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节
作者:马桶上的小孩      更新:2024-05-27 01:21      字数:5557
  这些话,其实都是亚瑟与俞星城提及的,她明白,迦勒虽然未必知道,但迦勒和亚瑟同属的克拉克家族,应该深深牵扯此事。
  她微笑:“您别忘了,迦勒是克拉克家族的人。”
  对面有些人冷汗涔涔,有些人几乎要站起身来,文森特紧紧盯着俞星城,显然扰乱英国内政,挑拨贵族与资本之间的关系,是动了在场每一个官员的家底。
  他们未必多在乎国家利益或者是殖民地生意,但没有人不在乎自己的贵族根基。
  “您大可以否决我的想法,我也只是想暂时停战,交换人质,其他什么撤离印度,什么贩卖军火,都与今天没有半点关系。只谈交换人质。不过今天也不用谈了,您没准备好相应的条款,我们准备好了,也不愿意今日再谈下去了。”
  礼部主事起身,递上一张精装的信纸,上头是中英双语写的简单的交换人质条约。
  俞星城心中有数,起身道:“那么,今日就到这里吧。希望贵国官员能够仔细阅读以下我方提出的条例,我们几日之后再谈的时候,还是可以真诚的聊一聊。”
  她等着肖潼翻译完自己的话,站起身来。
  文森特忙道:“等等,这事儿还可以再谈。”
  俞星城却带着十几位官员,毫不犹豫的走出了房间。
  显然今日就是要甩脸色。
  肖潼回头看了一眼:“你觉得成吗?”
  俞星城:“这几天就保证他们的人别把迦勒杀掉就好。”
  她手搭在扶梯上,穿过身穿风衣叼着烟的诸多赌马者,他们身着的官服与乌纱帽,既鲜艳又奇特,引得大批人无心比赛,纷纷回头看过来。
  俞星城走下扶梯,道:“本来就是为了拖时间,今日必须要让这会开不下去。这就能拖三五天,等下一次会面的时候再扯皮推诿,把正式交接的时间往后拖,少说能拖半个月。”
  肖潼:“希望他们不会中途再袭击咱们的船队。”
  俞星城:“如果袭击,那就不谈了。不过我本来就没打算好好谈。”她笑了笑,她带队的十几人穿过赌马看台旁边的吧台,俞星城看着他们因不适应而紧张的面容,笑着走到吧台边,按人头点了些麦芽威士忌,请他们喝了一杯:“来都来了,想玩玩看看也不要紧。”
  肖潼凑过来,她对这种赌马场很熟悉,显然是跟着她前夫四处行商时,没少投资过。她也靠近吧台,点了一杯百利甜酒,那五大三粗的酒吧侍从,看着两个穿着打扮格格不入的东方女人,靠着吧台喝酒,有些发愣。
  俞星城自己没喝,其他官员端着酒杯,有的尝了一口就紧皱眉头,有的却闻着味不敢轻易下嘴。
  俞星城靠着吧台,轻声道:“放迦勒走,可以。但这些消息,我一定要从亚瑟口中多得到一些细节,想办法公布到英国境内。看他们如此害怕就知道,自打法国革命之后,西班牙、普鲁士和英国,哪个不在疯狂镇压自己境内的工人革命,生怕重蹈覆辙。这种撺掇别国境内革命的事儿,才是真正的四两拨千斤。”
  肖潼靠在一旁,二人如同前年刚考科举时在集贤处聊天一样,用细节推敲讨论着背后的“大事”。那时候尚且稚嫩,可如今肖潼在礼部也算是颇为有名的译官,二人能决定的事情,与两年前都截然不同了。
  肖潼道:“就算工人革命被镇压,也够英国内部动荡一阵子了。你说如果我们出手早,会不会影响他们征兵攻打法国?征兵可都是从这些工人家庭里要人啊。”
  俞星城笑着跟她碰了碰杯子,许多决定未来大势的细节,就在她们二人的低声讨论中。
  她道:“或许吧。我们需要埋下种子,以及给他们武器。”
  但事情并没有拖太久。显然文森特察觉到了他们拖的意图,他在派出两拨杀手刺杀迦勒失败之后,竟在一个清晨,对大明巡航的船只,发生了一次颇有规模的袭击。这次袭击甚至突入了巡航船的防线,到达离加尔各答两百多海里的海域,对大型宝船发动了炮击。
  除却之前有所损坏在修补的宝船之外,另有一艘宝船被轰炸的损伤严重,有沉船危险,大明的水师奋力反击,也击沉了两艘中型的英国战船。
