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夏级潜艇
作者:巡洋舰      更新:2024-05-26 22:27      字数:7762
  自从王辰浩安排霍兰和莱克二人进驻大沽造船厂,专门司责潜艇研发制造后,王辰浩便开始筹划打造潜艇海军基地了。
  潜艇作为一种海军新兵器,被王辰浩列为国家战略防御的重点发展对象。眼下王辰浩的海军力量还很薄弱,海军工业还未完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无法跟英国等强国海军分庭抗礼。
  作为既经济又实惠的海军兵器,发展潜艇符合当前的中国国情。霍兰和莱克正在大沽造船厂封闭式船坞内研制和建造新式潜艇,一旦新研制的潜艇具备作战效能,将会批量建造。因此建造潜艇基地便提上日程。
  王辰浩考虑到当前清帝国沿海重要海港多有列强兵舰出没,潜艇基地很难隐藏,因此王辰浩决定在列强海军不重视的渤海北面寻找一处适合的海港建造潜艇基地,作为未来潜艇的母港。
  位于盛京将军下辖的锦州府连云堡的东南沿海的一处半岛突出部,有一个小渔村名叫葫芦岛,全岛由西北而东南深入海中,犹如葫芦漂浮在海面,故而得名。
  在王辰浩的那个年代,葫芦岛港是作为北海舰队的一个海军基地使用,不但泊靠各种水面舰只,也是潜艇基地,更是建造核潜艇和泊靠核潜艇的基地。
  不过,葫芦岛海军基地的港口始建于1930年,眼下摆在王辰浩面前的却是一个不为人所熟知的小渔村。但正好符合王辰浩打算秘密建造潜艇基地的要求。
  1897年的新年刚过,王辰浩便命海军舰政总署工程部的一批铸港工程师们出发,前往葫芦岛实际勘察地形,设计出葫芦岛海军基地的计划蓝图,并着手准备相关铸港设备和材料。王辰浩要求开春时便要动工兴建基地,因此这些工程师们只有两个月的实地勘察设计时间。
  岛港位于辽东湾西北部葫芦岛半岛上,西南距秦皇岛港90海里,东距营口港60海里。工程师们对葫芦岛进行实地考察之后,认为此港西与秦皇岛港为唇齿,北与京奉铁路相连,故可控制华北,成辽东之要隘,纷纷赞扬王辰浩有先见之明。
  经过规划,葫芦岛港拟建防波堤为界,分为内外两港。外港住泊军舰、补给船,内港可住泊潜艇。港区面积2平方公里,水深7至9米,港阔水深,夏避风浪,冬微结薄冰,为北方仅次于旅顺的理想的不冻良港。
  筑港工程计划四月上旬开始,建筑机械由天津经铁路和海路两面提前运到。在这之前,工程队将完成修建机械厂、木工厂、小工房、公事房、工人职员的临时宿舍等工程。
  整个海军基地计划耗资640万美元,包括修建基地所需的要塞防御炮台、基地造船厂、基地军营、基地铁码头等,全部建成需要28个月。
  工期如此长,主要是因为工程师们计划把葫芦岛的临海半拉山夷为平地,以便拓宽港口出口宽度。该山系坚石所成,平面向东倾斜,最高处二百余尺,临海一面,悬崖峭壁,工人想要铲平这座山费时费力。
  王辰浩得知情况后,立即叫停。当年葫芦岛筑港是为了便于吃水浅,宽度大的大型运输船运送货物,可以说是为了商业而建造葫芦岛港。但如今不同了,王辰浩不需要把葫芦岛建成商用港口,而是修建潜艇基地。
  王辰浩深知,这座半拉山对于潜艇基地的隐蔽性极为重要,如果像历史上一样把它夷为平地,那么就令潜艇少了藏身之所。
  王辰浩知道未来潜艇的天敌来自空中力量,潜艇基地将转入地下隐藏,而在沿海的山中开凿洞窟,是未来潜艇基地的主流。
  王辰浩不希望铲平半拉山,而是希望将整座半拉山作为潜艇的堡垒。于是,在王辰浩的要求下,工程师们改变了设计蓝图,保留半拉山,在半拉山临海陡峭的悬崖下开凿洞窟,掏空半拉山作为潜艇秘密基地,临海一侧两条出口直通海底,极为隐蔽。临港一侧,两条隧道直通内港。潜艇停泊码头为10米深的长方形水池,可以隐藏二十艘潜艇。
