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搏年代 第324节
作者:
白色十三号 更新:2024-05-20 07:13 字数:3700
“咱村发展多亏了你。”吕建道渐渐进入正题:“你替咱村解决了好多困难,没有你咱村不会有现在的局面。”
吕冬不接这种奉承:“其实跟我关系真不大,主要咱村团结,人心齐,大家伙肯努力。”
这话与预计的不大一样,但吕建道有准备:“刚席上听人说,咱村人有困难就找你,困难到了你手里,总能轻易解决。”
吕冬纳闷,貌似村里真没几个人找过他,平辈的不是上学就是跟着人干活,大一辈的很少找小辈的去帮忙。
吕建道继续说道:“冬子,你五叔也遇到点困难……”
吕冬赶紧打预防针:“五叔,要是单位上的事,我真帮不上忙。”
“对你来说就点小事。”吕冬的预防针根本阻挡不了吕建道:“听说你跟大学城的杨主任关系非常好,跟常务副县长的小舅子合伙干买卖?”
不等吕冬说话,他就说道:“冬子,你可得帮你五叔一把。”
吕冬说道:“我跟人充其量就是认识。”
吕建道怎么可能相信这种话:“也不要你做太多,就约他们出来,一起吃个便饭。”
吕冬暗叹一口气,刚刚那些美好的回忆,果然只能是回忆:“人都是大领导,我哪有约人出来的能力。”
吕建道盯着吕冬:“冬子,文化宫一把手的位置空出来了,我是有资格争一争的,能不能再进一步,就看这一回了!”
这本就是个冷衙门,如果有俩常委随手拉一把,十拿九稳。、
吕建道的老丈人退休年数有点长了,在文化宫的影响力越来越小,这方面帮不上太多忙。
所以,他专门回来跑这一趟,专门回来找吕冬。
至于买个生日蛋糕,只是顺带。
吕建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冬子,咱们都是吕家村的人,一条街上的,流着相同的血,吕家村的人要帮吕家村的人,自家人要帮自家人,是不是这个理?”
他觉得年轻人好面子,怕丢人,又说道:“咱们一个村,一个家族里的,都不帮忙,传出去,不是叫外人看笑话吗?”
吕冬真的不想多说:“五叔,这事我真的无能无力,我没办法。”
吕建道还想说,吕冬掉头往外走,不再跟他说下去。
看着吕冬走,吕建道回头看一眼堂屋,也跟着往外走。
这么个小毛孩子,挺难缠。
回去吃饭,吕建武问道:“冬子,我看见吕建道找你,有事。”
人都回来了,从二爷爷和二奶奶那边考虑,吕冬不愿意多说:“没啥事,就闲聊了几句。”
这顿寿宴虽然出了吕建道这个意外,但总算安定的吃完。
二爷爷不跟吕建道说话,却也没有赶吕建道走的意思。
吃过饭,吕振林回村委一趟,吕建道找了过来。
“三叔,我这些年做的挺混蛋。”吕建道一进办公室门先认错,接着又说道:“做了这些混账事,我也想明白了,不能再这么下去。”
十几年了,还看不清一个人?因此,吕振林没多大期盼:“别再惹你爹娘生气就行。”
吕建道说道:“不会,一定不会。我要痛改前非!三叔,你看,我也有老婆孩子,这些年一直没回来看看,说起来就不像咱吕家村的人一样。我跟家里头商量了,要让孩子认祖归宗,让孩子的户口跟着他爷爷!我在公家单位,户口回不来,就让孩子妈的户口跟着一块回来!”
吕振林多精明的人,只是略一琢磨,就明白他用意。
第317章 冷了人心
“三叔,我也是想弥补这些年来犯的错。”吕建道似乎在为家里的老爹老娘考虑:“孩子户口跟爷爷奶奶放在一个户口本上,也能安我爹我娘的心,我混蛋犯错,孩子没错……”
听着侄子“真心实意”的话,吕振林暂时没有出声。
或许放在去年以前,有可能相信这话。
但从去年吕家食品公司成立以来,吕振林作为一把手,打交道的商人数不胜数,而像吕家村,像吕冬这样有原则的商人不少,但表面一套内里却是另外一套的更多。
这样的人见多了,眼光难免变得锐利。
吕振林看着还在倾诉自个、孩子和老人与村庄情感的吕建道,就有这样一种强烈的感觉。
这是在出难题!
吕建道期盼的看着吕振林:“三叔!”
“建道,你说的是好事,我个人也支持。”吕振林暗叹口气,说出口的不是应付的话,而是实情:“转户口可不是个简单的事,农转非容易,现在只要肯掏钱,户口就能买到城里去,对应都有指标,但非转农很麻烦。”
吕建道笑着说道:“事在人为,三叔你一定有办法。”
吕振林不接他的话,反而问道:“你常带孩子回来,叫你爹你娘看看孩子,不比这些强?用不着搞这些形式,现在人户口都往外面转,你弄个非转农,不怕叫单位上的人笑话。”
“我今个不知道他们俩到底咋想,要不就带孩子回来了。”吕建道借口很多:“有这么个形式,也能叫孩子知道自个是吕家村的人。”
城镇户口说起来是好听,农村很多人削尖脑袋掏出大笔钱买名额,往县城里面钻。
但吕建道在县城生活多年,却体会的更加清楚,除了孩子上学方便,这个非农业用处真不是很大。
尤其这两年,城镇下岗的人无数,没了工作就没收入,不少人连吃饭都成问题。
在农村,孬好有块责任田,起码能填饱肚子。
这当然不是吕建道考虑的问题,他那边谈不上多有钱,但过得倒也还行。
吕建道在公家单位上班,户口不可能转回来,那娘俩却没有这种顾虑。
以前吕家村的这户口,倒贴给他钱也不会往回转,现在……
转回来不仅有钱拿,以吕建道打听到的情况,还会有大钱拿!
