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搏年代 第190节
作者:白色十三号      更新:2024-05-20 07:13      字数:3171
  说是血汗钱有些夸张,却也是起早贪黑辛苦劳动所得。
  麻辣烫和卤肉烧饼做了这么长时间,已经摸清了门道,曾经他就开山寨炸鸡汉堡店,也算熟门熟路。
  开这两个行当的店,风险相对较小。
  “想想,觉得真不可思议。”宋娜回头看北边:“这才多长时间,咱都要开店了。”
  吕冬知道宋娜也在准备开店的事,说道:“你也确定好了?”
  宋娜说道:“我做熟了,了解的比较多,做熟不做生。”
  吕冬建议:“再兼带着做礼品,大学城这地,男男女女送礼物的肯定少不了。”
  听到礼物,宋娜摸了下胸口,那个黄铜平安扣吊坠,就贴身挂在胸口,她看眼吕冬,圆领毛衣不明显,歪歪头,从侧面看,隐约见到红线,笑了。
  “看啥?”吕冬下意识摸脖子:“有脏东西?”
  宋娜收起笑容:“没啥,觉得你说的对,我在泉南看过类似的礼品屋,学校附近的生意都不错。”
  吕冬问道:“钱够不够?”
  宋娜想了想:“我交了个3万5的首付,贷款加应急资金我多留点,足够。”
  这一次背上个银行贷款,总觉得有个事,不留点钱在手里,心慌。
  吕冬又说道:“我这俩店想开起来,转悠动,需要不少钱,有兴趣参一股?”
  “你缺钱跟我说,我这边还有。”宋娜有自个的考虑:“我先把我这个店弄起来。”
  吕冬点头:“也行。”
  …………
  得州,大名鼎鼎的扒鸡厂,吕振林、胡春兰和李会计三个人在接待人员的陪同下,先去换衣间换工作装。
  虽然也是公家单位,但这边完成了股份制改革,厂子引进先进生产线,活力十足。
  对于上面专门介绍过来的这一行人,接待人员非常热情,说道:“我们对生产加工车间的卫生要求非常高,外来者进入必须更换专门的服装和鞋帽。”
  来参观学习,当然要遵守主人的规矩。
  一行人换上衣服,进入扒鸡生产加工车间,虽然车间仍然需要大批量手工劳作,但流水线的标准化生产模式,比传统的土灶手工作业效率高太多了。
  清洗、烹制和真空包装车间,一趟走下来,吕振林和胡春兰真正看到了小作坊与大工厂之间巨大的差距。
  一天参观下来,回招待所吃饭的时候,吕振林问道:“春兰,你觉得咱们的卤制品,能不能用标准化的工业流程进行生产?”
  胡春兰今天除了看,就是在琢磨,说道:“三叔,能!其实咱也是流水线生产,只是全程手工,效率低。”
  吕振林说道:“在这边多留几天,多学点东西回去。”
  胡春兰实话实说:“咱文化不行,年纪也大了,记不住东西,一时半会学不会。”
  李会计接话:“不看不知道,咱那边缺人,缺高端人才。”
  吕振林浓眉如剑:“才刚起步,想吸引人才难,等咱规模做大点,肯定能找到人,公家单位这么多下岗的,撒开网试试。”
  胡春兰又说道:“得结合咱那边实际情况,每个地方的卤煮方式不一样,就像得州扒鸡,跟咱的做法就不同。”
  吕振林说道:“咱们一步步来,步子不能迈的太大。”
  第177章 学习为重
  两天后,吕振林带人回到吕家村,带回来一大堆资料,吕冬利用上午去大学城之前的时间,仔细看了一遍。
  相对于刚刚起步的吕家食品公司,得州扒鸡无疑是个较为成熟的企业,在太东有着响当当的招牌。
  能把特色小吃做成企业,必然有可取之处。
  都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两人行也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得州扒鸡厂走得是工业流水线生产,真空包装销售的模式。
  吕家食品公司急需建立生产线,真空包装销售属于长期计划,得州扒鸡厂是个很好的学习对象。
  同时,吕振林打上去的争取政策扶持和财政扶持的报告,顺利批了下来。
  有些事,上面有人说一句话,比自个活生生跑断腿都管事。
  年前腊月二十六下午,来吕冬家的十几个人,与吕振林的一番谈话起了关键作用。
  除了三份大型企业集团的食堂订单,相关的扶持同样给力。
  主要是政策方面,税费减免、技术支持和1999年泉南糖酒食品展销会入场券。
