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节
作者:安瑾萱      更新:2024-05-19 18:19      字数:4023
  “那你是为了谁?”陆岑奇道。
  不是为了方家小姐,那帮方家少爷做什么?那动李侍郎府干什么?
  顾景元并不作答。
  陆岑却突然想到了什么,猛地一拍脑袋道:“你该不会也看上了那个秦四姑娘吧!”
  “你胡说什么。”顾景元蹙了蹙眉。
  陆岑却倾身向前,逼问道:“那你说,你这么做是不是因为那秦四姑娘,我记得你说过李家一开始想算计的人是秦四姑娘!”
  顾景元嫌弃地推开了他的脑袋,“是又如何?她两度救过子恒的性命,又是长宁的好友,权当是还了人情。”
  陆岑却不依不饶,“我才不信,只是为了还人情你还不至于做成这样,表哥你说,你是不是喜欢上那个秦宁之了?”
  “喜欢?”顾景元失笑出声,“什么是喜欢?”
  是像喜欢这竹子这花草一般,还是像喜欢陆岑和长宁一般?
  “喜欢一个人便是想占有她,想娶她为妻啊!”陆岑信誓旦旦道。
  顾景元皱起了眉头。
  娶她为妻?
  他从未想过要娶谁为妻。
  “我不过是觉得她并不惹人讨厌,可以亲近罢了。”顾景元想了想,淡淡道。
  ------------
  第一百七十九章 练武奇才
  因为孙家姐妹的缘故,秦宁之尚没有机会与顾长宁说顾老夫人的事,想着今后每日都会来晋国公府,便先告辞回了秦府。
  回到秦府后,她先去看了秦老太太,替她诊了诊脉,又在她面前说了一些秦佩之的事。
  “三姐今日终于会写自己的名字了,虽写得歪歪扭扭,但着实不易,祖母可要看看?”
  秦老太太歪坐在窗边的暖炕上,闻言,眼神黯了黯,叹息道:“你三姐小时候格外聪慧,三岁已经会背整本《三字经》,五岁都能给我读书了,如今……”
  秦宁之从一旁的小几子上拿了个颗柑橘缓缓剥着,嘴里则劝慰道:“如今已是万幸,只要人还在,三姐以后一定还会给祖母读书的。祖母,吃橘子。”
  秦老太太拿了瓣橘子放进嘴里,甘甜的滋味叫她的眉头稍微舒展了一些,“是啊,已是万幸!”只一会儿,却又立刻支起身子,悲怆道:“只可恨我秦府出了你二姐那样丧心病狂的畜生,叫我百年之后如何去九泉之下见你的祖父!我真是愧对秦家的列祖列宗啊!”
  “祖母消消气。”秦宁之忙上前替她拍背顺气,又赶紧倒了杯茶递给她,“祖母莫要动怒,如今二姐姐已经去佛祖面前忏悔了,等到祖母百年之后,佛祖说不定都原谅二姐姐了,祖父又怎么会怪祖母呢?”
  “哼!佛祖只怕不会轻易原谅这残害手足的畜生!”秦老太太推开茶杯,摆摆手示意不需要。
  秦宁之将茶杯又放回小几子上,上前给秦老太太揉了揉肩膀,“不管怎么说,二姐也算是付出代价了,这花儿一般的年纪,注定要在青灯古佛旁凋谢了,也算是还了她造的孽。”
  秦老太太又缓缓地躺下去,面庞冷硬道:“那是她自作自受,只我秦府没有打死姑娘的先例,否则,她哪还有命在?四丫头,以后不要再在我面前提到她了,我全当秦府没养过这个畜生,叫她自生自灭去吧!”
  “是,祖母,孙女儿明白了。”秦宁之唇边扬起一抹笑容。
  这样就好,只要祖母不会心软就好。
  至于那陈誉,就让他一个人慢慢折腾去吧!
