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 你丫才不是人!
作者:
吃货胖子龙 更新:2024-05-28 11:10 字数:2377
隔壁雅室之中,应当也是一群文人,吩咐酒楼博士给他们送上酒菜后,便开始高声谈论起来。
“诸兄,说起今日我等饮酒这酒楼,倒是有桩趣事,不知诸兄可知道?”
“哈哈,范兄,你又不是不知,我等皆是各州参加春闱的学子。这长安城中酒楼的趣事,我等如何会知?休要卖关子,快说来听听,这酒楼有何趣事?”
“这间酒楼的主家也是位妙人,上元节时,他居然不接待客人,而是在酒楼门前悬挂无数灯谜,凡是猜对灯谜之人,便可入内,免费饮酒。”
“哦?还有这等好事?那这酒楼主家果真是妙人,范兄是长安人士,上元节可有入这酒楼免费饮酒?”
隔壁雅间中声音顿了一下,却听之前说话那儒生幽怨的声音传来:“上官兄,不提这事,我等还是好友……”
李忘忧听到这里,口中酒水,便差点没忍住喷了出来。
隔壁这位仁兄莫非也是后世穿越而来,这话怎么听着那么耳熟?
“范兄何出此言?范兄的文章诗词我等也是见过的,今次春闱若无意外,必然能够考中。难道以范兄的大才,还猜不出区区灯谜?”有人不解问道。
那人长叹口气,无奈答道:“若只是寻常灯谜,自然可以。不过待我逛到这酒楼之时,酒楼主家却将那些灯谜撤掉了,换成了十道题目,贴与门前。这十道题目,别说我了,整个上元节期间,全长安城居然没有一人回答出来。这免费的酒水,我自然也没能饮到。”
他这话顿时引得人人好奇,什么样的题目,能难倒全长安城的儒生学子?
“还有这等事情?不知范兄可还记得那十道题目?不如说来让我等听听?”有人不服气,出言询问道。
“嘿嘿,自然是记得的,诸位可以试试。若是你们能答得上来,今日酒席为兄请客。听好了,第一题,问,有一字,人人见了,都会认错,打一字?”
“第二题,问,一年之中,哪个月有二十八天。”
“第三题……”
隔壁雅室里顿时没有了声音,李忘忧听得差点笑出声来。当初自己为难李纲、虞世南他们的脑经急转弯,居然会引来长安城中士子儒生这般怨念,倒也有趣。
“这……这都是些什么见鬼的题目,范兄,这酒楼主家到底是何人?怎么会想出这般题目为难人?”有人想破脑袋也想不出,再听到答案之后,不禁哑然,好半响才愤愤不平出言询问道。
“哈哈,这酒楼主家是何人,我倒是不知,但我却是知道这些题目是何人想出来的。”
“哦?范兄快说,是何人如此可恶?”
“酒楼主家当日出题之时,便已写明,这些为难人的灯谜,皆是那位封号户县的开国县伯所出,哈哈,诸兄,如何,可有什么想法?”
“什么?户县伯?李子忧?难怪,难怪,原来是小诗仙所著,那便说得通了。哈哈,小诗仙的大才,我等又如何比得上。”
这人的话,听得李忘忧一愣。
小诗仙?
这是在说自己?
什么时候自己居然有了个小诗仙的名头了?
不过诗仙就诗仙,何必加个小字?李忘忧摇着头,带着几分嘚瑟的心情,仰头又饮下一杯酒水。
嘿嘿,靠抄诗也能抄出一个小诗仙的名头,却不知今后诗仙李太白如何自处啊?
这货如今脸皮也是越来越厚,不仅不以为耻,反而有几分得意。
隔壁雅室之中,又传来声音:“诸兄可能不知,如今李子忧在长安城中,可没人称呼他为小诗仙,都背地里叫他‘白泽县伯’,哈哈。”
李忘忧闻言,不由也是眉头一挑,竖起了耳朵,想听听为何自己会被叫做什么“白泽县伯”?
“范兄,此言和解?白泽何意?”
“哈哈,白泽也,上古神兽,上知天文地理,下知鸡毛蒜皮。长安城内诸生,在被他这十道题目折磨后,即是敬佩,又是恼火。想骂他,偏偏又不知如何骂,弄得众人都是苦笑不得,故而干脆将其称为白泽县伯。”
“哈哈,果真如此,十分形象,有意思,有意思。”
有意思你妹啊!
你丫的才是神兽!
你丫才不是人!
李忘忧心中吐槽,却又无奈摇摇头。看来那些脑筋急转弯,还真是让这些大唐文人难受了。
就连一旁的牛武,此刻都是一脸憋笑的模样,看得李忘忧直翻白眼。
隔壁雅室之中,一众儒生还在谈论着他。
“范兄,却不知最近小诗仙又有何诗作流出?”
“自然是有的,李子忧那两篇上元节的诗词,你们可听过?”
“不曾听闻,还请范兄为我等吟来。”
隔壁雅室说话的声音,自然也传入给李忘忧弹琴助兴的歌姬耳中。身为女子,她对于李忘忧这两首上元节的诗词,自然也是爱到了骨子里。
听到此言,歌姬也不等李忘忧吩咐,便立刻拨动了怀中琵琶琴弦,开口吟唱起《青玉案·元夕》。
这厢歌声一起,隔壁雅室之中也无人说话了,全都开始静听歌姬的声音。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首词清唱三遍,方才作罢,却听得隔间雅室之中顿时爆出一阵叫好之声。
“这便是小诗仙的新作?厉害,实在是厉害,真是让人爱罢不休啊。”
“小诗仙果真是小诗仙,啧啧,这首上元节的诗词一出,往后上元节,让我等还如何作诗?”
“却是如此,白泽县伯这上元节诗句写出,从今往后,谁还敢做什么上元节的诗句?那岂不班门弄斧、布鼓雷门吗?”
立刻有人轻轻扣响了用以间隔的屏风,出言说道:“打扰了,隔间的贵人,能否请那歌姬将另外一首也一并吟唱出来?”
歌姬抬眼望了李忘忧一眼,见他点头了,便再次波动琴弦,开始吟唱《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雅室之中,再次安静,众人纷纷侧耳倾听,生怕漏掉了一个字。
既然都是参加春闱的学子,学识自然都相当不错。待两首上元节的诗词听完,雅室之中却是异常安静,安静的可怕,落针可闻。
良久,李忘忧才听隔间传来叹息之声:“上元节诗词一道,从此为绝唱矣。”
一句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便让人心之神往。
“小诗仙,果然名副其实!”
“诗词一道,李子忧当称先生。”
自古,先生一词可非比寻常,达者为先,师者之意。学士年长者,故谓之先生。李忘忧年方十七,能被这些读书人心甘情愿称呼一句先生,可知其如今在众人心中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