹腊梅的笑声:“这话我爱听,陈老板,那你就给想想办法呗。”
  陈凤霞不问到底要想什么办法,她就先捂着耳朵。
  曹腊梅同志没什么不好,热情大方又豪爽,就是嗓门像炸雷,每回她一开口,陈凤霞就感觉自己的耳朵嗡嗡作响。
  这人在街上做生意,连喇叭都可以省下了。
  曹腊梅不是一个人来的,她身边还带着位穿着缎子裙的时髦女士。
  曹老板主动介绍:“这位是剧团的方主任,想问问你要不要收衣服。”
  陈凤霞惊讶:“衣服?”
  “是啊。”曹腊梅点头,不胜唏嘘的模样,“他们剧团也要改制,人都走了,演出服当然也用不着了。”
  方主任虽然挂着个主任的头衔,实际上就是在剧团里头管道具服装的。
  剧团已经好几个月没发工资了,领导就表示要自谋出路。怎么谋划?当然是卖家底子。
  剧团的什么乐器呀,服装啊,以前是吃饭的家伙,现在则要吃到肚子里头了。
  曹腊梅以前去剧团借过几次戏服好扮相卖摊子上的东西,就跟方主任打过几回交道。
  现在剧团卖东西,方主任自然找上了曹腊梅,想问对方愿不愿意收掉。
  清仓大甩卖的东西当然不贵,可曹老板你用不了这许多呀。她一年365天,天天选个人来扮,都用不赢这么多道具。
  但这人脑袋瓜子活呀,她很快就想到了陈凤霞。
  “你看这凤冠霞披还有大裙子都是现成的。你们给人拍照片不也要人多换几套衣裳吗?”曹腊梅心肠热,推销起来跟自己的生意一样,“像那个红楼梦里头的纱裙,人家就有好几套。哎哟,小姑娘往身上一穿,真是跟仙女一样,拍出来的照片肯定也好看。”
  陈凤霞没拒绝。
  不知道是不是冯丹妮的singlelady系列模特当得太好。现在单身女性过来拍艺术照的也不少。
  他们需要的道具服装自然也就不局限在婚纱、旗袍、晚礼服这些大路货之中了。
  她点点头:“行,回头我让我们服装师看看。放心,我们能用上的绝对不会当收破烂,肯定按正常的价格给的。”
  方主任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神色,旋即苦笑:“叫你们看笑话了,我们真是破落户败家子,连家底都要卖光了。可没办法,现在一刀切,谁都别想全须全尾。”
  陈凤霞跟冯丹妮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没想到江海市的改革是从文艺界先开刀啊。
  不过想想也是。老话不是那么说嚒,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饭都吃不上了,谁还顾得上精神享受。
  既然如此,当然得先拿歌舞团剧团这些地方先下手。
  陈凤霞也替人愁:“那你们以后打算怎么办呢?这东西卖完了也就分一回钱,钱总有花完的时候啊。”
  曹腊梅随口接话:“所以说找你帮忙啊,你刚才不还讲,办法总比困难多吗?你现在就帮忙出个主意,看他们剧团怎么生存下去。”
  陈凤霞摇头,实在的很:“这有点难,你们剧团又比不上他们越剧团,在农村没什么观众基础啊。不然你们下乡送文艺,也是条出路。”
  冯丹妮却笑出了声,伸手推陈凤霞的肩膀:“什么叫瞌睡送枕头?你想的,人家不就来了吗?”
  陈凤霞茫然:“我想什么了?”
  她想的事情太多了,一时半会儿都不晓得冯老板到底指哪件。
  冯丹妮白了她一眼:“刚才你不还说灯市口也能跟武汉的吉庆街一样吗?现在剧团解散,这么多人找不到饭吃,不就是现成的艺人队伍嚒。”
  陈凤霞恍然大悟:“哎哟,你说这个呀,还真是。对对对,没错,你们完全可以组成个演艺集团,专门在灯市口演出。到时候这一天挣的钱,说不定都比以前一个月都多呢。”
  胡月仙刚好进来拿东西,听到集团两个字,顿时额头上的青筋都要跳起来了。她赶紧喊住冯丹妮:“你拉着她,可千万别再撺掇她。不然她回头就再给你弄出个公司来。”
  陈凤霞倒想呢。
  手上有个演艺集团,平常可以在灯市口演出挣钱。如果办婚礼的客人有需要,公司还可以接各种婚庆礼仪上演出的单子。反正她本来就是干婚纱摄影的,天然有这个资源啊。
  可惜她一没钱二没精力,一时半会儿又找不到能具体操作这事的人;那就只能干想想,在心里头流口水了。
  陈凤霞摇头:“你说的哦,我哪有空,我就是给人指条路。”
  胡月仙还想再说什么呢,曹腊梅就先激动地捧场:“没错,这是个好出路。你想啊,方主任,就我这样子穿上衣服随便在摊子上扮个什么。人家客人就是不买东西,都要多看我几眼,何况是你们呢。到时候你们往街上一亮相,嘿,肯定大家伙儿眼睛跟脚都挪不开窝了。”
  方主任先是想拒绝,可在想到自家小孩要买新球鞋,旧鞋子太小,已经穿不上脚了;她就犹犹豫豫地开口问:“这……这要怎么弄啊?”
  陈凤霞直接伸手指冯丹妮:“你问问她,看人家吉庆街是怎么搞的。”
  冯丹妮又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车轱辘话一回。说到后面,陈凤霞也来了兴趣,跟着不停地追问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