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不平凡的宜兴紫砂壶
作者:
香叶 更新:2024-05-14 06:41 字数:2877
“宜兴紫砂壶!”
陈三顺轻声道。
“嗯,我也看出来了!”
刘海道。
姜伟也点了点头,看到这东西,他就觉得跟他无关了,倒是松了口气,看向了陈三顺轻声道:“小陈,这样的话,等会看你了。”
“等等…这是第三个项目,如果夏老真的只是弄个紫砂壶来考验我们,我觉得我们是不是想得有点浅薄了,毕竟这是第三关,难度上比前两个项目要高很多,所以,我们有必要仔细看一下。”
陈三顺提醒道。
“的确,小陈说得有理。”
刘海也觉得陈三顺说得有道理,如果真的只是一个紫砂壶那么简单,对于陈三顺这种高手来说,那是轻轻松松鉴定。
“这一环节注重于“升华”二字,所以,这东西未必是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可能还有我们看不到的东西在里面。”
陈三顺提醒道。
同时,他也是在告诉自己,这不是简单的一个紫砂壶,肯定是内有乾坤。
于是,陈三顺直接启动了透视,既然有这个超能力,这种关键时刻,他必须要使用,想将这东西看个通透之后,再用最普通的方法去应付。
在透视眼的作用下,整个紫砂壶变得透明,内壁上没有任何的刻字,也没有任何的不妥。
可就在陈三顺的目光准备要往回移动的时候,突然发现一个亮点,他的目光快速定位在紫砂壶的盖子上。
这个盖子有一些色差,虽然色差很小,但还是被陈三顺火眼金睛看出来了。
而且,陈三顺发现了一个大秘密,这盖子内部,竟然内藏宝物,是一枚古钱币。
而这枚古钱币,圆形方孔,背为素面,而且是金币。
陈三顺一时半会没看出是什么古钱币,但他知道,有一个人一定懂,那就是姜伟。
这一次把姜伟选上,真的是用对了,要不然,接下来还真有些麻烦。
盖子内藏乾坤,但外面非常工整、正常,想要让人知道这里面有东西,必须要编出一个理由。
而这个理由,得他来,姜伟和刘海肯定不知道,也不敢。
毕竟,这是鉴宝现场,谁敢随便说,盖子里有东西?
盖子跟紫砂壶有色差,陈三顺觉得可以借着这个突破口,怀疑这个盖子,跟着紫砂壶原本不是一套之类的,然后再在这个盖子上做文章。
这样一来,不但不影响紫砂壶的整体,还能找到切入点。
但依然有些危险,如果人家主考官不配合,陈三顺也很难将盖子内藏乾坤这件事说出来,因为那样一说,大家就会知道他有透视眼。
“三位,准备好了吗?五秒后,正式开始鉴宝。”
工作人员提醒道。
陈三顺深吸了口气,看向了另外两人,两人苦笑,轻声道:“小陈,不用看我们,你觉得可以了,就开始吧,有涉及我俩领域的,必定竭尽全力。”
“好。”
陈三顺直接对着工作人员点了点头。
工作人员直接道:“那鉴定吧。”
陈三顺微微点头,往前走了一步,一把拿起了紫砂壶,然后将盖子卸下,仔细靠近确认了一下,的确有色差,但不明显。
不过,工艺上,跟这个紫砂壶基本上是一样的,很难让人觉得他们不是一套。
“紫砂壶是我国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其制作始于明朝正德年间,制作原料为紫砂泥,原产地在江苏宜兴丁蜀镇。从明武宗正德年间以来,紫砂开始制成壶,名家辈出,五百年间不断有精品传世。”
“从现在的紫砂壶在拍卖行情来看,是涨的,是一件很具有收藏价值的“古董”,名家大师的作品往往一壶难求,正所谓“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足以说明它的价值。”
陈三顺额外说了一下紫砂壶的珍贵之后,马上收住,再次进入主题。
