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节
作者:青苔有痕      更新:2024-05-19 20:16      字数:4569
  有一句话不是说嘛,女人的衣橱里,永远都少一件衣服。
  以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女人会越来越爱打扮自己,也越来越舍得在置装上花钱,现在慧慧服饰和制衣厂的生意越来越红火,就是一个活生生的证明。
  正因如此,她才想要扩大生产,迅速树立起自己的品牌,抢占市场先机。
  只是,扩大生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建一个属于自己的服装厂?那得多少钱往里砸,她现在还没有这么多本钱。
  韩卫东的钱,大部分也投到了百川,就是想帮她,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依托于县制衣厂倒是一个选择,可县制衣规模厂太小,已经满足不了她的胃口。
  对县制衣厂进行改造?谈何容易!制衣厂的设备太老旧,需要更新换代,厂房太小需要扩建,有才华有能力的设计师太少,要招聘,要培养。。。。
  除此之外,品牌的推广也需要专业的职能部门和人员,正所谓,专业的事交由专业的人去做。
  而要实现这些设想,哪一项都得大把大把的往里砸钱。
  正府不可能拿那么多钱出来,而且估计就是想拿也拿不出来。
  她也没钱。
  其实就算是她有钱,也不可能把钱砸到一个国营企业里去,她又不是傻子,赔本的买卖,她不干。
  这几天夏喜平一直在思量着这些事,也一直在等待着机会。
  现在说不定还真有了一个机会。
  要是程青峰真的对她的服装感兴趣的话,那可再好不过了。
  程青峰是个成功的服装经销商,甚至把服装生意做到了米国,他的背后,是一个成熟的销售平台,要是能跟他合作,绝对能迅速扩大慧慧服饰的知名度,而且说不定还会走出国门,打入国际市场。
  只是不知道他除了服装经销,有没有想过服装生产这一块?
  如果他只是单纯的对服装经销有兴趣,那意义也不大。
  县制衣厂现在的生产能力已经跟不上销售了,她哪还有能力提供服装给程青峰?
  心里再弯弯绕绕,可脸上,夏喜平一点儿都没有带出来,只是不动声色地留意着程家父子的举动。
  程青峰父子两个在店里转了一圈,然后坐到了夏喜平跟前。
  “夏小姐,说句不怕你见怪的话,我原本以为内地的服装都跟时装占不上边,不过今天一看,发现是我想的太狭隘了,你们店里的衣服,做工精良,款式紧跟国际潮流,细节上还揉合了一些民族特色,新颖大方,我很喜欢。”
  夏喜平心说这人果然是做服装生意的,眼光老辣,连细节上揉合了一些民族特色,他都看得出来。
  慧慧服饰最大的特色,就是在款式中揉合了一些民族特色。
  一个品牌要想长足发展,必须要对品牌有一个精准的定位。
  夏喜平想走的,就是中高档路线。
  只是,如果单纯的只是做时装,以后的竞争会很大。
  后世,一些国际大牌会大量涌入国内市场,那些国际品牌财大气粗,无论是品牌宣传还是国际影响力,都不是国内同类品牌可以抗衡的。
  所以,在这些国际大牌的冲击下,不少曾经小有名气的服装品牌日渐没落,甚至最终宣告破产。
  即使侥幸存活了下来,也是夹缝中求生存,举步维艰。
  夏喜平是过来人,不想重蹈那些品牌的覆辙。
  所以想要与那些国际品牌抗衡,就必须独僻蹊径,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特色。
  有句话叫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夏嘉平要走的,就是民族路线。
  只是,现在必竟是新社会,又不是讲究个性的时代,如果全盘照搬老祖宗的东西,有没有人敢穿是一回事,真要穿出去了,只怕会被人当成傻子看待。
  所以,民族传统,搬老祖宗的东西是必须的,但要搬的巧妙,在衣服上做个点缀即可,没必要全盘照搬。
  比如旗袍,虽然穿上端庄优雅,可旗袍太挑身材,实用性又不强,
  可如果对旗袍加以改良,在款式上保留它的优雅性,再增加一些实用性,中外合壁,既延续了它本质的美,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大众的接受度就比较高。
  最开始的时候,夏喜平没有这种意识,对服装,只是单纯的模仿。
  后来她考虑的渐渐多了,才开始慢慢的把一些民族元素揉合到服装里去,结果还挺受欢迎,这也证明了,她的方向是对的。
  正因为在慧慧这个品牌里耗费了夏喜平的不少心血,所以对程青峰的夸奖,夏喜平也是心安理得地接受,礼貌地道谢,“谢谢您的夸赞。”
  程青峰试探地问道,“这么有特色的衣服,夏小姐有没有想过让它们走出这间裁缝铺?”
