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节
作者:今年霜降時分      更新:2024-05-25 22:18      字数:4766
  越绣宁一开始其实也不知道孩子启蒙需要先学哪些东西。一直到晟哥儿他们开始学起来了,她才恍然的更确切了一件事,就是读书很重要。
  当然这一点她知道,不过因为一直不知道童子启蒙需要学这些,因此对于越天梅的情况,她想的还是简单了。
  现在终于全然明白了,说到底天泽和天梅的情况主要就是小时候没读书学礼,就这么简单。
  越天泽开始读书的时间晚,但好歹的十岁之后也开始上学了,一旦开始学习,那么从言行举止、礼数规矩都完全不同了,不仅仅是认识了几个字,会做了几首诗那么简单。
  对于越天梅最大的失误,是没有当成男孩子一般,正经给请个先生好好的读书。
  当然,现在明白已经晚了。不过好在虽然越天梅前几年的做事行为有不少的偏差,但现在她终于也明白了,既然爱好,便也知道自己上进暗自学她认为需要学的东西,晚了几年但总好过没有。
  也正是看到了晟哥儿和晋哥儿的进步,因此越绣宁对自家孩子的启蒙读书看的就非常重,尽管蕤姐儿也才五岁,有些人不是很以为然,觉着毕竟是女孩儿,没必要那么早开始读书,但越绣宁依然是在集贤苑的大学士中寻找了合适的先生,让蕤姐儿和雯姐儿开始读书。
  同样也在宫里,就在晟哥儿他们的隔壁。
  同样选了几位年纪相当的女孩儿做侍读。
  这也开了先河了,尽管是皇家,也没有如此正规的让公主读书的,更没有这么小就开始的,因此开始选侍读的时候,大臣们都反应不过来,并没有出现在为晟哥儿他们选侍读的时候,那种所有人明争暗斗使劲的事。
  最后还是大学士自己的外孙女,另有东安伯赵畅的孙女进宫侍读。
  夫妻俩来到了蕤姐儿门口,就听见蕤姐儿正奶声奶气的说着:“每天十二个时辰,读书不过才两个时辰罢了,能有多累呢?以前这两个时辰做什么了?想想不过就是玩耍过去了,又能学到了什么?”
  然后就听见宫女们哈哈哈的笑。
  小豆重重的咳嗽了一声:“都钻在屋里干什么呢?皇上、皇后娘娘驾到!”
  顿时好几个宫女跑了出来,慌得忙行礼,蕤姐儿也跟着出来了,上前道:“父皇母后,你们怎么过来啦?”
  林炤和越绣宁听见刚刚她的话,也都在笑,林炤笑着道:“言哥儿想你了,今儿一天也没出去玩,在屋里干什么呢?”
  “收拾东西呢。”蕤姐儿道。
  说着进了屋,果然看见书篮放在桌上,里面整整齐齐的摆着笔墨纸砚,书桌上又摆了好几本书,看样子是准备放进去的。
  “收拾几天了还没收拾好?”越绣宁笑着问,过去看了看。
  蕤姐儿就跑过来,爬上了椅子跪着,因为这样才能够得到书桌,问:“娘,您说砚台是选这个梅花纹的,还是仕女纹的?”
  越绣宁一听这话顿时好笑。
  皇宫里的砚台,自然都是最好的。用的也讲究,洮砚、端砚、歙砚三种名砚,其中,洮砚石色碧绿、雅丽珍奇、晶莹如玉,扣之无声,呵之可出水珠、发墨快而不损毫、储墨久而不干涸,宫里使用的最多。
  久闻岷石鸭头绿,可磨桂溪龙文刀,莫嫌文吏不使武,要使饱霜秋兔毫。诗人曾经作诗赞颂洮砚。
  另外还有一个缘故,因为洮砚出于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洮砚乡,当今皇上和皇后全都在西北居住过,西北出产的一些名品就会借着这股东风扩大名望。
  谁都知道宫中多洮砚,带动的京城一些大户人家也多使用洮砚,以至于如今洮砚很有些凌驾于其他两种名砚之上的感觉。
  别人选砚台,都是看是不是名砚,蕤姐儿到底是女孩儿心性,先看好看不好看,砚台上雕刻的一些花纹就成了她选择的目标。
  越绣宁笑了半天,帮她选择了梅花纹的。
  蕤姐儿似乎还有点没选对心意,很舍不得的看着那个侍女纹的,最后自己安抚自己:“没事,梅花纹的拿去书塾,这个侍女纹的就在家里用好了。”