  秦宁之又与秦老太太闲话家常了几句,便起身告辞,回了西院。
  她让青瑶和青芽先回了清宁院,问问今日院子里的情况,自己则拐去了墨香居。
  元氏已经不在,丫鬟说太太和老爷正在西梢间。
  她掀帘进了西梢间的时候,方氏正端坐在书案旁看账本册子,秦寅近来休假无事,则坐在另一边教文哥儿读书识字。
  不过看他们的样子,似乎教得十分痛苦。
  “父亲,这个字念什么?”文哥儿指了指描红册子上的一个字问道。
  秦寅皱着眉头看了半天,又将册子拿过来盯着那个字左看看右看看,紧皱着的眉头还是没能松开。
  他不认识这个字,可为了不在儿子面前丢脸,还是摆出父亲的威严,一本正经道:“松,这个字念松。”
  “松?”文哥儿也盯着那字研究了一会儿,质疑道:“松字下面不是这样的。”
  秦寅不接受质疑,“你才几岁?这个字是松,父亲可以肯定。”
  “让我来看看呢!”秦宁之一挑帘子,笑容满面地走了过去。
  认真的三人才发现了她的存在。
  “宁之!”方氏和秦寅很高兴。
  “四姐姐。”文哥儿有些别扭,他还没跟四姐姐和好。
  “母亲,您认真看账本,不用管我。”秦宁之先对方氏道,自己则径直走到秦寅和文哥儿那里,倾身过去,问道:“什么字把父亲给难住了?”
  秦寅立刻直起身板,摆出一副不屑的表情,“就文哥儿现在学的这些字,哪个能难得住我?你父亲五岁的时候可是有名的神童!”
  秦宁之扑哧一笑,直接将桌上的描红册子拿了过来,问文哥儿:“哪个字?”
  文哥儿指了指其中一个字,“这个字。”
  秦宁之一看,哂然道:“这个字明明是发髻的髻啊!”
  文哥儿想了想,也点头如捣蒜,“对,我想起来了,这是发髻的髻!”
  秦寅面子上挂不住了,忙上前将描红册子拿了过来,强辩道:“这,这明明是松紧的松。”
  秦宁之失笑着摇头,拿过桌子上的毛笔,在宣纸上写下一个“鬆”字,递给秦寅,“父亲,这才是松紧的松。”
  秦寅看看宣纸上的字,又看看描红册子上的字,最终认输,“这两个字,也长得忒像了。”
  方氏在一旁看得是忍俊不禁,“你啊,非要不懂装懂,这下丢人了吧!”
  秦寅摸了摸脑袋,讪笑着坐了下来,平日里无坚不摧的锦衣卫,此刻在妻子和孩子面前,也有可爱滑稽的一面。
  一旁服侍的青杏上前给秦宁之倒了一杯茶,笑着道:“咱们老爷虽识字不多,但武功了得,旁人都对他多有称赞呢!”
  文哥儿则扑倒了秦寅怀里,撒娇道:“对啊!父亲最厉害了,文哥儿以后也要成为像父亲一样厉害的人!”
  秦寅摸了摸他的发顶,“文哥儿还是好好读书吧!”
  文哥儿一听,立刻噘起了嘴。
  秦宁之接过茶杯,推到秦寅面前,也跟着撒娇道:“父亲这样厉害,不应该教文哥儿读书,而是应该教文哥儿习武啊!要不然传出去锦衣卫的儿子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呆子,父亲的脸上才真真是挂不住呢!”
  “这……”秦寅有些为难,看向方氏。
  “我保证不会让祖母知道!”秦宁之举起手,又朝文哥儿眨了眨眼睛。
  文哥儿反应过来,也举手发誓,“我保证不会荒废学业!”
  方氏最近身心舒畅,且渐渐在府中有了地位,也就有了底气,便不再像从前一样战战兢兢、谨小慎微了。闻言,大度道:“宁之说得对,便让他像宁之小时候一样,跟着你学几招防身也好。”
  方氏都同意了,秦寅哪有不答应的道理。
  秦宁之和文哥儿顿时欢呼雀跃。
  “不过话要说好,这习武可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我就怕文哥儿吃不消,没有耐性。”秦寅松开文哥儿,捏了捏他的小脸道。
  “不会不会,四姐姐教过我几天,而且这阵子我都在屋子里打拳呢!”文哥儿说着,忙跑到一旁的空地上,展示了一下近来练习的成果。
  秦宁之教了他一套拳,竟然全都学会了,小小的人儿打起拳来虎虎生风,一旁的青杏下意识地往旁边退了退,心想小少爷这一拳若打在她的腿上,只怕要痛好几天。
  秦寅和方氏都是不可思议。
  秦寅回过神来,抚掌大笑道:“没想到我们文哥儿根骨这么好,是练武奇才啊!”