  潜艇基地包括两个长200米、宽40米,高10米的长方形封闭式船坞,一旦霍兰和莱克设计好潜艇,并经过海试成功后,这两个潜艇船坞便开始为海军建造潜艇,可以同时建造六艘潜艇,或者给六艘潜艇进行维修。
  基地修建有一个兵营、一座粮仓、4座油料库、4座弹药库、4座机器设备仓库,基地西侧修建有支线铁路,控制着京奉铁路交通线。基地补给平时靠海上船只补给,必要时可以通过陆路铁路补给。
  重新规划后,工人不需要在冒险攀岩铲平山头,使得工期明显缩短,预计24个月便可以完成。同时,潜艇基地一部分隐藏在掏空的半拉山内,一部分在内港。即使敌人发现潜艇基地,也只能看到内港表面上停泊的潜艇,对于迷惑敌人的侦查情报人员,掩护潜艇基地真实战力极为重要。
  葫芦岛海军潜艇基地的设计蓝图最终敲定后,王辰浩将其命名为狼巢,但表面上还称葫芦岛海军基地,狼巢只是潜艇基地内部称呼。随后,王辰浩立即下令开工铸港。
  与此同时,王辰浩也视察了大沽造船厂,表面上是视察大沽造船厂新建船坞的工程情况,实际上是专为封闭式潜艇船坞里的新潜艇而来。
  霍兰和莱克作为潜艇船坞的主要负责人,随同他们一起在这里工作的还有他们的助手们,加上王辰浩指派过来给他们当帮手的一批国内技师们,一共五百多人。
  他们来到天津,同时他们二人的整个实验室连同建造潜艇所需设备也一并用轮船运了过来。在1897年前,霍兰总共在美国设计建造了8艘霍兰型潜艇,编号分别从霍兰1号到霍兰8号。莱克总共建造了3艘潜艇。
  霍兰1号研制的时间最早,于1875年下水,当时轰动了全世界。不过,霍兰1号很小,排水量水下只有74吨,比蛟龙号还小。主尺度为16.4mx3.1mx2.6m,主机为奥托型6缸2冲程汽油发动机1台(用于水面航行),电机1台(用于水下航行),单推进轴;功率(水面/水下)为50马力/40马力;航速(水面/水下):6节/5.5节;水下5.5节航速时,续航力为30海里;武备为450mm艏鱼雷发射管1具,装载鱼雷3枚;安全潜航深度:23m;艇员7人。
  此后,霍兰陆续对其潜艇进行改进,陆续建造了七艘霍兰型潜艇,到第八搜时,潜艇已经具备了实际作战能力,但在全世界都处于巨舰大炮主义的影响下,并不为美国海军所重视。
  如果不是王辰浩的出现,霍兰9号潜艇应当被美国海军于1899年采购,并于1900年4月一直服役到1911年退役。
  但不巧的是,霍兰接受了王辰浩的邀请,并来到天津为王辰浩秘密建造潜艇。使得霍兰9号潜艇不再是美国海军第一艘潜艇,而是成为中国海军的第一艘潜艇。
  王辰浩将霍兰9号潜艇作为海军潜艇部队的第一艘训练舰使用,用来训练潜艇部队,为后续潜艇的服役提供充足的潜艇作战人员。
  对于霍兰9号潜艇,有着更广泛见识的王辰浩几乎看不上眼儿,他对霍兰9号潜艇提出了一系列的改进方案。从潜艇吨位、速度、火力、结构、操作性、潜航时间、续航力、安全潜航深度等提出了一大堆的要求,虽然霍兰听得都十分有道理,可惜受限于技术和设备的约束,根本达不到王辰浩的要求。
  霍兰的潜艇技术其实已经是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潜艇技术了,尽管霍兰设计的潜艇在王辰浩看起来粗糙、简陋,但王辰浩不得不承认,他必须得接受现实。
  霍兰虽然不能满足王辰浩的全部要求,但是通过王辰浩的讲解一些先进潜艇设计思想,霍兰也是大为受到启发,因此在他的霍兰9号潜艇上进行了改良,推出了霍兰10号潜艇。
  王辰浩看着霍兰10号潜艇的设计蓝图,虽然距离他的要求还是差了十万八千里,但不得不说这款潜艇已经基本上具备了潜艇作战的条件。
  霍兰10号潜艇,设计排水量(水面/水下):107t/123t;主尺度:19.5mx3.6mx3.2m;主机:奥托型6缸2冲程汽油发动机1台(用于水面航行),电机1台(用于水下航行),单推进轴;功率(水面/水下):180马力/70马力;航速(水面/水下):8.5节/7.2节;续航力:水下航行4个小时;武备:450mm艏鱼雷发射管1具,装载鱼雷3枚;安全潜航深度:46m;艇员人数:7名。