  但一整艘可以乘坐千人的远洋宝船被毁,对整个船队来说也是打击,而护卫船与巡航船收到损伤或损毁的,也将近五分之一了。不少官员早就心慌,甚至来质问俞星城,说她的谈判计划根本就是扯淡。
  对方也并不是不谈判,而是要求尽快交换人质,否则就将对大明水师发起总攻。
  文森特既有铁腕,也着急了。
  这不但说明他们察觉到拉克希米的调兵计划,也说明他们真的怕迦勒说出太多秘密。
  小燕王听说了俞星城关于引发英国工人革命的新闻,本来还存疑,但文森特的着急显然让小燕王更相信俞星城的计划。
  小燕王:“既然如此,那么尽快交换人质吧。反正迦勒也不是关键人物,只是拖时间的工具罢了。拖不住了就把他交出去,否则真的开战之后,咱们的人质可能会被他们杀死。”
  俞星城点头:“我也这么想的。抱歉,我的谈判计划没有真的拖住他们。”
  小燕王宽慰道:“并非如此。你发现了比拖延更重要的事儿。”他正说着,他们在红堡的攻势外头,就传来女使的脚步声,说是拉克希米召见他们。
  俞星城与小燕王到达谒见之间,果然见到了一身军装的拉克希米,她站在一片地图前,正在跟几个与她年纪相仿的年轻男性将领讨论着什么。
  那些将领应该就是拉克希米婚前结识的贵族伙伴们了。
  他们目光中既有敬仰与信服,也有一种隐隐的爱慕。只是从神态动作上能依稀看出,个别是深爱着拉克希米,但有些人可能会跟拉克希米保持一些愉悦的肉体关系。
  真正的人生赢家的女王啊。
  拉克希米对俞星城笑道:“一切都已就绪,我终于要出征了,我的伙伴们。”
  俞星城走到地图边:“我听说英属地的两大城市,都调兵前去,围的如水桶一般。这不是一场容易的仗。”
  拉克希米大笑起来:“你不都早就跟我说了,要我对英国人全面开战。那我为什么还要先去攻打那两座城市。与整个南方广袤的土地而言,那两座城市又算什么。”
  俞星城一愣。
  拉克希米戴上头盔,笑了起来:“我要夺回的是属于百姓的土地,是我们印度的河流与森林,那些城市如果爆发了起义,就懂得该如何做。我要让我的士兵走过每一个村庄,让每一个在农田里劳作的人,都知道真正的女王将爱护他们。到那时候,才该收割城市了。”
  作者有话要说:  年纪轻轻,就知道农村包围城市了啊。
  **
  英国辉格党、托利党之争,以及工人革命,才有了后来的“宪章运动”。当时代表新资本阶级的辉格党霸占政坛上百年,但托利党却是近代历史的主角。
  辉格党演化成了现在的英国自由党,最近最出名的人物就是现任facebook的通信副总裁、前党魁尼克·克莱格。
  托利党演化成了英国保守党,出名人物有撒切尔和丘吉尔,包括最近刚刚辞职的特蕾莎·梅。
  英国的政党争斗历史渊源很长,而且也很有意思,感兴趣的人可以了解一下。
  不过看在某些国家喜欢搞颜色革命的份上,咱们也来搞一搞。
  **
  其实俞星城出来做官也没到两年。
  他们科举是在崇奉二十七年八月。万国博览会召开在次年三四月,进京是在十一月前后。
  现在是崇奉二十九年五月。
  第110章 机会
  战争以拉克希米主动进入英属地为开端。
  在英属地中, 有一批一直在反抗英国政府的游击军,拉克希米率先与那群游击军取得了会面和联系,支援了大量的军鞋, 枪支和子弹给他们。
  这些东西大多来于大明,枪支和子弹倒还是大明货、本地货和英国货混用, 但布制、皮质军鞋却百分之八十的大明货, 行军一路走过去, 端详地上鞋印,都能看见鞋底花纹中的“苏北华茂鞋家”或者是“福州吕氏鞋厂”之类的文字。
  游击军被支援,且未编入正式军, 拉克希米派遣这位游击军首领去孟买附近进行起义活动, 扰乱英军,而正式军还无视着两座东西沿海大型城市,继续向南部行军。
  除却两座大型城市以外, 南部地区仍然有大量的英国野战军,在拉克希米接触游击军时, 许多军营都已经接到消息, 准备整顿并北上打遭遇战。但谁都没想到拉克希米的军队会来的这么快。
  从拉克希米主力军的出发地,到达南部的第一个英国军营, 将近三百四十公里。在没有车没有马的情况下,大型主力军队竟然在九个昼夜到达了军营!