  夫妻逗得笑,越绣宁亲了亲蕤姐儿,领着孩子们出来,去上房用膳。吃饭的时候,就听着蕤姐儿一直兴奋的说着,开始上学了,她要如何如何的,每天要作一首诗。
  口气倒是挺大,林炤笑着道:“不用每天,一个月一首诗,父皇就佩服你。”
  蕤姐儿深觉被小看了,仰着小脸道:“好!那就说好了。”大吃了一口饭。
  第1157章 公主上学
  蕤姐儿很是出息,上学的头天一声没哭,还高高兴兴的。越绣宁准备将这件事当成一个典故,等晟哥儿和晋哥儿长大了之后,要好好的说给他们听。
  朝廷中,确实有人按捺不住了,拐弯抹角的寻找机会,想要进后宫见见皇上。
  林炤见了这几位大臣,不过因为大臣们禀报的事情,还大发雷霆的,搞得朝里朝外都知道了。
  还是之前皇后监国期间实行的一些政令,现在有些大臣感觉出来了,是影响了他们的一些利益的,尤其是用人方面,设立官塾用人唯才,并且开始禁止捐官、挂靠等行为。
  设立官塾,权贵们感觉不到被挤兑,起码目前感觉不到,但禁止捐官和挂靠,这可着实的动了一些人的利益了。权贵官员们,尤其是一些贵胄侯爵的,府里的男子们很多都在朝廷里挂一些虚职的,一来无论是喜事丧事,名字后面有个职位脸上好看,二来挂一个职位领一份薪俸,就算是对这些富贵人家来说九牛一毛少得可怜,但也比没有好。
  越是有钱的人,捞钱的时候越是六亲不认一丝一毫都不放过。
  因为皇后娘娘的强势,所以大臣们告状也是很婉转的,不过没想到皇上的反应超出了他们的预期——当然不是站在他们这边。
  皇上坚决的同意皇后娘娘的政令,对告状的大臣们非常恼怒,背着手在屋里来回的走,长篇大论足足说了一个多时辰,引古博今的怒斥了这群没眼界的大臣。
  结果最后把自己气的不轻,咳嗽着回到内室,三四个御医急慌慌的进去诊治。
  这几位被骂的灰头土脸的大臣出来了,一个个面面相觑。看样子前段时间施行的政令是不会改了,今天可千万别把皇上气的病情严重了,若是严重了,那他们几位可真的是吃不了兜着走了。
  几个人惴惴不安的在门口还想侯一会儿,又被宫女轰了出来,只能惴惴不安的回去了。
  好在,转天上朝,皇后娘娘倒是没说,只说皇上最近身体不适,本宫继续监国一段时间。
  消息传得很快,那些有心打听京城都有些什么事的,这件事自然也很快知道了。
  进入了十月份,皇上经常去奉先殿,一呆就是一整天,现在就连不懂医的大臣们都知道,皇上是抑郁了。
  希望办完了文皇帝和文皇后的祭祀,皇上能尽快的恢复。
  十月份,被传召的王爷们也陆续的进京了。
  最先来的是离得比较远的福王和寿王,这两位王爷都在南方,出发的比较早,因此反而来的更早。
  福王是最先到的。领着王妃、世子和世子妃。
  因为他还挂着宗人府宗令之职,因此去城门口迎接的是整个宗人府的官员,还有些礼部、吏部的官员。
  一家子不及休息急忙先进宫拜见皇上和皇后娘娘。
  福王已经五十多快六十岁了,世子和世子妃也都四十多岁了,见到了皇上和皇后之后,表情都是谨慎的很,行礼磕头,按照吩咐起身落座,礼数是滴水不漏的。
  “这一次出门,真真也是开了眼,见识了好些的新鲜事物。臣走的时候中原腹地,富庶繁华太平盛世,各处都是一样的,可见如今百姓的日子富裕安康。到了洛阳的时候,当地还有小儿戏,唱的就是皇上和皇后娘娘的仁政。”
  福王刚一落座,就是一串的奉承话,说到这里转身笑着对世子道:“你给皇上和皇后娘娘学学。”
  世子恭敬的道:“是。”然后开始学起来,四十多岁了,学着唱小孩儿的乡野小曲,越绣宁听着实在都觉着尴尬。
  当然,脸上还是一直笑着。
  世子学说了之后,福王又是一连串的奉承。
  林炤点点头,道:“福州到京城路程遥远,福王一家子也辛苦了,还有什么见闻都可以说说,南方离京城太远,朕也没去过,不知道那边有什么?”