  霍兰10号潜艇是在霍兰9号潜艇基础上的改进型,与9号潜艇相比,10号潜艇的安全潜航深度增加了一倍,指挥台的尺寸也有了相应增加,主机功率增加了将近3倍。首次在王辰浩的要求下增加了潜望镜等设备,从而使得该级潜艇具有更强大的实用作战性能。但是,由于10号潜艇的上层建筑结构强度不高,水面航行时的耐波性能较差,因此,只能作为港湾沿海的防御性潜艇。
  尽管这样,王辰浩还是非常高兴的,因为短时间内他对潜艇作战的要求也仅仅局限于港湾沿海防御而已。
  于是,王辰浩将霍兰10号潜艇定级为夏级,同级建造10艘,分别为鲤鱼号(cn-ss-1)、鲢鱼号(cn-ss-2)、草鱼号(cn-ss-3)、青鱼号(cn-ss-4)、鲳鱼号(cn-ss-5)、丹鱼号(cn-ss-6)、鲋鱼号(cn-ss-7)、鲑鱼号(cn-ss-8)、鬼头鱼号(cn-ss-9)、黄灵鱼号(cn-ss-10)。
  夏级潜艇单艘造价不足4万美元,建造周期也只需要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可以建成。按照王辰浩的计划,战争期间只需要击沉一艘敌人的小军舰就算赚了,如果能够击沉一艘战列舰,就算把十艘夏级潜艇都赔进去也是大赚特赚了。
  当前各国海军都不重视潜艇的战斗力,因此王辰浩对他未来的潜艇部队信心十足,但凡敢来犯中国海疆的敌舰,都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霍兰的10号潜艇获得了王辰浩的认可,但西蒙-莱克的潜艇却是被淘汰了。这主要是因为莱克并不太喜欢设计战斗潜艇,他注重的潜艇的下潜深度,潜水时间,以便探索海底世界。莱克的潜艇不具备攻击性,这是他的潜艇被淘汰的主要原因。
  但是,这并不代表莱克的潜艇没有用。
  潜艇不单单只是用鱼雷作为攻击武器的,早期的潜艇还有另外一个功能,那就是布置水雷。而莱克的潜艇在下潜深度和潜水时间上有着优势,因此他的莱克3号潜艇稍微做了些改进后,便可以用来布置水雷。
  事实上,可以用来布置水雷的潜艇不是莱克专利,而是当前清帝国的最大敌人俄国人的专利。当王辰浩从莱克口中得知俄国的潜艇发展时,不由得大吃一惊。因为在王辰浩的印象里,他一直以为美国人是最先研制出来潜艇的,但事实上却非如此,莱克告诉他,莱克的潜艇设计思路却是模仿俄国人的潜艇。
  “希尔德”型潜艇是俄国皇宫的侍从武官亚历山大?安德烈维奇?希尔德设计的,由彼得堡的亚历山大洛夫斯基造船厂于1834年5月建成。“希尔德”型潜艇的水面排水量为16t,主尺度为6.0mx1.5m。该艇的外壳板由铁板制造,厚度为5mm,外壳板由艇内的5根肋骨支撑,安全潜航深度为12m。
  “希尔德”型潜艇是世界上第一艘全部由金属制造的潜艇。该艇采用人力推进,位于艇内的人员用双手摇动艇上的4个轮翼,推动潜艇前进,其水下航速可以达到0.5kn,该艇装备的唯一武器是一枚水雷。该艇的上浮和下潜利用安放在艏艉凹槽中的铅压载和两个压载水舱。另外,艇内向海面伸出一个铜管,保证艇内人员的呼吸。
  俄国人从1834年就开始研究潜水艇了,而且俄国人一直没有放弃设计新式潜艇,在某种领域内,俄国人的潜艇走在了世界前列,这才是王辰浩所不知道的,也是令他大吃一惊的。
  “亚历山大洛夫斯基”型潜艇是由伊万?费多洛维奇?亚历山大洛夫斯基于1862年设计的,该艇于1866 年建成。该艇的水面排水量为355t,主尺度为33.50mx4.00mx3.60m,主机为2台压缩空气发动机,功率为140马力,采用双推进轴,水下航速1.5kn。该艇上装备的武器装备是2枚水雷。“亚历山大洛夫斯基”型潜艇装有一个压载水舱,其容积为12m?,用于潜艇的下潜和上浮。该艇的安全潜航深度为12m,艇员人数6名。该艇的典型缺点是纵向稳性较差,调节水下深度比较困难,水下续航力仅为1.5n mile。