  第一项不用多说,很多农村扶持的基本套餐。
  技术方面,主要是协调专业技术人员过来协助建厂。
  泉南的糖酒食品展销会每两年一届,在整个北方都有很大的名气,对吕家食品公司打响招牌,发展新客户很有帮助。
  不过,要等到下半年的秋季。
  财政扶持的力度也不小。
  这年头,地方上的财政都不宽裕,尽管泉南地方政府前几年制定过相关的扶持政策,真想得到一定的资金扶持却不容易。
  专项小组考察审核过后,会为吕家食品公司提供总额50万元的五年期无息贷款。
  最重要的是,这笔资金不用走县里和镇上,由专项办公室与吕家食品公司直接对接。
  否则50万元贷款能有一半到位就得烧高香。
  除了上面的扶持贷款,食品公司也面向吕家村村民融资扩股。
  像七婶,买摩托车剩下的5万块钱,全都投了进去。
  吕冬因为要开店,投的钱不算多,大部分都是年底分红和胡春兰的钱,保持百分之十的股份,仍然是村集体外最大的股东。
  原先的苹果园,如今的吕家食品公司生产驻地,进入忙碌的施工阶段。
  新的四家熟食店,已经开始装修,选在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正式开门营业。
  …………
  省大,李文越从宿舍出来,背着个包去图书馆,耳边听到机器嗡嗡发动的声音,寻声转头往北边看,高耸的塔吊吊着建材,正在往拔地而起的灰色楼体上送。
  类似占地面积巨大的楼体有五六栋,每一栋旁边都配有塔吊。
  这是省大创新港,去年刚开学的时候,还在打地基,现在已经有七八层高了。
  李文越心说,大概这就是冬子说的中国建设速度。
  大学城真的每天都在变,学校西边不太远的地方,省大已经确定建设附属医院的东院区。
  来到图书馆门口,李文越进去,时间比较早,还有不少空座位,拿背包找僻静处占好位置,去图书区选书。
  海量的图书分门别类放在不同的区域,李文越要找经济类的书籍,走进两排书架中间。
  迎面过来个女生,以青照话打招呼:“李文越?”
  李文越文秀的脸上,带着一点不太好意思的笑:“你好,袁静。”
  叫做袁静的女孩长得很白净,抱着本书走过来:“你经常过来看书?”
  李文越说道:“有几门课老师讲的不是很深,学院教授说想深入,需要自个查资料。”
  袁静笑:“你跟上高中时一样认真。”
  这是一中的老同学,李文越说句大实话:“大学管的松,从高中到大学,不自个督促自个,就放羊了。”
  袁静抱着本十六开的书,站在他对面,接着话往下说:“放了羊,就收不回来了?”
  “是。”李文越很认真的说道。
  周围有不少同学,进了大学,学习的心思一点不剩,整天玩乐。
  袁静又说道:“我听高年级的说,只要期末前努努力,毕业准备好论文,拿到毕业证不难。”
  李文越说道:“我不是来混毕业证的。”说完这句,他才意识到不太礼貌:“袁静,我没别的意思,就是……”
  他一时间不知道该说啥才好。
  袁静笑了笑:“没事,你又不是说我。”
  李文越说道:“对,对。”
  袁静拿起抱着的书晃了下:“我去看书了。”
  “好。”李文越说道:“再见。”
  袁静往外走,李文越看着她,有话想说,却不知道咋开口。
  最终,他啥也没说,安稳的去找书。
  拿上书,去座位那边,李文越边走边嘀咕:“学习为重!学习为重!”
  找到需要的书,他往回走,路过一排书架,余光看到个非常熟悉的人影。
  人高马大,穿着身耐克。
  旁边还有个女的,也就1米5出头,精瘦精瘦的。
  也是熟人。
  李文越过去打招呼:“老杜,徐曼。”
  杜小兵转过头来,笑得阳光灿烂:“文越,好巧。”
  徐曼人小脸小,巴掌大的脸一笑,露出个单酒窝,嘴巴却歪了:“好久不见,李文越。”
  李文越冲她笑笑,问杜小兵:“老杜,前两天听冬子说你一直没来大学城?”
  杜小兵点头:“中午刚到,这不就跑到省大来找书,都说这边书全。”
  “绘画的?”李文越认识杜小兵也不是一天半天,有所猜测。
  杜小兵在这方面从不否认:“帮宁雪找。”
  徐曼硬往里插话:“她多大人了,还打发你来找书。”
  杜小兵根本不接她的话,问李文越:“一会去不去吕冬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