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节
作者:
传山 更新:2024-05-23 11:36 字数:3479
婆家在她娘家下大狱的第五天就休弃了她。
树倒猢狲散,两个月后,时间进入了九月中,大皇子,钱峰已经成了过往云烟。
新的吏部尚书早已走马上任,叶言庆被起复,补了职位。大皇子一倒,依附于他的官员全部被清算。
空缺多,朝中有人 ,加上皇帝,太后的原因,叶言庆补了一个很好的空缺。
进入翰林院任从五品的翰林侍讲学士,这是皇帝的补偿。对钱峰打压叶府的补偿。
当然也有最近看叶府顺眼的原因。叶府的孟恭人会做人,有好东西就会进献宫里一份。
升官了,叶言庆如今是春风得意。
媛媛也没有离开,回庄子。她觉得不安全,自己肯定不会出事,可她还天天带着三个孙女,可不能出事。
为此彻底住在了城里的宅子中。
皇帝赏赐的宅子依然在盖,只差最后一点,盖完还得装修。
媛媛没事在家里带带孙女,逗弄逗弄家里的孩子们。几天出去一次做美容护理,已经半白的银花已经全部转黑,一头黑呦呦的浓密头发,让孟老夫人念叨了几次。
每次都是谢天谢地,感谢各路神仙佛祖菩萨。
老夫人,老太爷的身体 ,在媛媛多跑了几次孟府以后,悄悄给他们调理好,身体没有暗疾隐疾,身体回复到年轻时高峰状态。
老太爷,老夫人只以为是女儿想开了,走出来了。愿意出门走动,他们见了心情好,身体也跟着好了。
以为是心情影响的身体健康。
新年刚过,媛媛就搬去庄子上,一个人带着丫鬟仆妇搬去的。
督促庄户还有庄子上,早早的春耕,早早的春种。去年秋收后 ,组织庄户们挖田边的沟渠,沟渠清理,加深加宽,让他们一直在沟渠中储水。
就是为了应付今年的干旱。干旱之年,不知道能持续多久。
眉宇之间爬满忧愁。
去年秋收后,庄子上打了不少水井,还自己出银子给周边几个村都打了水井。每座村,五口深水井。
秋收过后,田地被再次翻了一遍,撒下秋肥。
一切都在为今年做准备。
“老太太好。”走出去,站在田埂上 ,隔壁村子的里长带着人走了过来,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头子,脸上沟壑纵横,岁月在他脸上留下了太多太多的痕迹。
隔壁村的刘里长主动走过来打招呼,之前是认识,但头一次如此。
第57章 书香世家的老太(06)
“刘里长, 有事?”都是做了祖父母的人,加上身份相差甚大,一起说说话, 倒没有什么男女有别。
刘里长看着比他身边花白着头发的老头子年轻许多。
他陪笑着说道,“孟老太太, 是有事想问询一二?”
“问吧?只要我知道。”
刘里长拱拱手, 问道,“孟老太太,我想问, 是不是您或者什么人发现了什么不对劲?”
“嗯, 去年秋收之前。我回庄子来小住两晚, 消食溜弯时,遇到一位道长告诫我说, 从新年开始到八月都不会下雨 ,至于八月以后能不能下雨, 他还没有测算出来。
我不知道老道长是否是骗人,可看老道长仙风道骨,不像是信口开河……没法子,只能选择相信,多做一些准备。
刘里长如果愿意相信, 可以让周围村子里的人多做一些准备。”
“相信,相信。不瞒孟老太太, 我身边的这位,是十里八村最会看天的人,我三叔昨儿忽然来找我说,今年天气不对劲。想到老太太去年帮我们几个村打沈井,还有秋收后挖沟渠蓄水, 联想到一切,就忍不住想问问。”
刘里长不知道对方说的是真是假,是不是真有那么一位道长。但他愿意相信。
干旱可不是小事。
每次天灾都会饿殍遍野,无数人失去家园。
他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万一真是干旱,那得了。
示警示完,媛媛带着春梅离开。
城里交好的人家也早早得到了她的示警 ,也是这番话,宫里也知道了,至于宫里那位会不会在意,她不管。
也管不了。
在别人还没有开始春耕春种时,媛媛这边已经全部搞完。周边的几个村子也跟着效仿,人家大户人家这么做,肯定是有原因的。
进入五月,滴水未落。
皇帝也知道可能是真的,忙派各位钦差大臣去查看各地的粮库,必须每袋都检查,必须有实打实的粮食装在里面,更是运往各地边关不少军粮 。说好是下半年的军粮全运过去了,别到了下半年还要,朝廷可没有了。
这些本来就是库存在户部要发去边关的军粮,现在只是提前发过去。
底下的人有些什么心思,皇帝大致能猜到一些。