  随后, “杰维茨基”-2号潜艇是c.k.杰维茨基工程师设计的,于1879年秋季建成。该艇的水面排水量为2.5t,主尺度为6.0mx1.5mx1.0m,该艇的艏艉各装设一个螺旋桨,利用人力转动两个螺旋桨推动潜艇前进,水下航速为2kn,艇上携带的武器装备是2枚水雷,艇员人数为4名。“杰维茨基”-2号潜艇上装备一根稍具雏形的光学潜望镜。“杰维茨基”2号潜艇建成之后,曾经在加特钦斯基湖中进行了试验,试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其后,俄国政府向c.k.杰维茨基工程师订购了50艘“杰维茨基”-2型潜艇,这50艘潜艇于1881年在彼得堡建成,这是世界上最早批量建造的潜艇。
  到1897年,俄国海军陆续建造了133艘潜艇,这些潜艇专门在波罗的海和黑海布置水雷,往往出乎敌人意料之外,不断有敌舰出水雷沉没。
  由于俄国海军没有把远东放在心上,因此这些潜水艇并没有被部署在远东俄国舰队。但随着清俄战争过后,不排除俄国远东舰队装备这种布置水雷的潜水艇。这对于国家海防来说极为危险,因为潜艇的隐蔽性使其可以偷偷的溜到航道上布置水雷,给己方战舰造成重创。
  王辰浩之前不知道这个消息,如今听莱克的解释后,顿时意识到敌人的危险性。他立即通过海军部向舰队司令部下达了命令,要求海军人员注意水面下的危险。同时命令王士珍对俄国远东舰队进行侦查,看看他们舰队里是否部署了这种潜水艇。
  莱克的提醒令王辰浩在这方面提高了警觉,同时王辰浩也想到了用潜水艇布雷的高明战术。(实际上潜艇布雷就是潜艇作战的一个基本战术,只不过王辰浩从来就没想到过,一直忽略了而已)
  莱克设计的潜水艇经过改进后,便成了可以携带水雷进行布雷的潜水艇,也等于变相的有了战斗力。
  莱克3号潜水艇基本排水量82吨,主尺度为15mx4mx2m,主机为奥托型6缸2冲程汽油发动机1台(用于水面航行),电机1台(用于水下航行),单推进轴;功率(水面/水下)为50马力/40马力;航速(水面/水下):7节/4.5节;水下4.5节航速时,续航力为40海里。武备为6枚水雷。
  莱克3号潜艇可以担负港口、近海航道上的布雷任务,同时也可以由战舰搭载,远赴敌占区进行秘密布雷任务,封锁敌人港口、在敌人航道上悄悄布置水雷,其战略性作用不言语表。
  王辰浩于是决定批量生产莱克3号潜水艇,计划先建造10艘,配备给水雷营使用。
  针对莱克3号潜水艇的定级问题,王辰浩想了想,最后同样把她定级为夏级潜艇。为了区分霍兰10号潜艇,王辰浩将前者改为夏级攻击潜艇,莱克3号潜艇改为夏级战略潜艇。
  发射鱼雷的是作为攻击潜艇,部署水雷的作为战略潜艇,二者一个攻击型号,一个战略型号,倒也歪打正着的也算是合适。
  莱克跟霍兰在一起设计潜艇,也从霍兰那里获得了长足的进步。本该在两年后的美国潜艇设计大赛上成为冤家的二人,如今却因为同为王辰浩做事,在同一个潜艇船坞工作而成了好朋友。
  莱克对于潜艇提高下潜深度和水下续航时间等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无形中帮了霍兰不少忙。王辰浩也希望他们二人可以知识和技术互补,为他建造更好更先进的潜艇。
  王辰浩希望发展潜艇,因此对于潜艇资金的投入很慷慨。为了能够激发霍兰和莱克等人的才能,王辰浩告诉他们不必局限于潜艇的吨位、大小,他可以保证给他们充足的资金研究潜艇。王辰浩让他们放开手脚,现在造一艘百吨级的小潜艇实在太小家子气了,王辰浩希望建造更大吨位的潜艇。
  在王辰浩的鼓动下,按照王辰浩的计划,潜艇的发展也跟水面战舰的发展一样,分四步走。即幻想一级潜艇、设计一级潜艇、建造一级潜艇,以及服役一级潜艇四个步骤。
  此时,王辰浩已经批准建造十艘夏级潜艇了,三个月后夏级潜艇海试,预计第五个月到第六个月之间就会正式服役。因此,留给霍兰和莱克的潜艇设计和研制时间只有半年时间。
