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世祖 第791节
作者:芈黍离      更新:2024-06-11 16:16      字数:5615
  这么多年,刘旸能够说服刘皇帝的情况,实在是少见。见他有些激动的模样,这私下里,连称呼都变正式了,刘皇帝也不由心中嘀咕,是不是把刘旸压制得太狠了。
  竖指示意了下,刘皇帝让他坐下,脑中念头一闪,问:“赵普最近在忙什么?”
  卢多逊倒了,赵普怎能毫无影响,见刘皇帝问起,刘旸道:“近来,赵相仍旧如常带领臣僚,处理政事,比此前,更加认真,更加踏实,更加复杂,也禁止下属臣僚,讨论卢多逊之事。”
  听此答,刘皇帝不由笑了笑:“这个赵则平,他倒是稳得住!不过,要是稳不住,也就不是他了。”
  “对卢多逊案,就没有任何过问?”刘皇帝又像确认一般再度问道。
  刘旸摇摇头:“不只如此,跟奏弹劾举告卢多逊的官员中,没有一人与赵相有过深的关系,包括他下属的心腹官吏!”
  “赵普啊!”刘皇帝沉默一下,忽然长叹一声,叹息过后,嘴角又扬起了少许笑意,对刘旸吩咐道:“卢多逊这样的柱国大臣都被拿下了,他这个首相,怎能如此淡定,超然物外。
  你不是说,卢多逊始终不肯招认吗?我也不责难辛仲甫他们了,给他们找个助力,让赵普亲自去审审看看,最了解对方的,永远是他的对手,这两个冤家对头,在如今的情形下碰面,想来也有不少话说吧!”
  有些明白刘皇帝的用意,刘旸想了想,点头应是。
  “不错,实在不错!”刘旸离开之后,刘皇帝坐在那里喃喃自语,嘴角也是微微翘起的。
  一旁,喦脱听了,见刘皇帝心情有所好转,也主动问道:“官家是否有什么吩咐?”
  瞥了他一眼,刘皇帝指着殿门方向,说:“你有没有发现太子的变化吗?”
  喦脱闻言,眼珠子转悠了下,谦卑地答道:“小的肉眼凡胎,愚鲁不堪,实在不解!”
  “他敢向朕直言进谏,表明自己的态度与看法了!”刘皇帝淡淡道:“已过而立之年,也该有自己的主见了!大汉的太子,需要有这份担当,朕要的,也不是一个唯唯诺诺只会点头称是的储君。朕一直担心他一味地对朕顺从,会养成迂懦的性,但现在看来,有些多虑了。
  不错,很是不错……”
  显然,对于自己的太子,刘皇帝是相当满意的。
  ……
  卢多逊被关押的地方,是刑部大牢,也就是民间传闻的天牢,当然,像卢多逊这样的大臣,下狱自是诏狱。
  大概是为了尊重下狱前的权势地位,比起一般的牢狱,卢多逊所处,要干净整洁得多,没有那么多阴冷潮湿,也没有那些阴森可怖的刑具,甚至还有一道窗子,能够看到墙外的阳光,听到林荫的虫鸣。只不过,看守要严格一些,巡逻紧密一些,伴随着的,也几乎是无尽的沉默。
  “来人,给我笔,给我纸,我要向陛下进言!”嘶吼声在狱道间不断回响,有些沙哑,卢多逊披头散发,一身囚服,把着槛栏,又吼了几嗓子。
  “狱吏!狱吏!”
  大概是怕卢多逊真把嗓子喊坏了,过了一会儿,看守的狱吏终于有所反应,慢吞吞地走了过来,脚步声在这寂静的甬道间显得格外清晰。
  来人是一个皮肤粗糙,稍显驼背的中年人,穿着狱卒的服饰,除配了把刀之外,手中空无一物。
  隔着槛栏,狱吏对卢多逊一礼:“卢相公,你就别为难小的们了,好生待着,节省些体力吧!”
