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节
作者:
骁骑校 更新:2024-05-17 21:08 字数:5343
雪早就停了,今天老天爷赏脸,是个大晴天,集市上熙熙攘攘,县城来的公交车不停鸣笛,穿过人群开进汽车站,站外停了几辆带蓬的机动三轮,都是跑附近村落的黑车,返乡的人们往往带着很多行李,偏远村落不通车,只能坐这个。
富康再度启程,穿过热闹的集市,驶向十公里外的蓝田村,道路两旁的树枝上挂满冰雪,景色宜人,刘汉东打开cd机,放着许巍的《蓝莲花》,跟着哼唱起来,对面来了一辆马车,枣红马喷着热气,车上坐着几个乡民。
梅姐拍拍刘汉东的肩膀:“慢点,碰见熟人了,打个招呼。”随即降下车窗摆手喊道:“小石头!”
马车停了下来,车上一个穿双排扣涤纶西装里面套了至少三件毛衣的清瘦男子扶了扶眼镜,喊道:“若华,你回来了。”
一声若华喊的梅姐脸上绯红,洋溢着少女才有的娇羞。
“嗯,回来过年,你赶集去啊?”
“赶集去,这是?”男子看了看驾车的刘汉东。
“这是刘警官,我省城的朋友。”梅若华自豪的介绍说,刘汉东向他点点头。
浣溪也招呼了一声:“石老师好。”
“那你们先回去吧,我上集买点东西。”男子道。
“行,回头见。”梅姐很高兴的和男子挥手告别。
“你初恋情人?”刘汉东问道。
“瞎讲什么。”梅若华将女儿抱在怀里:“小燕儿,刚才见人怎么不喊?”
小燕儿说:“我又不认识他。”
刘汉东看了看后视镜里的小燕儿,忽然觉得和那个男子长得有点像,不过他没说什么,将这个疑问埋在了心里。
继续前行,道路反而不如想象的那么难走,至少对于一个偏僻的村落来说有些过于宽阔了,梅姐解释说村里开了煤矿,平时卡车来来往往地把路都压坏了,也没人出钱修。
“村里有煤矿,咋还这么穷。”刘汉东奇道。
“煤矿是村长家承包的。”梅姐说。
“哦~~~”刘汉东明白了。
开了十公里,终于抵达目的地,蓝田村,村口矮墙下,坐着几个晒太阳的老人家,看不出本色的破棉袄,茅草编的毛窝子鞋,见梅姐从车上下来就喊道:“花妮儿,你回来了,你爹念叨你大半年了。”
他们说的是平川乡下土话,刘汉东勉强能听懂,他上前给老头子发烟,老人家们一个个张开缺牙的嘴笑起来,将烟夹在耳朵上,冲远处喊道:“他七大爷,嫩闺女回来了。”
梅姐家的房子在村里算比较上档次的,上下两层的小洋楼,外面没粉刷,直接就是红砖墙,大铁门里是马赛克的影壁,院子里还有一条狗,梅姐的父母都是老实本分的乡下人,老头子穿着黑呢子大衣,肩膀上满是头皮屑,戴一顶帽圈都油了的干部帽,老太太穿着黑色的大棉袄,见闺女回来就开始抹眼泪。
这房子外面看起来比村里那些低矮的平房气派许多,屋里却不咋地,墙壁胡乱刷了一层涂料,地上铺着气味刺鼻的地板革,唯一的家电是一台纯平彩电,老两口有些拘谨,老头子不停地招呼客人吸烟,喝茶,翻来覆去就这两句。
梅姐说还有事,先送浣溪回家,拎了一条肘子和一挂鞭炮,让小燕儿陪姥爷姥姥说话,带着浣溪和刘汉东出门去了。
