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搏年代 第482节
作者:白色十三号      更新:2024-05-20 07:14      字数:3889
  这话张涛同样听进去了,在他的理解中,无非就是先拉拢,拉拢不成就打。
  张涛说道:“这样吧,你找个时间,尽快跟吕冬见一面,好好谈谈。”
  楚玉香微微蹙眉,略作思考,说道:“张总,我建议您亲自跟吕冬谈谈,以显示我们三联的诚意……”
  “也行。”张涛看了眼手表,说道:“今天来不及了,晚上我约了人一起吃饭,谈房地产公司投资的事。”
  楚玉香知道,原本三联的阳光舜城项目,就是张涛负责的,项目可以说得上成功,张涛上位三联总经理,一手推动三联真正成立房地产公司,对房地产行业相当重视。
  仗着资历足够老,楚玉香还是提醒一句:“张总,吕冬那边,宜早不宜迟。”
  张涛应了一句:“嗯。”
  前方车祸处理完毕,道路不再拥堵,汽车朝南驶去,楚玉香也不再多说。
  在她看来,三联如果能搞定吕冬,不敢说击败光美电器,起码短时期内不会让三联在家电市场上的形势更为恶化。
  第499章 升职了
  春风扫过,万物更新,吕家村的道路房舍之间,一棵棵树木抽出黄绿新芽。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经历过伐数十年大树以凑创业资金之后,吕家村大树老树所剩无几,这两年春季一直在补种新树。
  今年,属于吕家村的道路两侧,学校舍前,新村地头,都在大范围种树。
  栽种的也不是绿化观赏树木,反而都是能成才的槐树、榆树和杨树一类的高大乔木。
  用吕振林的话说,这不仅仅是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树荫,还要留下存身立命的本钱。
  “这与我印象里的吕家村完全不一样。”
  站在村头新开的东西主路上,银座主管商超业务的老总张明宇看着东边的学校,以及起来无数墙体房屋框架的新村,对吕冬说道:“我以前跟同学来过吕家村,印象里是另一个样。”
  光美电器的范云明笑着说道:“我可是听说了,吕家村去年年产值就上亿了。”
  吕冬不用跟这俩人谦虚:“争取今年再进一步。”
  银座与吕家村食品公司有合作,张明宇说道:“不说别的,单单食品公司,今年就不只一个亿。”
  吕冬看眼手表,快到十一点了,邀请道:“留在吕家村吃午饭?我们这边的一位大厨,新开发不少特色菜。”
  “好!”范云明一口应下来:“到了吕老弟老家,不吃你饭,不喝你酒,说不过去。”
  张明宇笑:“对头,我可是听说你村里有个姓孙的厨师,非常厉害。”
  吕冬招呼俩人:“上车。”
  上了车,吕冬给来钱锐和吕建设打了电话。
  前者去年建筑公司成立时,听赵娟娟的建议,在吕家村建筑公司投资当了个股东,今天正好过来商量工程上的事。
  后者一直负责吕家食品公司的业务,跟张明宇和范云明也是老相识。
  村里原本做红白喜事的孙庆海,包了村西边的一块自留地,搭钢结构开了个饭店,借助吕家村来来往往的人流,生意一直不错。
  不说别的,单单来吕家村谈生意的,送货运货的司机,就能撑起饭店来。
  车停在门口,吕冬一进门,就有几个在这里吃饭的外地业务员看到了他,经常来这一片的,都知道吕冬是谁,纷纷过来打招呼,有的干脆套近乎。
  吕冬没有半分傲气,学着建设叔经常做的那样,拱拱手,笑着说道:“各位,实在不好意思,今天有事,咱们改天再聊。”
  人有眼色,打量张明宇和范云明的穿着,透过玻璃门看到门口停的车,也知道这两个不是平常人,跟吕冬打过招呼或者递上名片,很快就散了。
  吕冬看到孙庆海,说道:“孙叔,还有包间。”
  孙庆海头前带路:“这边。”
  现在他很少再下厨,厨房里面都是儿子在孙亮在负责。
  都是老熟人,吕冬也不客气,进包间说道:“叔,菜来几个特色的,让亮子哥弄几个拿手的。”
  “行!”孙庆海先应一声,接着问道:“弄几个你七叔教的?”
  吕冬说道:“也行。”
  仨人刚坐下,钱锐和吕建设先后过来了,五个人凑在一块吃喝倒是次要的,主要还是说事情。
  彼此都有业务往来,话题基本都是围绕工作来。
  期间,范云明接了一个电话,脸上挂了压抑不住的喜色。
  吕建设就问道:“范总,好事临门?”
  “一点小事。”范云明话是这么说,脸上的笑一直掩不住。
  吕冬给几人倒上酒,问道:“范总,不会是升职了吧?”
  这里有吕家村“建”字辈的,虽说各论各的,但容易乱,干脆就用工作上的职务称呼。
  范云明说道:“升职算不上,就是管的事多了。”他简单说道:“太东这边的发展,比总公司预计的快很多,总公司那边人事通知我,太东周边的三个省,连带着太东在内,划分为一个大区,以后都归我负责。”
  “恭喜。”
  “恭喜。”
  其他人怎么听不出来,哪怕仍然是光美电器的大区总经理,但一个省的大区和好几个省的大区,完全不一样。
  吕冬端起酒杯:“我提议,咱们一起喝一杯,祝贺范总高升。”
  五个人举杯共饮,范云明说道:“光美在太东发展能有今天,多仰仗吕总和张总支持,我敬两位一杯!”