  “我要上书陛下,你给我拿纸笔来!”卢多逊盯着狱吏,催促道。
  “卢相公,你这是何苦呢?小的就是给你提供纸笔,你写了,又如何能上达天听?你所处的监房,是完全封锁的,小的们都不得离开还家……”狱吏叹了口气。
  闻言,卢多逊冷笑两声:“果然有奸贼要害老夫!老夫被攻讦的,可就有蒙蔽圣听这一条,老夫今有言上禀,却言路受阻,尔等就不怕他日清算吗?”
  这话,可有些吓到了狱吏,赶忙说道:“卢相公,这可与小的无干啊!”
  卢多逊又笑了两声,情绪并没有表现出来的那般激动,打量着这个狱吏,玩味地问道:“你们这些狱吏小人,目光短浅,惯回见风使舵,落井下石。老夫如今身陷囹圄,你为何对老夫,依旧这般恭敬?”
  见卢多逊安分了一些,狱吏也不由松了口气,笑应道:“小的虽然器识庸碌,但在监狱内任事,对于一些前辈故事,还是很感兴趣的,也曾在书坊听过死灰复燃的故事,至今仍记得。卢相公虽然暂时落难,但难保有一日像那韩安国一般成为复燃之灰,小的焉敢得罪?”
  “哈哈!”大概是狱吏的话有些讨喜,卢多逊大笑了两声,冲他感慨道:“没曾想,这寒微小吏,竟然还有如此见识,很是难得啊!”
  “不敢!”狱吏道:“因此,还请卢相公,稍加按捺,说不准,赦免诏书降临了呢?”
  卢多逊陷入了沉思,眼神中那常年保持的咄咄逼人之意也消散了,良久,轻叹道:“既挺过死灰复燃的故事,可知狱吏之贵?”
  第122章 相互诛心
  “卢相公真是好兴致,哪怕身陷囹圄,仍旧怡然自得,竟能同这阴沟暗角中的狱吏聊到一起,如此机遇,平日里是体会不到的吧!”
  一道低沉浑厚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闻声而视,赵普的身影从阴影出显露出来,穿着很正式,冠带袍服,带有作为大汉首相独有的威严气势。
  而从其言语,显然是听到了一些卢多逊与狱吏的交谈,因而,出言调侃,只是并不能让人感受到哪怕一丝的趣味。
  狱吏当然是不认识赵普的,但观其气度,就知道这绝对是个大人物,更何况,连狱长都战战兢兢、毕恭毕敬地站在一旁,更别提那几名衣着华丽的随从卫士了。赵普身边,是随时有大内禁卫保护的,这是刘皇帝所赐恩典,也是作为朝廷宰相的待遇。
  狱吏有些慌张,无法自处,手足无措地站在儿,更不知该行何礼,两腿发软,却忘记要跪下。
  当然,赵普显然是不会在意这么个小人物的,摆了摆手,让其连同那狱长,一并离开,给赵、卢留出谈话的空间。
  卫士搬来一把交椅,张开摆在监牢外,赵普提袍落座。这两个老对头,不久前,还同在广政殿内商量国家大事,争执辩论,如今,却置身于这囹圄之中,只不过,一个人在里头,一个在外头,一个官袍威严,一个囚衣狼狈,相形见绌,那种强烈的差异对比,让气氛有些尴尬。
  从赵普现身开始,卢多逊的表情就变了,又阴沉到阴鸷,直到冷脸收起,恢复正常。不过,目光中没有任何怯懦抑或羞怒,甚至依旧昂首挺胸,保持着自信的气度,这大概也是勉强挽尊的表现了,不论如何,他是不会在赵普面前露怯的。
  见赵普坐下,卢多逊也干脆也划拉出一些麦草,退后席地而坐,率先开口:“赵相此来,是为亲眼看看老夫的落魄,以便挖苦讥讽的吗?”
  从卢多逊这番话就能看出,他依旧困囿于私怨之中,高看了自己,也小看了赵普,或许是以己度人,易地而处,这种事卢多逊就做得出来。
  听其言,赵普连眼皮子都没有眨两下,淡淡地说道:“卢相哪怕沦落此地,仍旧是这般咄咄逼人,其志不改啊!”
  “能改,老夫就不是卢多逊!”卢多逊冷冷一笑。
  “此言,本相深以为然!”赵普颔首,语气旋即变得严肃,朝北面拱了拱手,道:“本相此来,奉陛下意旨,提审卢多逊!原本,该在刑部大堂的,不过,念及多年同僚,本相就多走了几步,到这槛牢中来!”
