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节
作者:嘘知      更新:2024-05-19 18:56      字数:3676
  不过现在……
  靳相君微微眯了眯眼,眼底划过几丝危险的光芒。
  她先前忙于事业, 竟对黎青言的交际疏忽了, 如何能让黎青言同这样的人成为知己。
  靳相君下意识抿了抿唇。
  而对比靳相君这边的阴雨心情, 黎青颜那边却好似突然放了晴。
  整个人精神为之一振, 眼尾上翘, 眼里渐渐聚起坚韧且从容的光芒。
  等到卢博士向黎青颜看过去时, 他只看到边上那个他最感兴趣的少年, 略微抖了抖衣袖,将先前因为拱手而起了一丝褶皱的衣袖, 捋顺至看不出一丝褶皱痕迹才是罢休。
  卢博士轻轻挑了挑眉, 嘴角微有上翘,还是个追求完美的人。
  这样, 他便更期待答案了。
  不过, 在靳相君的答案出来后,在场好些人虽然对黎青颜抱有期待, 但确实, 靳相君的答案, 已经是完美的标准范本,以他们的眼界,已无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想出超过靳相君的答案。
  所以,黎青言,他可以吗?
  这个问题,同样萦绕在卢博士心间。
  他一方面下意识觉得不可能,一方面又希望他最期待的监生能打破预期。
  可以说,卢博士这一回是在“求打脸”。
  广场最右边的少年,在万众期待下,将衣袖捋顺后,便淡淡然上前一步,半揖手,抬了抬眼眸,一派风轻云淡的平静,嘴唇微张,便是道。
  “孙子曰:夫算者:天地之经纬,群生之园首,五常之本末,阴阳之父母,星辰之建号,三光之表里,五行之准平,四时之终始,万物之祖宗,六艺之纲记。”
  这换成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日月星辰运转的轨迹,四季气候变化和晴雨天气的估测,地面的丈量,宇宙中所有物质运动的发展规律与这世间的历史变迁,所处社会进步或是退步乃至与所谓生命体的现象发展进程,阴阳五行的预测卜算,皆是按照以“数算”为本源来进行运转。
  数并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计算,而是推衍出一种预测规律。
  当时的作者能在“数”是六艺之末的情况下,依旧推崇其是“群生之元首,万物之祖宗。”,可见其思想。
  这思想在中国古代和西方都有出现。
  西方出现在数学家和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身上,他曾说过——
  “数是宇宙万物之本源。”
  而在中国古代,《易经》早有言明。
  《易经》曾言: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也就是说万物皆由“太极”起,而太极却是从无极中诞生。
  这无极生太极的过程,便是从“零”到“一”的开始,太极便是“一”,是“数”。
  老子也曾讲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一句开头,便落下了重锤,让众人闻之一凛。
  靳相君如果总体落在“数”的应用性和实用价值上,黎青颜便是从“数”的本质起了开头,有点类似于前者从实践出发,后者从思想理论出发,两个出发点是不一样的。
  但接下来,黎青颜想如何铺展开来,众人却不得而知。
  可不得不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黎青颜还能想出同靳相君齐平,甚至隐隐立意有些高于靳相君的答案,确实难得。
  就不知,会不会高开低走。
  而接下来,黎青颜却是不疾不徐,一一开始陈述举例。
  “学生大致粗浅举例——
  其一,士农工商而言,学生以排在最末之商,浅论民生背后的数。
  商人经商重在四个字,‘乐观时变’。其意留心买卖商品的产量四季变化和集市的供需行情趋势,以此及时抓住时机获取利润。司马迁曾言‘人弃我取,人取我与’,这亦是商人的经营原则。
  《白圭经商有道》中言过,‘夫岁孰取谷,予之丝漆;茧出取帛絮,予之食。’其意便是,每年当粮食丰收后,买进粮食,售出丝织品、漆器,在桑蚕出现在集市时,便购进丝织品和棉织品,反而出售粮食。
  根据集市的供需关系,售卖大部分民众生活急需之物,行情广阔,销路通达,不需要同人比价来压低自己的利润,便可以获取丰厚的利润,即不用担心竞争,这样的利润来自季节差价和供需差价,两者皆可通过数来摸索规律预测。”
  “其二,以地方官员为例,浅论治理地方背后的数。
  地方官员治理地方,其中有一项,需得通过管理,发展地方经济,使地方百姓生活得以富足安定,这是替朝廷打造其经济根基,而管理治理地方需要知道通晓当地民情民风,以及四季变化便可无往不利,民情民风,四季变化等亦可看作‘数’,虽不是具体‘一二三’,这些收集而来的信息是地方官员手里的筹码资产,通过对这些信息筹码资产进行分析,可推衍出一套因地制宜的经济发展治理策略,这也是通过‘数’的规律的预测。”