  夏喜平心里一动,随后笑道,“程先生,我现在正跟县制衣厂合作,服装款式由我们提供,制衣,销售由县制衣厂负责,不过,不瞒程先生,因为我们的服装特别受欢迎,但县制衣厂的规模又比较小,眼下产量确实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要,我们也正在谋求解决的办法。”
  程青峰眼睛不由一亮,“不瞒夏小姐说,我对你们的服装非常喜欢,想与夏小姐合作,不知夏小姐有没有这方面的想法?”
  “那要看是怎么个合作法,如果程先生只是单纯的想要经销我们的服装,那很抱歉,我们现在产量有限,现有的销售都无法满足,我如果答应了程先生,到时候却又不能按时供货,就是对自己,也是对程先生,更是对我们的信誉不负责。”
  第二百六十九章 一个大胆的想法(四更)
  程青峰从程大爷那里听说了夏喜平的一些事,虽然对夏喜平的勤奋努力也很佩服,不过想着夏喜平就是一个没见过多少世面的农村丫头,所以心里也并没有很看重。
  不过,当他看到慧慧服饰里挂着的那些服装后,他对夏喜平开始有点改变了看法,在与夏喜平一番交谈后,他对夏喜平,开始刮目相看。
  夏喜平的谈吐落落大方,品味不俗,经营思路清晰,而且眼光长远,最重要的是爱惜羽毛,不会为了眼前的得益而自毁信誉。
  程青峰甚至有种错觉,觉得夏喜平根本就不是初入生意场的农村小丫头,而是一个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了多年的商人。
  不过,不管夏喜平是不是生意场上的新人,程青峰都打定了主意要跟夏喜平合作。
  一是夏喜平给他的印象不错,再一个是相信夏喜平的人品:能对一个无亲无故的老人伸出援助之手,这样的人,值得信赖。
  程青峰略略沉思了一下,“也许夏小姐已经知道了,我是做服装生意的,不过我一直做的是服装代理,不瞒夏小姐说,我一直想有自己的服装厂,然后经营自己的服装品牌。
  我有不少朋友已经在国内投资建厂,国内的情形,我也略有耳闻,对国内的经济发展,我同我的朋友一样,都很有信心。
  所以这次回国,我一是看望自己的老父亲,再一个想在国内考察一下,然后开一家服装厂,这次看了夏小姐店里的服装,很是喜欢,也想跟夏小姐合作,如果夏小姐有这个意向的话,我们可以坐下详谈。”
  程青峰说完,象是想起了什么,又赶紧补充道,“我在湾湾的公司名叫华美服饰有限公司,米国也有分公司,夏小姐如果有任何疑虑,都可以托人打听,我也可以提供我们华美的工商号,工商局都有备案可查。。。。。”
  夏喜平扫了眼孙雯琳,孙雯琳暗暗向她点了点头,示意这个人可以信任。
  天朝改革开放,举世瞩目,不少港商,台商或是外商想趁着这股东风大展拳脚。
  当然了,也有个别居心不良的人士,想趁着国内经济环境还不成熟,人们的防范意识还不强来shi shi zha pian。
  这种情况,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特别多,前世夏喜平初入生意场的时候,就听过不少这样的故事,所以她不能不小心。
  孙雯琳在湾湾和米国都有朋友,在跟程青峰搭上线之后,她就听朋友大致讲了程青峰的情况,对程青峰已有所了解。
  当然了,如果夏喜平真打算跟程青峰合作的话,她还会托朋友进行详细了解的。
  夏喜平见孙雯琳点头,便笑着跟程青峰说道,“程先生一看就是个有诚信的人,我怎么会不信你?现在的情况是我这里需要扩大服装的生产规模,程先生这里是想要建服装厂,我们可以说是一拍即合,我当然愿意与程先生合作。不过我有一个提议,想听听程先生的意见。”
  程青峰做了个请讲的手势。
  “程先生,开服装厂不光要有设备,还要有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可国内的情况,想必你也有所了解,人们眼睛盯着的,都是国营单位的铁饭碗,几乎没人愿意到私营企业来上班,服装厂开起来了,招工就是一大难题,招立马就能上手的熟练工人,更难,这一点,雯琳姐和卫东想必深有体会。”
  韩卫东和孙雯琳都点了点头,他们百川当初招工,碰到的就是这么一个情况,要不是当初采纳了夏喜平的建议,去偏远农村招工,估计到现在公司都招不到人。
  程青峰看着夏喜平,“那依夏小姐的意思。。。。”
  夏喜平直接了当地说道,“对县制衣厂进行***。”
  这下不光是程青峰一脸惊讶,就是韩卫东和孙雯琳,也是一脸吃惊地看着她,他们谁也没有想到夏喜平会有这么大胆一个提议。
  县制衣厂可是正儿八经的**单位?