圣旨下到各州各府各县,蓄水,打水井,钦天监预测可能有大旱。
为此全民动员起来,随圣旨一起颁布的命令还有,粮商不许囤积粮食,不许哄抬物价。
在圣旨抵达前已经有皇帝暗卫摸了每一处大粮商的底细。敢哄抬粮价,就等着砍头吧。
这一切注意都是媛媛告诉叶言庆,再有叶言庆以他个人的名义告知皇帝的。
暗卫什么的,他不会说,只是说让皇帝派自己信任的人调查各地的大粮商。差了大粮商,控制了他们 ,那些小粮商的底细不用他们差 ,周边的大粮商都知道下面那些小粮商的底细 ,不说全知道,至少知道个大概。
皇帝显然是采纳了叶言庆的主意。
一下子,即便是贪官也不敢伸爪子,敢伸就要有被剁的准备。
走过六月,走过七月,走过八月 ,来到九月,依然滴雨未落,北方大部分地方,因为提前打水井 ,还有蓄水,虽然粮食减产,可依然有收获。
媛媛种下的一百亩土豆,一百亩红薯,已经准备要收获。
叶言庆特意找上官请了几天的假,言明家里种植的了抗旱的农作物,准备秋收。
他是朝廷官员,想要直接在现场主持收获,要盯着产量。
要不然不放心。
他还说邀请了安惠公主的驸马肃国公,世子,工部尚书,国子监祭酒何大人,礼部侍郎,以及外祖,舅父孟子健(户部侍郎),他们也参加。
翰林院掌院石大人,多问了几句,知道可能是高产的抗旱的粗粮。石大人眼珠子转动,然后拉着叶言庆进了宫,一一禀报给了皇帝。
皇帝一听也大感兴趣,御驾亲往。翌日一早,几位大人赶往叶府郊区的庄子上,他们刚到不久,皇帝一身便服带着侍卫,太监到了。
叶家庄子的田地,不全是佃给附近的村民种。自己留了一百亩水田,还有三百亩旱地。
去年还买了几百亩水田,几百亩旱地。这次收获的土豆,红薯,因为是掐着时间种植的,成熟的时间是一致的。
还种植了几百亩的棉花。
今年北方基本没有人种棉花,明年要是继续干旱,棉花的价格肯定大涨。
抓住机会种了。
“微臣拜见皇上。”叶家庄子上的大厅里,一群人忙下跪。
皇帝忙说,“平身,在外面都不用拘礼,今日私下不如唤朕一声黄大人。”
“是。”
大家从善如流。
一群人每人在叶家庄子上喝了一碗小米粥,来的人都还吃了一片西瓜。九月还有西瓜,只有叶家了。
大家不想说什么,嫉妒的面目全非,孟氏(妹妹)也太会享受了。
今年因为干旱的原因 ,并没有培育多少冰霄花,也没有对外卖,送进宫三十盆,关系好的几府,送了一些,没有卖一盆其余的全部留着为来年做准备。
站在地头,周围还放了几盆冰霄花,一群人看着下面的人收土豆,收红薯。
人手多,集中各收了十亩。几位公公一直监督着,不许搞鬼,虚报。
“大老爷 ,快瞧瞧,每一株挖起来都是碗口大。”一位庄子上的下人,兴奋的大喊。
手上拎了两株,高高的举起。
下面一连串的全都是碗口大的土豆,那人高兴的哈哈大笑。农民看见粮食丰收 ,顾不上什么失礼不失礼。
任何人都比不上粮食来的实在。
种下去的土豆全是变异过后的土豆,碗口大,种在普通的土地里,已经变小了不少。
土豆这边嚷嚷完,红薯那边也嚷嚷起来,哼,我们这边更大。
一群人都看着,啧啧称奇,好大一个个。
各位大人与皇帝们在地头站了半个时辰,转回庄子上 ,都留了自家的人,在地里帮忙,或者说监督(皇帝的人)。
庄子上,特意从邹放府里调来了几位邹放亲自□□过的厨子做今日的午膳,还有准备了糖水,冰好的银耳莲子羹等。
一群人坐在大厅里 ,周围摆放着冰霄花,哪怕敞开着大门,也是凉丝丝的。
大家喝着糖水,吃着西瓜,好不惬意。
皇帝都觉得叶府的人都好享受,不是奢华,是知道怎么让自己过的好。种植几茬西瓜 ,到九月还有西瓜解暑。
今年的九月依然还有高温。这是往年所没有的。
皇帝边吃吃西瓜,边忧心忡忡。明年还不知道是风调雨顺,或者是依然干旱。
一直到午膳之后,各十亩地全收完。
简单掰下一些上面的土块,过秤,(一斤十六两)十亩地,红薯一万一千百斤,土豆一万斤。
所有人沸腾了 ,代表什么,不言而喻。
当天,皇帝就激动的拍着叶言庆 ,叶言辉还有叶家其余俩兄弟说,“朕要重赏你们叶家。”
土豆,红薯要收走大半,在场的几家,也要一些做种子。
叶言辉全程跟着庄户们,记录下种植方法,生长期间的每一点都记录下来。
媛媛为原主的亲生儿子着想,给了他们机会。对庶子也不差,给了他们见皇帝的机会,也给他们划拉机会。
但他们都要继续学习,考功名,要不然现在做官,不划算,到死也就是一个五品,六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