第三个项目是升华鉴宝,升华,分为好几种,对历史的升华,价值的升华,以及古玩本身特性的升华。
所以,想要让一个古玩显得特别饱满,起历史和行情,必不可少。
但说得太多,就会脱离中心主题,所以,陈三顺立刻收住,倒是让工作人员非常欣慰。
他也算是华夏古玩协会的一名元老级别的鉴宝家,就算他们协会里的老将,一旦聊起了那些古玩的历史价值之类的,就会扯好一阵。
但这年轻人,不急不躁,控制得游刃有余,倒是让他有些刮目相看。
陈三顺拿出了一个六倍放大镜凑了过去,然后利用眼睛的放大功能再次放大了几倍,看了一下里面的结构。
“紫泥烧制而成的紫砂壶,紫砂表面光洁,虽不挂釉而富有光泽,虽有一定的气孔率,却不渗漏,这些都是紫砂壶最大的特点,通过放大镜可以看到,这两个特点也特别明显。”
“紫泥主要矿物为石英、粘土、云母和赤铁矿。合理的化学、矿物、颗粒组成,使紫泥具备了可塑性好、生坯强度高、干燥收缩小等良好的工艺性能。所以,只要在成形时,精加工工艺,具有把泥料、成型、烧成三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作用,赋予紫砂表面光洁。这个紫砂壶的料肯定是没问题。”
“接下来是紫砂壶身,此壶壶身似一端正周整的圆扁葫芦,长流的转折呼应重心略向上的环形把,使扁腹向左右延伸,而盖钮巧妙的凸起令壶的重心上移,腹似虚实有通壶显得精实有神,不致扁塌。流、纽、把,这三点搭配也是高明。”
“看到这里,让我想起了一个人,一个紫砂壶方面的工艺大师,那就是顾景舟老先生。”
陈三顺接着道:“这东西深得顾景舟虚扁壶的精髓,但又没有全套招收,而是有自己的一些风格,那就是在扁壶身上,刻入了一幅画。具体这幅画是什么画,我有一个更专业的伙伴,让他来解读一些。”
陈三顺看向了刘海。
刚才刘海也看到了壶身上的情况,知道是一幅画,虽然简单,但画风非常独特。
“好。”
刘海是这方面的专家,队友求助,他自然当仁不让,直接上前一步,而陈三顺微微往旁边让一下,刘海站c位,拿起紫砂壶就开始看了起来。
“这是一幅游西湖的场景,一叶扁舟飘在西湖之上,一名白衣少年依偎在船边,左手提壶,右手佩剑,感觉非常具有江湖气息,但也看得出来,少年应该有些落魄。年纪轻轻就如此落魄,要不就是在现实中受到了误解或者排斥,要不就是感情上出了问题。”
刘海滔滔不绝地鉴赏了一阵之后,突然看到右侧有一座山,山顶上有一个人,虽然看的不是很清楚,但从衣着上看得出来,是一名女子。
女子貌似在看西湖。
刘海恍然大悟。
“朱可心的“可心传”,当初这个作品虽然没有发布,但后来朱可心死后,好友从她的稿件里整理出来这幅画,是朱可心自己画的,后来由好友代笔进行二次创作,没想到,后来有紫砂壶大师,将可“可心传”刻于壶身之上,可能是为了纪念朱可心这个宜兴紫砂壶名艺人的原因吧。”
刘海解释道。
朱可心原名朱开张,后来改名为朱可心,而可心之意为“山中一杯水,可清天地心。”
看得出来,朱可心创作的心,是如此的纯净和纯粹。
说到这里,刘海接着道:“从朱可心的可心传图,可以大概猜测出来,这壶应该是朱可心的好友,用于纪念她而做的。”
“接下来,由队友陈三顺继续鉴定。”
刘海不拖泥带水,把自己的方面说完之后,立刻交给了主c陈三顺,不能让他晾着。
陈三顺不纠结,立刻衔接上:“刚才我方刘海鉴定了壶身,上面的画便是朱可心的可心传图,由此可见,这壶应该是朱可心之后的紫砂壶大师所做,又有顾景舟虚扁壶影子在里面,而且我队友刚才说了,是在朱可心去世之后,好友整理了她的东西发现的,这么说来,很有可能是在朱可心去世之后的大师所作。”
陈三顺回头问道:“师兄,朱可心什么时候去世?”
“86年。”
刘海肯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