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节
作者:赵熙之      更新:2024-05-18 15:16      字数:5585
  “染了疫病也没办法。”女皇言语里竟平添了几分难得体谅,可见她似乎乐得见元信就此死了。她瞥向那坛子:“你好歹将他带了回来,就只罚你减食封吧。”
  对李淳一这种清心寡欲的人而言,罚食封可算是最轻的处理了。一众朝官尽管觉得元信之死有猫腻,但女皇都这样讲了,此事便基本有了定论——女皇罕见地偏向了吴王,是因为对元家实在忍无可忍,此案几乎没有再翻的可能了。
  同时,他们的目光也投向了李乘风。
  李乘风隐匿不发,脸上却无不透着咬牙切齿之感。
  这时内侍宣了退朝,一众朝臣跪安后便陆续退出了大殿,贺兰钦临走前回头看了一眼,殿内只可见女皇、李乘风、李淳一,还有那骨灰坛子,连内侍都退避到了一边。
  外面晴空万里,殿内却阴云密布,仿佛有一场大雨要下。
  殿门被关上的刹那,女皇平平静静对李乘风道:“元信不论如何都是你的丈夫,王夫无法入元家祖陵,你便将他安葬了吧。”说罢又看向跪在地上的李淳一:“幼如也起来,将骨灰交还给你姊姊。”
  “喏。”李淳一领命起身,小心翼翼捧起那坛子走到李乘风面前,平视她的同时,双手将坛子递过去:“姊姊。”
  一个耳光瞬间甩了过来。
  李淳一却稳稳抱着那只坛子不动。李乘风眼中透着狠毒,竟是一把夺过那坛子,朝地上摔了下去,罔顾女皇在场,又狠狠给了李淳一一记耳光,声音高亢:“别与我玩这套!”
  李淳一却无惊恐,面上竟是死水般的平静。
  ☆、第51章
  坛子碎了,骨灰洒了一地。大殿中安静得吓人,李淳一却是嗡嗡耳鸣不歇,缓都不及缓,前襟就猛地被李乘风一把攥起,随之而来是李乘风近乎骇人的目光,似要戳到她五脏六腑里。
  舟车劳顿的李淳一没有精力、也不好与她争打,只能任凭她死死揪住自己。
  被紧勒的窒息感骤然袭来,李淳一面无波澜地闭上眼,仿佛身处太极宫的泉池内,就像多年前一样,李乘风揪住不懂水性的她又松开手,想要看她扑腾求饶,但她却只是长长久久地沉下去,一声也不吭。
  此时局势贸一看似乎确无变化,但就在李乘风要抬脚踹她时,女皇一声“住手”的高喝,却显得情势与以往很是不同。
  李淳一被李乘风扔在了地上。
  女皇转瞬即逝地皱了下眉,甚至别开了头,最后强抑下心中满满的烦躁和即将到来的头痛,眸光倏地转向李乘风,沉着声道:“你打她有用吗?”
  李乘风从暴怒中略略收敛,言辞语声却仍然尖利,甚至因为服用了丹药的缘故有些失控:“陛下怎会派了她去?她一心念着挟私报复,又岂是当真为了赈灾而去!元信到底为何而死,而这又究竟是不是元信骨灰——”她目光从地上转向女皇:“哪怕陛下不追查,儿臣也会查到底。”
  女皇冷冷看着她,瘫坐在地的李淳一头也不抬,只接下去问:“请问姊姊,我为何挟私报复呢?我挟的什么私,报的什么仇?我与元都督之间,难道有私仇至此吗?”
  “马球场上——”李乘风一时间脱口而出,李淳一仍低着头,锐利锋芒却从眼眸中一闪而过。
  女皇的目光瞬间更冷。
  “姊姊的意思是,马球场上那次事故不是意外,而是元都督设计为之吗?”这时比起李乘风,她虽然疲惫,但冷静到了极点,也清楚自己在说什么该说什么。
  “你住口!全凭你一人揣测,可见你心中已是蓄谋良久,山东此事便更显出你的私欲来!”