吕振林是村里一把手,对于青照的户口政策很了解,直接说道:“建道,你这不是夫妻挂靠,如果一开始,孩子户口想放在他爷爷名下很容易,中途转过去,还是农转非,上面不给放,更不用说你媳妇了。”
吕建道还想说,吕振林直接打断他的话:“这样,你先自个去问问,自个去跑跑手续,咱再说,行不行?”
话说到这个份上,吕建道只能应下来,总不能他的事,让吕振林去给他跑手续。
原本,吕建道还有个事想说,文化宫那边要搞个新场馆,想在县里的企业中拉赞助,这也有利于争夺一把手的位置。
吕建道过来前,想的是从吕家餐饮公司拉赞助,但户口的事,叫他心里有点打鼓,干脆就没说。
转一圈回到老街上,祝寿的人大都散了,吕建道进家门,不敢去找老爹,找到了老娘。
回来一趟,啥事也没办成,总不能两手空空的回去,老婆那边也不好交代。
在饭屋里,吕建道找到老娘,问过老爹得知回屋里睡觉,当即开始诉说自个城里过的多不容易,等老娘又开始抹眼泪,说道:“娘,我想把孩子的户口转回村里,跟你和爹一个户口本子,好叫他知道是吕家村的人,也算认祖归宗。”
二奶奶虽然觉得哪里不大对,但限于常年窝在村里比较有限的见识,一时间也想不出来,况且儿子回心转意,总是好的。
“行!行!这是好事!”二奶奶心情大好:“我跟你爹商量商量。”
吕建道暗叹口气,老娘这种人就没半点主见。
懒得啰嗦,他直接说道:“娘,这事你跟我爹好好说说,你们一起出面,求三叔帮帮忙,三叔只要肯点头,村里肯接收,我那边才好托人办手续。”
当娘的心里,孩子愿意回头,又遇上困难,恨不得掏心掏肺的帮。
二奶奶立即说道:“回头我跟你爹好好说说,你三叔也不是不讲理的人,他也是看着你长大的。”
吕建道又说道:“我还想找冬子帮点忙,这么些年没有见,跟他也生疏了。”
二奶奶下意识说道:“你个长辈,找个小辈帮啥忙?”
吕建道说道:“就是让冬子帮着约几个他认识的人出来吃顿饭。”
二奶奶没以为是大事:“行,我去问问冬子。”
暂时只能这样,吕建道又说道:“没事我就先走了。”
“老五。”老二奶奶心里不舍,一只手颤巍巍伸出去,想抓儿子胳膊:“不等你爹醒了说一声?”
吕建道仿佛没有看到老娘的手,大步朝前走,头都不带回:“今天还上着班,我不能离开单位太久。”
二奶奶为儿子考虑,没有阻拦,也不好出言挽留。
吕建道出大门,上红色的富康车,转头看一眼站在门口的老娘,打着了火。
富康车一溜烟往南驶去,很快转过弯去,消失不见。
二奶奶站在家门口,看着街南头,眼里又有泪,默默伸手抹掉。
她只盼着儿子回来了,就真回来。
离开吕家村,回到县城,吕建道直奔宁秀派出所,去问户口的事,就像吕振林说的那样,他媳妇和孩子的户口,有他在这里,想投靠爷爷奶奶非常困难,涉及到责任田等集体因素,非转农不好办。
其中有个前提条件,户口转入地得同意接收。
这是一切的大前提,有这个前提条件在,可以尝试运作,没有的话,运作都没可能。
吕家村,老街上。
二爷爷其实没睡着,今天这种情况,哪怕中午喝的酒不少,也睡不着。
但他不想看见那个混账玩意,也不知道该咋面对那个混账玩意。
说两句话,心里就有气,想发脾气。
十几年,儿子是个啥玩意,看得太清楚了。
但他今天没多说。
不为别的考虑,也得为老伴考虑。
在屋里躺了会,听到汽车发动后远去的声音,二爷爷穿上棉衣,出了大门。
二奶奶抱怨:“装睡!你就知道装睡!”
二爷爷不说话,却往南看了一眼。
“老五真的想回来。”二奶奶将刚才的话转述了一遍:“你找老三说说,这样咱孙子就能回来了。”
她想了下,又说道:“对了,老五还要找冬子帮点小忙……”
二爷爷却沉默不语,要是建仁、建武、建斌、建设他们,他信。
但这离家不到五六里地,十几年不来看爹娘,爹娘去找躲着不见,连个电话都不打的玩意,有点脑子谁信?
二奶奶有点急:“你倒是说句话,别装闷葫芦!”
“糊涂!”二爷爷不自觉提高声音:“我看你是老迷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