村里年味很浓,不时有零星鞭炮声响起,孩子们小脸冻得通红,穿着破衣烂衫在野地里跑,狗们见了生面孔,要么气势汹汹地狂吠,要么摇尾乞怜,时不时有一两头脏兮兮的肥猪路过,哼哼唧唧的,大概还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就要接近尽头。
浣溪的家在村尾一个土坡上,三间快要塌了的房子,半截砖头半截土坯,屋顶铺着茅草,歪歪斜斜的门框旁挂着玉米和辣椒,一条瘦骨嶙峋的狗从院里跑出来,直扑浣溪。
“来福!”浣溪蹲下来抱着这条狗亲昵地喊道。
来福汪汪叫起来,屋里出来一个脸色蜡黄的中年男子,大概就是浣溪的父亲蓝老师了。
“妮儿,回来了,她姐,辛苦你了,这位大兄弟是?”蓝老师扶了扶眼镜道。
“省城的朋友,开车送俺们回来的。”梅姐说说笑笑,进了屋子。
进了蓝家,刘汉东才知道什么叫家徒四壁,除了梁头上挂着的黑漆漆腊肉,家里就没啥值钱的东西了,床铺是木板和砖头搭成,上面的被褥已经变成黑色,长期卧床病人产生的骚臭气息弥漫在屋里,床上躺着一个枯瘦的妇人,想必就是浣溪瘫痪多年的母亲了,她只是笑笑,就算打过招呼了。
蓝老师将床下的尿罐子往里踢了踢,招呼客人落座,可是家里只有一把像样的椅子,谁也不好意思坐。
忽然一个少年跑了进来,大喊一声:“姐!”
“弟弟。”浣溪看到弟弟,亲得不行,姐弟俩长相酷似,少年虽然清瘦,但五官秀气,皮肤白皙,眼睛大大的,倒像个女孩子,他穿一身破旧不堪的中山装,脚下的烂棉鞋已经露出了脚趾,一双手上满是冻疮。
梅姐将肘子和鞭炮放下,问蓝老师:“叔,年货办齐了么?”
“差不离了,乡里领导来慰问过了,送了面粉和豆油哩。”蓝老师扶了扶眼镜,情绪比较激动,“党的政策好啊,逢年过节都照顾俺们这些困难户,等二小子有出息了,一定要回馈社会,报答党的恩情。”
梅姐说:“妮儿在我们美容院干了几个月,表现很好,我准备给她加工资哩,过了年,还让她跟我打工去。”
蓝老师高兴起来:“谢谢你了,要不是你张罗,二小子的学费都没着落。”
床上的蓝母也连声道谢:“真是麻烦你了花妮儿,咱村出去的这些个人,就你最有出息。”
“一个村的,这点照应还没有么,那啥,我回家了,有啥需要的招呼一声啊。”梅姐不想多停留,起身告辞,蓝老师和浣溪姐弟送出去很远,来福也兴奋地在旁边撒欢。
“别送了,再送就到家了。”梅姐道。
“那行,慢点走,谢谢了。”蓝老师再度向梅姐和刘汉东道谢。
两人慢慢走回去,刘汉东半晌才吐出两个字:“真穷。”
“蓝老师以前是民办教师,后来国家一刀切把他们这些老民办都给辞了,村里的小学也撤了,他就没了生活来源,又得了肝病,一家人的希望都在二小子身上了,妮儿的弟弟,比姐姐学习还好哩,回回全校第一。”
回到家乡的梅姐,没有了往日的风骚妩媚,仿佛真的成了蓝家人心目中的“美容院经理”,“村里混的最出息”的人。
明天就是除夕了,刘汉东决定立刻出发,梅姐说啥不放,非得留他吃了午饭再走,家里锅屋开始烧火做饭,烧开水给猪头拔毛,炸丸子,蒸馒头,村里的大姑娘小伙子都跑来串门,梅姐俨然变身知心大姐,给弟弟妹妹们讲着城里的各种段子,鼓励他们走出去闯世界。