  平均每天行军三十五公里, 在泥泞又多丘陵的印度南方,几乎是可以震惊战争史的行军速度。在她的指挥命令下, 主力军休息时间远比平常士兵更多。
  行军十公里便休息一个小时, 因主队被行军拉开的过长,所以到达预定地点后,先到的前排立刻休息, 而后满一个小时后立刻出发。
  后头的部队在休息满一个小时后,要进行一小段奔跑来追逐前方部队,奔跑步数是越靠后的队伍越多。
  所以每一次休息,都是一次缩短行军队伍长度的机会。
  每日三段行军,最后一段十二到十五公里,最后一段行军时,炊事班与柴火车必须在队伍最前端,在这一日决定宿营地点后,炊事班立刻架锅立灶,做好了饭菜,后头陆陆续续的行军队伍也到达,立刻就可以吃上热饭菜。之后开始大休息,保证士兵睡眠时间六至八小时,并且在早餐前后有将近三四个小时的活动整理时间。
  充分早餐活动时间,让他们可以处理靴子,整理行囊,交换物品,提出诉求,避免士兵在路上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而在三段大的行军路中,不允许任何短暂停顿,但是要唱歌,敲鼓,玩接话游戏,来刺激士兵,放松心情。
  所以在这九天的急行军中,效率与状态远胜于催促连夜行军的传统做法,在奔袭三百多公里后,拉克希米的士兵仍然能保持兴奋的状态与充足的睡眠,几乎可以在到达战场的第一时间,立刻投入战斗!
  而那里驻扎的英军与雇佣军,还以为军队一步步开动到他们那儿,最起码要一个月才有可能。
  再加上他们是大型军营,又在很后方,完全没有战争会先打到他们头上的意识,当他们在天刚亮的凌晨发现大批列队士兵出现在丘陵上,这才紧急召集士兵列队。
  一大群睡眼惺忪,没吃早饭,慌忙之中分枪列队的士兵,又怎么可能是前一天就到达军营附近,早就观察好地形的印度军队的对手。虽然从平日训练与体能上,印度军队无法与英军相比拟,甚至一部分英军还配备了从后方装弹的新型步枪,但这些差距,是完全能被战术填平的。
  在交战后一个半小时,拉克希米指挥下正面的三列横队,与侧面大量使用长矛与骑兵的冲刺队,终于在拼杀下见了分晓。英军擅长射击战,而不擅长近身战,但拉克希米手下的子弹并不充裕,每个士兵能使用的子弹不超过二十颗,所以选择了先射击掩护,而后使用印度传统皮盾与刺刀、弯刀结合的贴近战术,配合大炮与骑兵,在贴身与冲垮大部队后,极大的削弱了英军的射击精度与枪手人数。
  很快的,英军的枪手横队就被近身的印度士兵冲散,开始了撤退逃窜。
  但就像是俞星城曾经传达过的意思,击退是失败,消灭才是成功。拉克希米并未打算放这些士兵离开,她在斜后方仍有部分横队步兵拦截,这些英军根本无处可逃。
  拉克希米预计到,会有一部分英军被杀,一部分被俘。
  但她却没想到……之前圣城德里被毁灭的消息,几乎是这整个一代印度人无法忘记的耻辱,这些士兵无法杀死决定德里爆炸的高官,却能杀死这些战场上的英国士兵。
  几乎在拉克希米无法拦截的情况下,爆发了战役后半段的歼灭屠杀行动。
  放下武器举起白旗想要投降的英兵,被一刀削下了半个脑袋;发现投降无门疯狂用刺刀反击的英兵,在伤了几人之后被乱刀砍死。战局一片混乱,在消灭过程中,英军迅速被杀,却也有不少印度士兵因此而受伤。