  为此,他们二人通力合作,开始立项研制下一级潜艇。而王辰浩也给他们打过招呼了,中国海军的潜艇级别按照中国朝代名称来依次命名,潜艇名字按照鱼类的名字来给每艘潜艇命名。
  这样,霍兰和莱克立项研发的下一级潜艇就已经知道名字了,便是商级潜艇。
  按照王辰浩的要求,商级潜艇要求在各个方面都得超过夏级潜艇。由于王辰浩向霍兰和莱克保证,资金充裕,让他们放开手脚设计研发新潜艇。
  因此,霍兰和莱克二人在经过研究之后,将夏级潜艇放大,吨位增加至270吨,长度增加至32米,并使用莱克自己设计的两冲程汽油发动机,而且数量增加至两台。电机也是两台,输出功率达到480马力,可推进潜艇以水下9节的速度航行,水面续航力达到1000海里,但水下续航力只有24海里。武器改为两具鱼雷发射管,配备4枚鱼雷。吨位的扩大,也使得商级潜艇比夏级潜艇多了护甲,使得安全下潜深度增加了。
  可以说,商级潜艇在吨位、尺寸、速度、火力上全面超过夏级潜艇,达到了王辰浩的要求。可这样也将给商级潜艇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例如速度快了,就导致空气不够,至使潜艇只能在水中潜航3个小时,比夏级潜艇少了整整一个小时。
  凡事都有利弊,对于霍兰和莱克设计开发的下一级潜艇商级潜艇的蓝图构想,王辰浩是给予正面肯定他们的。不过,为了进一步验证,王辰浩不可能直接开始对商级潜艇进行批量生产,在批量生产之前,必须得对商级潜艇进行全方位的测试,过关后才可以批量生产。
  因此,在大沽造船厂开工建造夏级潜艇的同时,霍兰和莱克单独研制商级潜艇的试验艇。按照计划蓝图,当夏级潜艇海试的时候,商级潜艇的试验艇也将建成并开始海试。等到夏级潜艇服役的时候,商级潜艇的各项海试参数和性能也将被测试出来,针对其缺点进行改进后,也就可以批量生产了。
  这样一来,整体上就会形成设计一级、研发一级、建造一级、服役一级的四步良性循环,使得潜艇工业从一开始就可以有条不紊的进行。
  离开大沽造船厂后,王辰浩立即向圣彼得堡驻俄公使馆发电,要求许景澄想办法摸摸俄国海军关于潜艇设计和建造的情况。
  或许是俄国人的保密工作做得不够好,许景澄很快就通过贿赂等方式得到了相关消息。
  1895年3月,俄国海军在总结了中日黄海海战和仁川之战后,意识到潜艇将给海军带来的巨大威胁。
  同年5月,俄国海军部责令俄国海军军事学院的i.g.布勃诺夫教授和俄国海军中尉m.n.别克列米舍夫共同设计一款性能类似蛟龙号的潜水艇。但因为王辰浩对于蛟龙号的严格保密,俄国人无从参考,因此转而派人参观了霍兰5号潜水艇,进而回国模仿。
  1896年12月,在彼得堡的波罗的海造船厂建成的“海豚”号潜艇采用单壳体结构,排水量(水面/水下):113t/124t;主尺度:19.6mx3.35mx2.9m;主机:汽油发动机2台,电机1台,单轴单螺旋桨;功率(水面/水下):300马力/120马力;航速(水面/水下):8.5kn/4.5kn;续航力:水下2.5kn航速时,续航距离为28n mile;武备:杰维茨基型鱼雷发射器2具;机枪1挺;安全潜航深度:50m;艇员人数:12名。
  1897年1月16日,“海豚”号潜艇在波罗的海进行下潜试验时,由于登艇人数过多发生超载而沉没,造成25人死亡。后来该艇被打捞出水,经修复后继续在俄国海军服役。
  按照俄国海军部要求,“海豚”号潜艇将在西伯利亚铁路通车后,利用火车被运往远东,在俄国远东舰队继续服役。
  得知这个情况后,王辰浩顿时倒吸一口冷气,暗讨他的出现已经令历史大幅度改变了。这艘俄国的海豚号本该1900年才建成的,并于1904年送往远东参加日俄战争,但如今却因为自己的蛟龙号的出现而提前三年建成,看起来是准备对方清帝国海军的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