中午饭提前到十点半进行,梅姐的老爹请了一些人来陪坐,其中就包括蓝老师,还有先前遇到的石老师,据说他是乡中心小学的教员,在村里也算个人物。
梅姐吹嘘刘汉东是省城来的警官,大家对他都很尊敬,因为下午要开车,没人灌他酒,以茶代酒,家常便饭,十二点结束,一群人送刘汉东上车离开村子。
刘汉东开着富康离开了蓝田村,行驶着坑坑洼洼的道路上,忽然回头望去,土坡上,浣溪正冲自己招手,身影越来越远,越来越小。
在手机gps导航的指引下,刘汉东很快上了省道,路上的积雪已经开始融化,他一路疾驰,归心似箭。
第十九章 封闭式训练
除夕中午,刘汉东终于回到了江北家中,由于外来流动人口大量返乡,城市显得比以往空旷许多,道路也不再拥堵,空气中弥漫着年的味道,但不知为何,比小时候的年味淡了许多。
刘汉东家里的情况比较特殊,母亲改嫁多年,和刘家的来往不多了,继父贺坚是外地人,家里已经没什么人了,所以逢年过节都是在自家单过,儿子就要两边跑,年夜饭总是在爷爷家吃。
下午四点多,家里就开始做年夜饭,煤机厂宿舍里饭菜飘香,六点钟饭局开始,三口人面对着满桌丰盛饭菜,老妈笑道:“小东,把制服穿起来。”
虽然百般不乐意,刘汉东还是换上了警服,一丝不苟地戴上了大檐帽,妈妈看见,心花怒放:“我儿子当警察了,有出息了。”说着说着就落泪,一如八年前刘汉东第一次穿着军装回家探亲的时候。
“大过年的,哭啥,喝酒。”贺坚端起了酒杯,以家长的身份讲了几句话,无非是继往开来,好好过日子之类,妈妈和刘汉东举杯共饮,拿起筷子吃饭,说说笑笑,其乐融融。
吃完了这顿饭,刘汉东拎着做好的菜步行前往滨河小区爷爷家,陪老人家过年,家里冷冷清清,没什么准备,大伯一家人也没来,爷爷坐在竹躺椅上孤独地看着电视。
和往常一样,刘汉东下厨做饭,将带来的菜热一下,又下了一锅饺子,热腾腾的端上桌,电视里春节晚会已经开始了。
爷爷从柜子里拿出一瓶陈年茅台来说:“小东,今天喝这个。”
“八二年的茅台,比我年龄都大,是不是太奢侈了?”刘汉东看着酒瓶啧啧称奇,爷爷藏了不少好东西,小时候他还在枕头底下翻出过勃朗宁呢,这瓶茅台也只是爷爷众多藏品之一。
“爷爷没多少年活头了,过年不喝,啥时候喝,开!”爷爷虽然老了,依然保持着金戈铁马说一不二的军人风范。
刘汉东打开了茅台酒,酒香四溢,门外传来嚷嚷声:“什么酒,这么香!”原来是大伯一家人来了,他们也是吃过饭来的,陪老人家过个年,看看晚会。
刘家人在圆桌旁落座,电视里的朱军开始煽情,大家喝着酒看着电视,气氛有些沉闷,过了一会儿,大伯说话了:“爸,汉南处了个对象,人还不错,就是嫌咱们汉南没房子……”
“嫁人是嫁房子么,这样的女子,不要也罢。”刘骁勇正色道。
大伯被堵了回去,不说话了。
大伯母说:“爸,您说您老存那么多钱干啥,放在银行里利息那么低,不如拿出来放债,十二点五的利息,按月领利息,绝对稳妥。”
刘骁勇道:“共产党什么时候允许私人开银行了?”