  “县制衣厂现有工人五十来人,基本上都是熟练工人,完全不用担心招不到熟练工人这种情况。而且厂子扩建后,这些熟练工人又可以以老带新,在不耽误生产的前提下,将新手带成熟手。”
  韩卫东插嘴道,“可**是不会同意制衣厂**的,就算是同意,厂里的工人愿意铁饭碗变成泥饭碗?”
  夏喜平微微一笑,“那就要看周**他们的眼光了,不过,这只是我的一个想法,成了最好,如果实在不可行,再投资建新厂。”
  夏喜平有信心周全友会说服**其他成员同意这件事。
  现在的县制衣厂,可以说是靠着她才一直活着,如果她从制衣厂撤离,改投程青峰,跟县制衣厂就是竞争的关系。
  就制衣厂那**,能竞争得过她?
  当然了,县制衣厂是**单位,**是不会让它**的,可即使存活下来,也会是**,靠着各种补贴才能继续存活下去。
  那样的话,**得往里砸多少冤枉钱!
  周全友虽然有时候见风使舵了些,可不可否认,他有敏锐的经济头脑,也有高瞻远瞩的思维,两下一权衡,他肯定会采用对制衣厂最有利的那一条路。
  更何况,**早在1978年就提出了**,只不过,改制的步伐进展缓慢,直到九十年代初才迈开了大步。
  当然了,如果这条道走不通的话,程青峰可以再投资建新厂,以周全友发展经济的那股迫切劲,别说开一家服装厂了,就是开十家,他也是热烈欢迎。
  程青峰开始还是蹙眉听着,听到最后,眉眼一下子舒展开来,连连赞道,“夏小姐的眼界令人叹服,那我们就先这么说定了,先做**制衣厂的打算,实在不行,再建新厂。”
  程青峰说完,转向韩卫东和孙雯琳,“两位想必跟周县长很熟,能否给我做个引见?”
  第二百七十章 不谋而合(五更)
  孙雯琳笑着拍了拍夏喜平,“程先生,喜平跟周县长可比我熟。”
  程青峰大喜,“这样最好了,夏喜平,麻烦你跟周县长联系一下,周县长什么时间有空了,我能不能去拜访一下。”
  “行,一会儿我就给周县长打个电话。”
  夏喜平说完又笑道,“程先生,既然大家以后要长期合作,那就跟自家人一样,以后程先生直接叫我名字吧。”
  程青峰也笑了,“那喜平以后也不要叫我程先生了,论年纪,我应该是你的父辈,我就托个大,往后你就唤我一声叔吧。”
  夏喜平从善如流,“行,程叔。”
  夏喜平和程青峰谈笑风生,程青峰看着夏喜平的目光里满是赞赏,这让韩卫东既自豪又有些郁闷:他的宝儿太耀眼了,这样觊觎她的人岂不是更多?
  唉,如果有可能,他真想把他的宝儿关起来,然后一辈子就给他一个人看,外人谁也别想看到她光彩夺目的那一面。
  程青峰父子两个又坐着说了会儿闲话,便被韩卫东送去招待所歇息了。
  夏喜平和孙雯琳兵分两路,孙雯琳回百川,尽快联系上她在弯弯地区和米国的朋友,让他们再详细查一下华美服装公司夏喜平呢,则给周全友打了个电话,把程青峰的情况以及他想要在国内投资的事情简单给周全友说了一下。
  当然了,想对制衣厂改制的事,夏喜平暂时没有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