  光美电器在太东比预期顺利太多了,连总公司那边都认为,与本土企业的成功合作是关键点之一。
  吕冬笑着说道:“范总,张总,希望我们三家以后能有更多合作。”
  张明宇端起酒杯,冲吕冬示意了一下。
  范云明却是知道,吕氏餐饮如今在太东周边几个省到处开拓市场,开店速度走在光美前面,继续合作对双方来说利大于弊,当然一口应道:“就算出了太东,我们三家公司,仍然能打造出热点商圈。”
  跟作为青照老乡,更加知更知底的张明宇不一样,范云明以明确的话语,表明他负责的区域,光美仍然秉持三家联盟的态度。
  这个模式在太东取得巨大成功,有了成功的经验,第一选择自然是顺着已经成功的路继续走。
  一餐午饭,可以说宾主尽欢,尤其吕冬、范云明和张明宇之间,达成了继续合作的共识。
  曾经的吕冬这个时间段就是个混账小子,虽然在报纸上看过光美电器来到泉南,跟三联家电打擂台的消息,但目光和精力都不在这上面,对这种事连一知半解都算不上。
  所以,如今的吕冬根本就不知道,光美电器在泉南和太东的发展速度,比曾经快了不止一点半点。
  家用电器不是快速消费品,这也决定家用电器的销售商,不可能像烟酒副食商店那样遍地开花。
  泉南乃至整个太东,真正上规模的家电销售商只有两家,光美电器发展的快,抢占的自然就是三联家电的市场份额。
  这样的道理,如今的吕冬自然非常清楚,但人的思维,尤其考虑问题有时候过多的吕冬,压根就不想与三联家电产生直接联系。
  因为三联家电对于他来说,是个注定要被时代淘汰的企业。
  买家电到三联,与三联坑人这句话,对于曾经每个泉南人来说,都印象极其深刻。
  哪怕不看新闻的泉南人,都能在泉南街头看到那位吹哨子、挥彩旗,身上披挂“三联如何如何”,数年如一日坚持不懈的中年大叔。
  那是泉南曾经最有名的人文风景线之一。
  中午酒喝得有点多,送走张明宇和范云明俩人,吕冬困的撑不住,就没再去公司,干脆回家里睡了一觉,喝了酒睡的时间长,一觉醒来都四点多了。
  简单洗漱一番,给公司打了电话,那边没啥事,干脆再去建设中的新村那边看看。
  顺着东西路,刚来到学校门口,碰上小学放学,算上育红班大班小班,近200个孩子从学校里面出来,大部分学生进吕家村,还有部分往南去刘湾和张湾。
  临近几个村,转到吕家村小学上学的学生越来越多了。
  以前,生活条件不好,家里孩子又多,别说抓学习了,饿不着冻不着就不错了,农村大部分家长哪管得了未来十几年后咋样。
  现在不一样了,这边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好了是姐弟或者姐妹。
  孩子少,生活条件好,大部分人自然重视教育。
  就像先富起来的人在大学城纷纷掏腰包买房子上省大师大名校一样,谁不想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吕家村小学新落成,冬天有锅炉烧暖气集中供暖,夏天一个教室有四台大吊扇,校长是镇上出名严厉的郭胡子,临近村有太多人把孩子转过来。
  按照正常道理来说不能收,但镇教委睁只眼闭只眼,转过来的孩子,一般跟吕家村都有扯不开的关系,比如嫁出去的姑娘家的孩子,或者娶进来的媳妇娘家的孩子。
  在农村,临近村之间这些关系根本扯不断,不收也不可能。
  先给小学生们让路,等孩子们走得差不多,吕冬才来到学校门口,习惯性往里一看,就见到钉子站在门口主过道上不动。
  吕冬实地经验丰富,一看就知道钉子在罚站。
  “咋了?”吕冬过去问。
  钉子眨巴眨巴眼:“冬哥,你跟郭胡子……”
  吕冬打断他:“校长!”
  “嗯,校长。”钉子不敢跟吕冬炸毛,说道:“冬哥,你跟郭校长说一声,让我走吧。”
  吕冬问道:“犯啥错了?”
  钉子觉得对冬哥来说不算啥事,直接说道:“郭……校长教的语文课,让背课文,我没背过,他叫我去教室门口罚站,我站了一会,太无聊了,就从北边操场墙那里,顺着一棵树爬到墙上,翻墙出去看工地上干活,这不快放学的时候回来,正好叫郭校长逮住了……”
  吕冬点点头:“吕钉,你真是个人才!老师教你去罚站,你能翻墙跑了。”
  钉子偷眼悄悄瞄着吕冬,带着分小心说道:“人都说你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叫你罚站,你翻墙出去把人老师家自留地里种的白菜的菜心全都给挖了。”
  吕冬无力反驳,只能说道:“安安稳稳罚站,啥时候郭校长让你走,你再走!”
  第500章 流言
  因为黑历史太多,吕冬想说说弟弟妹妹的时候,总是叫人反制,偏偏还不容易找到反驳的话,用李文越的话来说,他当年留在学校的无数传说,引得后来人不断效仿,间接导致一大批调皮捣蛋的熊孩子的出现。
  或许有过切身经历的关系,吕冬的个人看法,一直认为小孩管的严点没坏处。
  说到底,如果不是老娘管的严,上头还有三爷爷这座大山压着,打小就跟着七叔混的吕冬,曾经说不定就会做出很多无可挽回的事来。
  哪能小错不断,大错不犯,真正懂事之后,不算多难就回到正轨。
  真要在里面蹲上几年出来,找工作不是一般的麻烦,周围人也都会拿有色眼镜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