  这一段隐藏了黎青颜现代的思想,关于“大数据分析”的知识,但古代没有大数据的概念,黎青颜只能用古人能约莫听懂的比喻来说。
  “其三,再以行兵打仗为例,浅论军事背后的数。
  人数武器粮草和双方战力对比,皆需以数论自不必说,而如若能加以预测天时,地利,人和,则东风常伴吾军。古有赤壁之战,借东风以破曹,预测占据天时,又有淝水之战,东晋有淝水天险,占据地利,发挥所长,又有七擒孟获,诸葛亮对孟获七擒七放后,换的孟获真心归顺,此为占据人和,但这三者背后,东风可预测,淝水天险常年经验累积成数而预测,孟获之性情亦可推导预测。”
  “最后再以朝政六部为例,各部通过各自管辖部门所呈上的政绩奏折,管理监督以及制定相对应的有效政策,地方得以安定,朝局得以当稳,同地方官员治理地方同理,只这里的数,将是更为庞大的数,其分析也将更为艰深。”
  黎青颜大体思路是从商人谈民生,地方官员治理谈经济,行兵打仗谈军事,朝廷六部谈政治,四个方面说明,一个朝廷的正常运转,“数”在其背后的支撑作用。
  如果说,靳相君是说数的实用性和应用性,黎青颜却结合了现代的大数据和抽象的数的理念,将“数”是万物之根本,举例去论证分析。
  结语的时候,黎青颜说了一段关于《易经》的理念。
  《易经》是中国最古老的数学起源,所以,从哪里开始,就从哪里收尾。
  《易经》中的内容,大体可用四个字概括——
  象,理,占,数。
  象,类似于后世说的透过现象看本质,像有名的八卦,便是象中藏数,象数合一。
  理,则是规律规则道理,要知《四书五经》之思想大多起源于《易经》,也就是数,数能推衍出天地之道和人事之道。
  占,占卜预测,数之预测,多为后世提供占卜之用,能有趋吉避凶之利。
  数,回归于“数”本身,这里的数,便不再只是简单的数字,而是包含着时间,空间,人情,亦有阴阳五行,天干地支。
  它包含着数字,却不仅仅是数字。
  所以,“以数载道”,论述其“数”的本质,发现研究数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使用,而是为了更多去探索这天地世间以及人的奥秘,便是黎青颜想讲的核心思想。
  是高于靳相君的核心思想。
  黎青颜所言包含了靳相君所说的实用价值理论,却更多论述了其抽象概念,研究“数”之本质。
  在黎青颜的言论中,“数”不只是一种计算方式,更是一把打开独立精神世界的钥匙。
  让在场之人,久久为之惊叹。
  久久到黎青颜说完许久,都未有人敢吱声。
  黎青颜略微挑了挑眉,难道…是她说的太高深了?
  事实上,黎青颜突然想从“数”之本质说,还是跟自身经历有关系,以前她是不太相信这种唯心主义观念的,可她现在连穿书这种事都发生了,冥冥中她就开始相信“玄学”之说,为此做过不少调查研究。
  想着说不定能算出自己怎么能回去,什么时候能回去呢。
  但别看黎青颜说得逼格满满,但她在玄学上就是个初入门的,所以,她一直说是“浅论”,这要真来个大师,她可不敢班门弄斧。
  幸而卢博士是个数学家,不是玄学家。
  不过,黎青颜的“浅论”二字,也给众人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
  这还叫“浅论”?!
  看来凡人和天才连对词语的理解都不太一样。
  黎青颜的头名,在卢博士快笑的看不见眼睛的面部表情下诞生。
  在场无一人有异议,至少在明面上,掌声一声接一声如潮水般不断。
  甚至还有那监生起立的。
  为广场中央那位苍衣加身,浅笑而立的倾城少年。
  腹有诗书气自华,当如是。
  第102章
  众人的赞誉, 如潮水般涌入黎青颜耳朵里。
  但她脸上好像并没有多少兴奋激动之意。
  因为她眼神落后朱墙边,想寻求那个少年眼中的表扬时, 却发现朱墙边上,空落落的什么都没有。
  只有朱色的围墙, 始终驻足在那里。
  任由风吹日晒,雨打霜降。
  黎青颜眼里划过几分遗憾疑惑, 夏谦这又是去哪了?
  不过,没能看到自己喜欢的人的赞赏,黎青颜眼神还是略有些暗淡。
  这同样的暗淡,亦出现在靳相君眼里, 虽然得了第二, 但是头名是她喜欢的人, 靳相君尚算可以接受。
  而且,靳相君也从黎青颜的言论中得到很多启发。
  甚至,她在想, 有一天她坐上了那个位置,黎青颜站在她身后的位置, 从旁辅助于她,定然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贤内助”。
  靳相君再次为自己看上了这么优秀的黎青颜而感到骄傲。
  只是骄傲归骄傲,但靳相君却发现她得了第二后,黎青颜连个眼神都没分给她。
  虽然, 知道自己的心上人一向不看重败者, 但因为没能在黎青颜眼底留下自己的位置。
  靳相君心里很有几分挫败。
  至于范明成。
  他整个人, 简直气急败坏。
  若不是还在国子监, 还有这么多人在场,他定是要用眼神杀死靳相君和黎青颜。
  世道于他不公!
  卢博士对他不公!
  他承认,黎青言的文章还算尚可,但靳离的文章,能比他的强多少,不都是拍马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