大伯母说:“省城汉威融资公司在咱江北的分公司,正规企业,规模很大的,几十亿的资产,比银行还有钱。”
“我看是骗子吧。”爷爷虽然老,一点不糊涂,“现在经济形势这么差,哪有这么高的利率,肯定有猫腻。”
话不投机半句多,大伯一家人这顿饭吃的索然无味,招呼在沙发上玩手机的儿子:“汉南,别玩了,时间不早了,该回去了。”
大伯一家人走了,屋里又冷清起来,刘骁勇拿起酒瓶:“小东,咱爷俩把这瓶茅台消灭掉。”
除夕就这样过去了,大年初一早上,马凌就打来电话拜年,刘汉东还特地打开免提让爷爷听听未来孙媳妇的声音,马凌打过电话后,陆续又有好多朋友打来电话拜年,其中包括美国打来的越洋电话,舒帆还惦记着这位大哥哥呢。
春节只有短短六天假期,刘汉东和一些江北籍退伍的战友聚了聚,依着妈妈的意思,穿着警服陪着她去拜访了一些老同事、老朋友,无非是炫耀儿子考上了省城的特警,这些退休的阿姨大妈们难掩羡慕之色,纷纷主动提出给刘汉东介绍对象。
“我儿子已经找好对象了,省城公交公司的驾驶员,正式工。”妈妈骄傲地说。
刘汉东只是三年期合同制特警,没有执法权,没有正规警号,但在妈妈眼里,儿子俨然就是正儿八经的警官了,刘汉东也故意不去提聘用制民警这一茬,且让老人家自豪一回。
假期很快结束,刘汉东返回省城,将富康寄存在铁渣街上,自己去了警校参加为期三个月的封闭式集训。
这个冬天有些冷,一百五十名学警穿着单薄体能训练服站在寒风呼啸的大操场上集合,张亚森脖子上挂着哨子,穿一身藏青色作训服站在他们面前,开始讲话。
“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国家暴力机器中的一分子了!三个月的封闭式训练,不许请假,不许擅自离开,训练期间不许携带通讯工具,不服从纪律者,一次批评,二次记过,第三次,直接开除!”
队伍一片沉寂,没人敢悄悄说话。
张亚森两鬓斑白,目光锐利,严厉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语气却和缓了许多:“我知道,你们中的很多人有后门,有关系,训练结束就会分到好单位,过不了一年半载就能混一个编制,可是!在训练营里我不管你是谁的亲戚,谁的关系,谁递的条子,惹毛了我,天王老子的亲儿子都不行,照样给我滚蛋!”
依然没人发声,只有风的呼啸。
“听明白了么!”
“明白!”一百五十名学警憋足了劲,大声吼道。
所谓严酷的封闭式训练,其实强度还不如新兵连,因为训练就在警官学院内,也谈不上封闭,只不过训练时间长,吃完晚饭还有政治学习,等熄灯睡觉的时候一个个都精疲力竭,哪有心思出去玩,一些意志力差的学警,夜里躲在被窝里给家里打电话的时候都掉了眼泪。
每天的起床号、长跑,训练,让刘汉东和林连南等退伍兵有重回军营之感,他们迅速融入这种生活,并且极其的适应,在体能训练上名列前茅,所有的科目,刘汉东都是当之无愧的冠军。
常进和隋慕新是体校出身的足球运动员,曾代表近江足球队参加过比赛,和大多数足球运动员一样,他们擅长酗酒赌博泡妞打架,唯一不擅长的就是踢足球,五公里越野就累得跟死狗一样了。
为方便管理,张亚森决定在学员中挑选干部,一个区队长,五个中队长,消息传出,当夜学警们就给家里打了电话,于是各种条子又塞了过来,可张亚森油盐不进,软硬不吃,第二天在课堂上将这些条子都晒了出来,搞得学警们一个个很难堪。
“还没走上社会就开始走后门,找路子,你们要是当了警察,老百姓还能有好日子过么!”张亚森将学警们狠狠训斥了一顿,然后宣布任命。
“刘汉东!”
“有!”
“从现在开始,你就是特警学员队的区队长!”
“是!”
接过张亚森授予的区队长袖标,刘汉东意气风发,很潇洒的敬了个礼。
张亚森立正还礼,眼神中有一缕欣赏之色。
一百五十个学员,分成五个分队,四个男分队,一个女分队,分队长全部由张亚森任命,没有民主,没有选举,教官说什么就是什么,不许反驳。
课后,张亚森冷着脸对刘汉东说:“回头到我办公室来一下。”
五分钟后,刘汉东来到办公室,喊报告进门,偌大的办公室内没有别的教师,因为警院还没开学,别人都在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