  李淳一偏不,她要说,且要冷冷静静的说。因李乘风的状态之差简直超乎她预计,且她基本可以确定李乘风对元信被劫走一事毫不知情,那么,这会儿若再不把握,便不易有好时机了。
  “龙首原宫城上的一本账,尚书省那么多人盯着,我一人造不了假。这账为何会烂了,又烂在了哪里,御史也都一一呈明。山东的问题是什么,这件事到底是什么模样,姊姊心中应有明账,又岂是我纵着私心就能假造出来的吗?”她自然不惧查,也不惧李乘风的诡辩,因她同时笃信,女皇心中清楚这一切。
  女皇哪怕不会明着完全倒向她,但在这事上,并不至于帮着李乘风逼她。
  就在李乘风要被她逼得再次失控之际,女皇突然开了口:“你们都闭嘴。”
  女皇的手按在面前的案上,干皱的皮肤上青筋根根分明,看样子已经在努力按捺无情袭来的疼痛。殿外这时隐隐传来了早夏的知了声,似有那么两只,此起彼伏地鸣叫互不服输,听得人心烦意乱,也为这早夏平添了燥意。
  殿内的呼吸声变得紧张起来。女皇接着道:“你们争成这样成何体统?山东的事朕自然会派人查到底!至于元信的死——”她一顿,底下一阵屏息:“朕也必须得给东宫一个交代。查明之前,幼如就在府里待着,哪里也不许去。东宫将元信后事料理了,同时也要与元家处理好关系,不要在这个节骨眼上生乱子。”
  她冷冷说完,也不待内侍前来搀扶,自己起身挺直了脊背便下阶离开。走到西侧纱幔后,内侍迎上来,她便吩咐道:“将密旨交于贺兰钦,令他即刻启程去山东。”
  “喏。”内侍领了命匆匆忙忙抬脚离开,这时候女皇走到偏殿,刚要从后面回寝宫,却又有一内侍急忙忙跑来禀道:“陛下,主父1告危了——”
  那内侍正是皇夫宫里的,此时只见他面色沉重异常,情况似不同于往常。女皇胸中一口急火尚未压下去,这时等于又被泼了一盆油,烧得她脏腑都焦了。她皱皱眉,话也不讲一句,扭头便走。内侍追上去,忽然噗通跪下:“陛下,请陛下去看一眼——”
  女皇停住了步子,却握紧了拳,最终深吸一口气往前走。走出门时阳光照覆下来,蝉鸣还在你追我赶地纠缠着,她本已经改了心意要往西去,却最终只顿了顿,往东边自己的寝殿去了。
  女皇做了这无情决断的同时,殿内两人的对峙也走到了尾声。李淳一挨了两个耳光的脸有些肿,但这并不影响她不卑不亢地起身,甚至没有回头看一眼身后强撑了一口气的李乘风。
  天气热烈晴朗得过分,颜色也是蓝得虚假,澄明一片竟无分毫杂质。
  风也是热的。暑意在绿意进深的枝叶里酝酿,排水沟里再次陷入了干涸的境地,蝉鸣声愈发热闹起来,异常急迫地想要扭转季节,迎来崭新的炎热天地。
  女皇回到寝殿头痛发作,却也不睡,只在御案前坐下,僵直地坐在那里似乎谁也唤不动她。
  时辰牌换了一块又一块,内侍小心翼翼地上前换茶换药,可她却一直枯坐,纹丝也不动。
  至午后,李淳一也回到了久违的王府。执事宋珍三步并作两步走上前,还未待他询问,李淳一径直回了屋,脸未洗衣未换,累得直接倒在了曝晒过的柔软床褥上。
  李乘风回到东宫不动声色地饮酒,詹事府的几位辅臣挨个来了一遍,除了劝诫便无他言,李乘风烦不胜烦要将他们赶出去之际,内侍踏着未时略带燥热的风赶到了。
  内侍跪在门外禀道:“主父病危,还请殿下即刻往立政殿去。”
  李乘风却颇为不耐地将酒盏扔了出去:“一个月病危六回,尚药局的人到底是如何做事的?总来报烦不烦!”她似乎对皇夫在山东一事上的袖手旁观颇有怨愤,这时候竟然也口不择言起来。
  詹事府几个臣子惊愕朝她看过去,曾詹事道:“殿下酒饮多了!”