  拉克希米骑马立在一处丘陵上,她身边有几位卫兵与僧侣,那僧侣双眸上蒙着一层白膜,似乎不是在看眼前,而是从天上俯瞰战场,他道:“陛下不打算阻止他们吗?这样暴虐的杀害,或许会侵蚀他们的心智。”
  拉克希米摇头:“我已经阻止不了了。大家心中积攒了太多的仇恨与愤怒。如果我强行去拦截,只能会让自己失去人心。但这样的发泄只能有一次,我不会再允许他们放纵自己的兽性了。希望这一次之后,他们也明白屠杀是徒劳的,英兵也会恐惧我们的手段吧。”
  拉克希米在南方节节胜利的消息,终于北上传遍了恒河流域的城市。
  民众在狂欢着,街道上四处都是神像花车与挂着黄色花串的少女,却没人知道英国其实也在反击。
  英军他们意识到了拉克希米的战术,也打算以攻为守,抽调兵力发起进攻。不是进攻拉克希米后部,而是进攻现在的恒河腹地。
  从东西两侧,各有一支英兵准备奔袭恒河流域,甚至有一支部队打算朝红堡的方向进兵。
  但拉克希米的两位少年好友的将领,似乎早已预备在后方,既是保护拉克希米的后背,也是为了做出尽快机动支援。英国进攻,不过是他们预料中的一种情况罢了。那两位将领各带五万兵力,直切英军行军中段,打了一场突袭的遭遇战。
  进入六月后的多雨泥泞,对印度士兵来说早习惯了,对英国士兵却是连跑都跑不动的糟糕天气。再加上英国人本来用的都是印度雇佣兵,后来雇佣兵问题上爆发矛盾,英国不得不从非洲、南美殖民地与本土调派了大量英国士兵过来。
  这群士兵水土不服,又沾染上了寄生虫病,本来就健康状况有些问题。两方最后在暴雨中缠斗,英兵因为怕被屠杀而奋力反抗,印度方面因为士兵素质不高而慌张,虽然最后俘虏了部分英军,但印度军也蒙受了不少损失。
  这批俘虏士兵被送到加尔各答,算是拉克希米送给大明的礼物。
  如果英军还想要海上突袭,这大批俘虏就是俞星城和英军谈判的筹码。
  但英军并未再出动海军突袭大明水师,因为不敢了。
  拉克希米的打法中,特意削弱野战军力量,把大批英国士兵、商人、官员逼到东西海岸两座沿海城市,就是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是有退路的。
  大不了可以从海上撤离逃走。
  拉克希米一开始不阻止手下士兵的屠杀,也是为了震慑英国的官、商。他们估计从未想过有哪个殖民地敢这样反抗他们,在活命面前,做生意都变得不重要了。
  当敌人发现自己有退路,就算有英雄将领带兵,都拉不动人群的逃离之心。
  这些军舰不敢离开港口,就是害怕战争继续失利下去。一旦失利,他们这些舰队要把大量居住在印度南方的英国人带走。如果他们的军舰在外打仗,被大明水师拖住,另一头拉克希米攻破了主城,开始屠杀——那后果真的不堪设想。
  文森特咒骂着这些肮脏的印度黑黄人种,但能想到最快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杀死拉克希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