  秦宁之也有些错愕。
  她先前教文哥儿的时候,文哥儿满脑子想着骑马,学得其实很敷衍,她以为文哥儿只是好玩爱动,并不适合练武,又见他心性不定,没有长情,所以上次才与他发了那么大的火。
  没想到这才过去多久,他竟然在没有她的帮助下自己参悟了那一套拳,还打得力道十足,拳拳到位。
  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文哥儿打完了拳,不好意思地看向秦宁之,“姐姐,先前是我不好,总是想着玩耍,辜负了姐姐的教导。后来,父亲教我骑马后,我才发现我没有打好根基,是骑不好马的。我才知道姐姐说的原来是对的,所以回去后一直勤加练习。姐姐,文哥儿知错了,以后,文哥儿再也不会惹姐姐生气了!”
  ------------
  第一百八十章 旖旎心思
  方氏看着她姐弟二人,恍然大悟道:“好啊,原来前阵子你说到姐姐院子里去读书,实际上是去练拳了?”
  “呀!”文哥儿捂住嘴巴,才发现自己激动之下,竟然暴露了。
  秦宁之无奈地摇了摇头,“既然母亲准你习武了,那也没什么好藏着掖着的了,只是不能叫祖母知道,而且你也不能荒废了功课,省得祖母抽查起来,一问三不知。”
  “知道了知道了!”文哥儿猛点头,又跑到小桌子旁将茶水捧到了秦宁之面前,仰头讨好道:“姐姐喝茶,姐姐不要生我的气了,以后父亲不在家的时候,文哥儿还仰仗着姐姐教我呢!”
  秦宁之将茶杯接了过来一饮而尽,而后又蹲下身,点了点他的额头道:“你这个鬼灵精,我原本还打算再晾你一阵子呢!”
  文哥儿龇牙咧嘴地笑了起来,“我知道姐姐是待我最好的,肯定不会生我气的。”
  方氏见状,不无欣慰道:“这样就好,你们是嫡亲的姐弟,将来是要互相帮衬互相依靠的。从前那些小龃龉,就让它们随风散去吧!”
  秦宁之深有感触地点了点头。
  文哥儿得了肯定,高兴得跟什么似的,马上缠着秦寅带他去院子里习武。
  秦寅正好看书看得头疼,父子两个一拍即合,很快出了屋子。
  秦宁之则留下来帮方氏整理账本册子。
  她还小,上一世出嫁就几抬寒酸的嫁妆,没有人教过她如何看账本、打理铺子,因此并看不懂这些,只能听着方氏的吩咐将这些账本册子分门别类,做好记号。
  方氏见她上手很快,不一会儿就将这些杂乱的账本归好了类,不由笑了笑,“我们宁之真是聪慧,一点就透,改明儿你跟在母亲身后学一学如何查账吧?这样以后你嫁了人,也不至于被那起子心黑贪婪的小人蒙骗了去!”
  秦宁之正托着腮看方氏在记账,闻言,兴奋地点点头,“好啊,只要母亲肯教,我一定好好学。”
  这一世她既打算重新开始,查出了真凶后,她也是要嫁人的,到时候寻一个简单体面的人家,好好经营日子,也不至于辜负了她重活一场。
  方氏笑着拢了拢她额前的碎发,宠溺道:“你允儿表姐马上要嫁人了,再过不了几年,也要轮到你了。唉,母亲还记得你混闹胡耍的日子,好像怎么也长不大似的,怎么一眨眼,变得这般懂事体贴了,叫母亲真是舍不得!”
  做母亲的大抵都是这样,孩子小的时候,愁他们不懂事,孩子长大了,又愁他们要离开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