  酒盏扔出去她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略有些颤抖的手收回来,她这才察觉到一些连自己都难控的可怕情绪。一直以来她以为丹药的药力尽在自己掌控之内,然而今日她察觉到了强烈的异常。
  李乘风缓慢抬起眸子,又失力地垂下手,最终保持一点体面坐回了软垫上。
  她并没有去立政殿,但亦没有再饮酒。
  再蓝的天也会迎来暮色浸染的一刻,黄昏缓慢又奢靡地到来,晚风轻击太极宫上的铃铎,声声清明。
  和煦傍晚,长安城的寻常人家这时都赶在闭坊前回了屋,动作快些的,甚至已在小院里搭起案来就着夜凉吃晚饭;家犬徘徊在案旁餍足一顿,之后在深曲中晃荡,或静静坐卧于门口看家护院;小儿在阿母怀里甜腻昏睡,调皮的大孩子翻上屋顶叫嚣着要去抓星星;主妇在月下捣衣,男人们从井里捞出镇好的凉瓜,剖开来分给家人,一只来得过早的萤火虫就栖上了瓜瓤。
  李淳一刚刚醒来,她坐在床沿朝窗户瞥了一眼,看到了宋珍的身影。
  她走出门,宋珍道:“外面已被卫兵看死,殿下是被禁足了。”李淳一平静听着,但好像并不太在乎,只说:“知道了,送一点吃的来吧。”
  宋珍赶忙去办,将饭食送来时天都黑透了。
  她好歹吃上了晚饭,而宫里这时却根本连用饭的心情也没有。皇夫病危的消息传报了几回,女皇都丝毫不动容,最后是纪御医亲自到了,事情才有了一点转机。
  纪御医说的是:“最后一面了,陛下当真不再去看一眼吗?臣以为,主父有些话似乎要与陛下说明。”
  女皇闭眼沉默了很久,脑海里却全是另一个人。她挥去那些念头,艰难起了身,不要人搀扶也不要御辇,逆着夜风独自往立政殿去,身后跟了御医、侍卫等一众人,但却都走得连声儿都没有。
  一众人饥肠辘辘等在立政殿外,没有人敢喊饿。庑廊下的灯倒是燃得旺,也不见灯油尽的征兆,殿内纱幔后躺着的那个孤零零的男人,命途却似乎真的要走到尾声。
  女皇在门口站了一站,哗啦啦跪成一片,灯将她衰老的脸照出一片阴影来。
  这时王府内的李淳一用完了饭,或许是因为久在灾地,抑或只是太饿,她将面前饭食吃了个干干净净。
  灯没点,她坐在暗中,刚闭上眼要思索会儿,却忽闻书柜后的敲击声。她全身汗毛都倒竖,听清那敲击节奏却又瞬时镇定下来,最后起身走到书柜前,隔着数层板子问道:“是老师吗?”
  “是。”
  熟悉声音传来,她打开了暗门。这暗道通向至德观,去年女皇寿辰前掘挖完毕,那时她曾借助了女冠司文的帮助,因此贺兰钦知道这暗道也并不稀奇。
  但为何这时找来?
  贺兰钦身上虽带了些暗道里的潮气,却还是没有窘迫与慌乱,待她掩上暗门后道:“我明早就得去山东,走之前,有一事必须得与你说。”
  李淳一抬眸,贺兰钦不徐不疾道:“你父亲的事。”
  ☆、第52章
  李淳一最初认识贺兰钦时,势单力薄,无依无靠。而他仿佛无所不知,于是成了她的羽翼。这事莫名其妙到突然、又似乎理所应当。从一开始,李淳一就隐约觉得他们之间存有渊源,但贺兰钦从未与她透露过半个字。
  他总说将来你会知道的。
  如此承诺给了人期待,那么今日是要将这谜题揭开?又为何会选在这样的一天呢?风平浪静的长安城夜晚,百姓都将安眠,夏虫不知倦地热烈吟唤,月光铺张地从窗子照进来——良辰美夜,并不是提沉重往事的好时机。
  “你坐下。”贺兰钦一贯平和地对李淳一说完,伸手示意她在软垫上坐了。他刚要点灯,李淳一却下意识地伸了手阻止。
  贺兰钦于是遂了她的愿,收回手在对面坐了。
  此时屋内只有黯淡月光,彼此并无法将对方的脸看个清楚。李淳一轻缓地吐纳一口气:“请老师说吧。”
  贺兰钦却反问:“知道你阿爷是谁吗?”