  福王听懂了,忙道:“南方北方的,习俗上是差一些,不过都是我大周朝的百姓,皇上登基之后,施行仁政休养生息,南方的百姓们同样男耕女织平和度日。只要提起皇上都要遥遥叩首,祈求皇上和皇后娘娘长命百岁呢。”
  看样子,从他这里是听不到什么正经的内容了,全都是奉承之言。林炤原本还想听一听南方百姓们的一些寻常生活,甚至还想知道他们那边关于朝廷的一些政令有什么不合当地习俗的,或者不宜推广的。
  虽然之前是抱着这种想法,但是现在看看,完全不可能听到。
  林炤也没多问,点头道:“辛苦了,下去休息吧。”说着对门口站的宫女依依道:“去前面传话,让德公公亲自领着去天香宫吧。”
  福王一听居然让自己住天香宫,顿时脸上露出了惊喜之色,忙起身跪下道:“臣谢皇上隆恩。”
  王妃、世子和世子妃忙跟着磕头谢恩。
  林炤倒还意外了一下,一顿便起身亲自将福王搀扶了起来,道:“下去歇着吧。”
  福王脸上带着喜色带着家人退下了。
  越绣宁刚刚看见林炤有些意外的表情了,这才好笑的道:“天香宫到底还是有些特别的意味的,咱们虽然想淡化,但别人还是觉着是个重要的地方。”
  林炤笑着点了点头:“是啊。”
  天香宫原本是太子东宫,是他长大的地方。但是后来被二皇子占了,林炤夺回皇位之后,对天香宫的感觉也是比较复杂,犹豫了很长时间,还是决定不管了,以后也不会当成是太子东宫让言哥儿去住。
  他是想淡化天香宫的地位,但是别人不这么看。
  福王既然误以为皇上安排他住天香宫是格外看重的意思,那么林炤愣了愣也就顺水推舟好了,毕竟,王爷们也是需要拉拢的,尤其是福王这样的,年纪大辈分高,但是老实听话,顺从朝廷的,林炤当然愿意很给他一些体面。
  让其他的王爷们都看看,做闲散王爷也是有讲究的,少想一些乱七八糟的,安安心心当王爷,皇上不会亏待他们。
  第1158章 寿王进京
  “臣(臣妾)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林炤坐在坤宁宫的正堂上首,几个华服男女正在磕头行礼。
  “免礼平身。”他道。
  行礼的四个人站了起来。最前面的这位三十七八岁,身形有些肥胖,穿着一件黑底金线绣一团龙爪蟒缎阔袖长袍,腰中寸宽的犀牛腰带,脚下穿着一双粉底黑缎云靴。
  如果不是有点胖,那么这位可算是一位美男子了。
  这就是寿王。
  寿王旁边靠后站的寿王妃,年纪约三十五岁上下,穿着大红色的刻丝凤尾戏珠掐金锦绣朝服,头上挽着牡丹髻,戴着点金滚珠步摇,虽然人至中年但是身形窈窕极有风韵,看得出来年轻的时候是个美人。
  如此的夫妻生的世子自然是丰神俊朗的俊美青年,穿着和他父亲同色的但是绣的麒麟图案的朝袍,大约二十岁上下。
  身边站着一个同样美貌如花的年轻女眷,是世子妃。
  林炤摆手示意赐坐,宫女端来了两个锦杌,寿王和寿王妃小心的坐下了,寿王恭敬的道:“皇上龙体如何了?听说心情一直不好,臣也着急,上了折子请皇上保重龙体,毕竟事情都过去那么多年了,文皇帝和文皇后如果泉下有知,皇上英明神武,皇后娘娘能力卓著,必然也会安慰的。”
  林炤点了点头,道:“好多了,你的折子朕也看到了,你有心了。”
  寿王忙道:“这是臣应该做的。”
  “南州那边风土人情如何?可有什么稀罕的事情?跟朕学说学说。”林炤问道。
  福王来他也询问了一下风土人情,当然他并不是真的无聊到跟王爷们聊风土,这只不过是一个询问的方式而已,只是看看王爷们有没有想禀报的事情。
  王爷们常年在封地,不奉召不得进京,有些人就一辈子,甚至几代人都没有机会进京,封地有些什么情况都是上折子报。
  皇上现在问的就是这个,有什么需要跟朕当面禀报的事情没有?但是又不能让王爷感觉到压力,因此这样问。
  寿王忙道:“臣真有一事禀报。”说着停顿了一下,转头看世子。
  很明显,寿王是示意世子禀报,这样当然是为了让世子能给皇上留下印象,给儿子铺路的。
  世子躬身行礼,道:“启禀皇上。南州位处云南东部,古大理之都府。素有云南咽喉之称,地势复杂,周围居住的少数族裔繁多,其间事务也是极其复杂。即便是很小的一件事情,若是牵扯两个族裔,便会发展成大事,稍微处理不慎,就会引起纷争,甚至引起两个族裔的战争。”
  林炤没说话,静静的听着。
  云南的族裔众多,他当然知道。汉朝的时候那里属于益州郡,三国两晋时期,改为南宁州,一直到唐朝,先改名朗州,设朗州都督府,后改回南宁州,设南宁都督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