  卢多逊呵呵笑了两声,感慨的语气中,甚至有几分自得:“老夫此前还在好奇,我卢多逊下狱了,你赵相岂能没一点反应动作?之前一直是辛仲甫那干人审案,但是,我卢多逊岂是他们能审得了的?你赵相……”
  卢多逊话没有说完,但那意思很明显,你赵普够格审他,但这个够格,也挺勉强。或许在卢多逊心里,够格审他的,只有皇帝与太子了,当然,卢多逊更期待刘皇帝。
  对卢多逊来说,只要见到了刘皇帝,那么一切都还有挽回的余地,过去,不少人参奏他,都被他化解了,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能在刘皇帝面前说上话,能安抚住刘皇帝。
  然而此番,他根本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连外界的消息都被封锁了,对于形势的发展完全没有一个概念,如何能不让他心烦意乱,忧心忡忡。
  不过,在赵普面前表现出的,依旧是自信淡定。
  赵普似乎也并不在意卢多逊的骄狂与无礼,眼神中几乎没有什么波动,打量了他两眼,问道:“本相也不多赘言,且问你,你可知罪?”
  赵普开门见山,单刀直入,卢多逊则眉毛上挑,身上似乎生了跳蚤,扭动一番,方才说道:“老夫何罪之有?”
  卢多逊的眼神中,明显带有挑衅的意味,赵普自然察觉到了,仍旧不以为意,根本不接受着挑衅,只是静静地注视着他,看得卢多逊都没什么趣味了。
  “如此苦苦支撑,何必呢?”沉吟良久,赵普方才说道:“以你卢多逊的聪敏,难道察觉不出此次事件不寻常之处?
  别说辛仲甫他们正在核查的那数十条罪状,就是查出百条,千条,又何足为道?究竟为何下狱,你心里难道不清楚?”
  “不是赵相的作为吗?”卢多逊眼神中浮现出少有的凝重,随口答道。
  卢多逊回得敷衍,赵普说得自信:“容本相放句狂言,我若是想要对付你卢多逊,早将你赶出朝廷去了!”
  “恰如当年侯陟案?”卢多逊不屑地提起一件往事。
  赵普两眼微眯,淡淡道:“你支撑到如今,怕是还心存一丝念想,希望能得到陛下的赦免吧!本相不妨向你透露一点消息,关于你的案子,自大朝之后,陛下就几乎没有过问,仅让太子殿下督三法司依法论处。
  这意味着什么,你不会不了解吧!此案的根结在何处,本相尚不清楚,但你自己犯了什么忌讳,这些时日下来,应当也想明白了吧!”
  听赵普这么说,卢多逊终于彻底变脸了,短短时间内消瘦下来的面颊不禁抽搐了几下,眼神中也流露出一抹黯然。
  赵普的意思,卢多逊哪里能不明白,自己做了什么犯忌讳的事,他心里当然清楚。让他心忧的,也恰恰是赵普所说,刘皇帝很可能已经放弃他了,否则不至于这么长时间连一点当面辩解的机会都没有。
  不过,也正因是赵普所说,卢多逊忍不住怀疑,心中总存有那么一丝侥幸,存着死灰复燃的奢望。
  卢多逊不说话了,赵普也给他思忖衡量的机会,过了一会儿,语气依旧平淡地说道:“本相虽奉诏前来,却没有与你争执辩论一番的想法,只是告之你如今的形势,不论你认不认罪,只当据实上报而已。
  另外,再提醒你一句,你的老父卢公已然命人打造好了两口棺材,据说,一口是给你的,一口是他老人家自用……”
  言罢,赵普起身欲去。
  “你就这么走了?”卢多逊回过神来,意外地望着赵普。
  赵普住步,平静地说了句:“你我之间,本就无话可说!”
  “呵呵!”卢多逊又笑出了声,起身抓住槛栏,死死地盯着赵普的背影,道:“纵使老夫沦落至此,也不是败在你赵普手下,可惜啊,可惜!