  李淳一略低着头,回了一个平日里谁也不会轻易提的名字:“林希道。”
  “恩。”贺兰钦轻应一声,却说:“其实不是,你阿爷起初并非这个名字。”
  李淳一惊讶抬眸,贺兰钦却不着急解答:“他也是关陇出身,但长在江南,幼年时家里出了些事,所以改名换姓。他升任四方馆通事舍人之际,四方馆恰移至中书省辖下,需夜直内宫。
  “女皇当政,因此中书省常有女官出入,并不为奇。但他那时不清楚女皇偶尔会微服暗访中书省,于是将女皇认作了女官,甚至因一件琐务较真起来。”贺兰钦顿了顿,没有太着眼细节,只道:“男女之间相识相知,水到渠成,靠的是奇妙缘分,这些你也明白……”
  他一点一点地说下去,语气不急不缓,李淳一好像落到了那年的长安城中,站在中书省外,看着这一切的发生。
  因宫内的人忌讳谈论此事,李淳一对父亲一贯只有模糊认知。她只知女皇比他要年长一些,知道他其实是个格外有趣的人,年纪轻轻便通晓多国风土语言,学问上钻研得极深,在政事上的见解似乎也十分独到。
  倘若不是稀里糊涂结识了女皇,他或许将来还会成为馆阁股肱。然而凡事无假设,他在中书省结识了这个英气十足、書*快*電 子 書颇有气度的“女官”,竟然一往情深,等陷入其中才获知真正情委。
  他本是要悄然离开的。
  因皇夫与女皇之间,是多年的结发情谊。哪怕最初只是为了单纯的联盟,那么随着长子长女的出生,这样的关系已牢固得盘根错节,根本无法撼动。
  何况那时朝局初稳,所有人都不希望后宫再生波折,尤其是女帝的后宫。既已经有长子长女,皇嗣似也不成问题,何况皇夫还年轻体健,女皇又岂可另造殿庑?
  朝臣对女皇内宫的干涉到了蹬鼻子上脸的地步,闻得一点风吹草动便纷纷上谏。这不可、那不可,说到底不过是反对女皇再谋新欢,最后连女皇平日里一贯的自律也被当成枪使,说些什么“陛下勿为一时贪欢而毁了以往的清名”云云,满满的皆是高高在上的指责与要求。
  女皇最痛恨不过于此。因生来是女人,不论做了什么,最终坐到了哪个位置,他们仍用那一套惯用伎俩来衡量她。而她渴望抛开性别,只以一个帝王的身份来决定自己要什么,于是她罔顾朝臣的费力干涉,执拗地在立政殿东建造了一座新的宫殿,并强势地宣布自己有孕在身,哪怕为天家血脉考虑,也必须再行册立。
  林希道是这时才被真正卷入其中的。
  外朝的诡谲与争斗他其实都明白。女皇与朝臣之间的博弈,女皇与皇夫代表的山东势力之间一触即发的战争……这些都是改变他命途的导.火.索。
  女皇需要他,需要此事来表达她强势又坚决的对抗。除此之外,还有未出生的那个可爱孩子,也同样需要他。
  抛开这些,还有两人之间难言的情愫。尽管女皇不擅表达,心中喜恶悲欢也习惯深藏,但那段时日,她无疑是难得真正开心过的。
  林希道没有将她看作帝国的一个符号,而是给了她理解与尊重,将她看成了一个完整的个体。对女皇而言,那是人生中再不会有的“身为人而活着”的日子。
  而诸事越美妙,往往越接近虚无缥缈,最终便不可逆地走向了悲剧。
  腹中的孩子即将临盆,这样营营得来的短暂美好,似乎也要随羊水一道破裂,之后便是撕心阵痛。
  就在这个孩子出生前不久,皇夫从山东回了京,递了一沓铁证到了女皇面前。
  天气变差了,局面也在一瞬间变得污秽不堪。女皇甚至都没有能够看完,撑着足月的孕体站都无法站起来,忽然就偏过头剧烈地呕吐了起来。
  那恶心发自肺腑,逼乱理智,让她无处可遁——
  皇夫异常冷静又温柔地走到她面前,抬起她的头,耐心抚摸她满是狼狈与惊惶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