  不过,卢多逊倒了,你赵普又还能坚持多久?就是不知,老夫还有没有亲眼见到你赵相公结局的一日。
  哈哈哈……”
  卢多逊这番话,终于让赵普动容了,并且加快了离开的脚步,等走出大牢之时,脸上的阴沉已然被深深地隐藏起来了。
  他此来,确实有一定诛心的意图,但是,临了,还是让卢多逊反击了一下。卢多逊最后那句话,也确实触动了赵普心中敏感处。
  卢多逊一倒,朝局的平衡立时被打破,从近来大量被牵扯、被缉拿的官员就可看出,朝廷正经历着怎样一场震动与变化,在权力重构,在新的平衡建立之前,还会发生什么事,就连赵普心里都没底,他这个首相,又能成功渡劫吗?
  为相这么多年了,赵普从没有像这一次,如此心虚,如此不自信。刘皇帝那冷漠威严的形象,强势占据着赵普的思维。
  监房之中,赵普离开之后,卢多逊彻底消沉下来,随意地瘫靠在凉飕飕的墙体上,仿佛一滩烂泥,所有的精气神都被抽干了一般。
  笑,他是再也笑不出来了,眼神中涌现出各种情绪,愤怒与不甘、绝望与痛苦,但是,就没有一丝丝悔意。也只有在想到自己那行将就木的老父亲,想到尚未长成子嗣,方才有那么些许的担忧。
  赵普带来的消息,对卢多逊的打击是巨大的,当被刘皇帝抛弃之后,那卢多逊的世界,就无任何光明可言。
  虽然不愿意去相信赵普,甚至觉得其中有阴谋,然而直觉又不停地提醒他,是真的。
  脑海中也浮现出刘皇帝的模样,只是,此时卢多逊感受到的,是模糊,是陌生,是冷漠,还有那种让他心惊肉跳的恐惧。
  或许卢多逊自己都没有发觉,在入狱后不算太漫长的时间里,他原本毫无杂色的两鬓,已多了几许银丝,显然,他并不如此前表现的那般豁达乐观。
  第123章 株连不可避免
  卢多逊一案,可以说是大汉建国以来第一大案,其影响之大,牵涉之深,株连之广,不是以往任何一案所能比拟的。
  从六月到七月,一直到进入八月,整桩案件还没有完全结束,仅仅卢多逊所涉大小罪行,就调查了近两月,为此,辛仲甫还成立了一个“临时调查组”,专事核查。
  而两个月下,卢多逊外,朝廷内外,从政事堂到都察院,从京城到地方,从西北到东南,牵连在内的官员职吏,就达573人,这还是在太子尽量周旋维护,不欲扩大化的情况下。
  否则,按照卢多逊的关系网一层一层地查下去,还不知要牵涉到多少人。哪怕只局限在数百人内,情况的复杂程度,也是以往任何一桩案件比不了的。
  若是搞一刀切,事情倒是好办,但是,太子殿下又在上头盯着,要求凡事调查清楚,要有据可查,根据涉案深浅、罪行轻重判罚,尽量避免冤屈,这可让辛仲甫等人差点没把头发熬白。
  所有人牵连到的人,都先行批捕收押,而后一一甄别,依法处置。其中,基本是跟着卢多逊履历走的,除京城外,河西与两浙,就是重灾区,尤其是河西。
  经营有多久,根基有多深,清算起来的规模就有多大。尤其在河西案的调查同步展开之际,两案并查,两种影响同时施加在河西,对于河西军政的影响,可想而知。
  到八月,河西的军政官员,被拿下了三成,换了三成,卢多逊的势力党羽几乎被连根拔起,留下的自然是一个烂摊子,整个河西军政,瘫痪倒不至于,但是人人自危。
  官场上一片风声鹤唳,民间自然也难免压抑,也就是西北驻军在赵王的刘昉的指挥下,正在进行剿匪治安的军事行动,倒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叛贼逆党趁机作乱。
  如果仅靠朝廷正常的司法体系,想要针对如此众多的官员、成百上千的案件,进行细致高效的处理,显然是力有不逮的。
  因此,在这个过程中,皇城司与武德司也不可避免地参与到其中,哪怕只是做一些情报支持,帮忙搜罗证据。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