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节
作者:
三戒大师 更新:2025-01-24 17:17 字数:5119
那丁玉是原先小明王韩林儿的部将,后来才投了朱老板。放在以前,这种人功劳再大,也别想染指大都督府左都督之位。
但去岁以来,朱老板将大都督府中的侯爵尽数撵走。开春以来,曹国公因病倦勤,宋国公也被朱老板派去河南练兵了,大都督府便由丁玉和一班新晋提拔上来的军官执掌了。
而且他还是胡惟庸的姻亲。能上位也离不开胡相的大力举荐,不然胡惟庸也看不到这本《天下军马籍册》。
丁玉的上位,一下补足了胡惟庸最大的短板,难免让他生出‘时来天地皆同力’之感,甚至坚信自己的谋反暗合天意。
……
“不过看完这《天下军马籍册》之后,下官有两点忧虑。”陈宁拍完马屁后,又对胡惟庸道出自己的忧虑:
“一个是军队还是淮西的天下,光靠那几位靠边站的侯爷,很难掌控大局。哪怕咱们侥幸成功,也是个天下大乱、军阀割据的局面,说不定就给别人做了嫁衣裳。”
“嗯。你的担心很有道理。”胡惟庸重重点头道:“所以还是得劝韩国公入伙,靠他的威望才能控制住淮西。”
“杨文裕差不多已经到凤阳了吧。”陈宁问道:
“有信儿了没有?”
“还没有。”胡惟庸摇摇头道:“不过也快了。你再说第二点。”
“就是大将军那边,宣大蓟辽一线,整整三十万大军,全都听他号令。”陈宁忧心忡忡道:“到时候大将军一声令下,回师勤王,天下谁可匹敌?”
“是,徐达是最大的麻烦。”胡惟庸郁闷道:“他是皇上的发小,儿女亲家,过命的兄弟啊,根本没法拉拢。”
“但不把他解决,怕是没人跟着我们干的。”陈宁嘴巴发干道。
“幸好天无绝人之路,”胡惟庸便忍不住得意的透露道:“徐大将军娶了个不省心的小老婆。”
“谢氏?”陈宁眼前一亮。
“她是谢再兴的女儿,皇上杀了她的爹,又把她嫁给她叔叔辈,这不是给大将军埋雷吗?”胡惟庸幽幽说道。
地雷是宋朝发明的,所以这么说没问题。
“我艹……”陈宁震惊道:“胡相把谢再兴的女儿策反了?”
“说来话长,你只要知道她愿意配合我们刺杀大将军就行了。”胡惟庸低声道:“等杨文裕传回信来,北平那边就发动。同时我们也发动,让皇上和太子给我儿偿命!”
“我们这边,把握如何?”陈宁又颤声问道。
“我们这边,自然是重头戏。”胡惟庸呵呵一笑,却不跟他细说道:“你就等着看好戏行了。”
“唉,那样又得整天提心吊胆了。”陈宁叹气道。
“就是告诉你,难道就不用提心吊胆了吗?”胡惟庸淡淡问道。
“倒也是。”陈宁苦笑道:“知道了,可能担心的更厉害。”
第七七七章 运去英雄不自由
“最关键的布置必须绝对保密,多一个人知道就多一分风险。”胡惟庸安抚陈宁一句,又透漏点劲爆的消息补偿他:
“原先的宁波卫指挥使林贤,已经跟日本的国王联系上,那日本国王十分热心,同意借兵给咱们。林贤在最新的汇报说,日本王已经从全国选拔出以一当百的剑术高手五百人,组成使团,前来我国入贡了。”
“哦,那感情好。”陈宁欣喜道:“到时候这支奇兵,说不定可以排上大用场!”
“老夫已经有了安排。”胡惟庸微微颔首,又道:“封绩也见到了北元皇帝,蒙古人同样乐于帮帮场子,下月会出兵南下,吸引我军主力的注意。”
“梁王那边呢?”陈宁又问道。
“那个胆小鬼,我们的人都已经把朝廷,两路入滇的计划和盘托出了,他却还将信将疑,生恐是皇上引蛇出洞的圈套。”胡惟庸哂笑一声道。
“刀都架在脖子上了,还这么首鼠两端,我看他也没什么用处。”陈宁不屑道。
“现在不是挑肥拣瘦的时候,能多一份力量是一份力量。”胡惟庸慎重其事道。
“……”陈宁看一眼胡惟庸,忍了又忍,还忍不住提醒道:“胡相也太慎重了吧,自古政变这码子事,都是快刀斩乱麻,看到机会莽就完事了,像咱们这样动手之前,先争取文武,又铲除障碍,还跟外国番邦联系的,还真不多见。”
“唉,老夫何尝不知,兵贵神速,出其不意?”胡惟庸叹口气道:“可是我们要面对的是大明的开国皇上,能跟汉武帝、唐太宗并肩的洪武皇帝啊。不慎之又慎怎么行?”
“倒也是。”陈宁点点头,只要一想到要造朱老板的反,他就恐惧的浑身颤栗。但同时,又感到万分的刺激,让他欲罢不能。
“下官只是提醒胡相,千万别走漏风声。”
“我晓得。”胡惟庸点点头,沉声道:“所以不等了,杨文裕那边一有消息,就发动。”
……
中都凤阳,红日高悬。
由于前些年营建中都,大肆砍伐,把整个凤阳地界的林子都砍秃了,所以这里春天的风沙格外大。入夏之后虽然不刮风了,但也不下雨,整座城市灰蒙蒙的,干燥而炎热。
不过凤阳城东的韩国公庄园中,却是另一番景象。李善长命人开凿沟渠,将附近凤山上唯一的一条凤河,引到自家庄园中,灌溉自家的庄稼。还修筑蜿蜒的河道,把清冽的泉水引到园子里,营造出曲水流觞的胜景。
他便在这繁花似锦、绿草如茵的庄园中,跟几十方小妾一起安享晚年。
可惜总有人不想让他消停,过年时,那个不成器的弟弟李存义,回来给胡惟庸当说客,被他打断了腿,还派人去警告了胡惟庸。
没想到胡惟庸还不死心,这才过了几个月,就又派了他的多年老友,杨文裕来游说他。
杨文裕是李善长当年考秀才时的座师,李善长不能不见,便每日里拉着杨文裕尽情喝酒享乐,想要堵上他的嘴,不让他提那茬。
可杨文裕偏生很执着,不达目的誓不罢休,非要跟李善长私下谈谈。
老李无奈,只好请他到书房,先屏退左右,又关上门窗,还煞有介事的把耳朵贴在门上听了一会儿,才放下心来,回头道:“先生说吧。”
“至于这么小心吗?”杨文裕有些不解。
“怎么不至于,要说有让皇上不放心的人,老夫认第二,没人敢称第一。”李善长苦笑道:
“前番听说京里勋贵抓奸细,老夫也在自家府上抓了抓,果然逮出了一串吃里扒外的老鼠。不得已这才搬到庄子里来,这边老家丁多一些,相对保险点。不过也不好说……所以还是小心为上吧。”
“是,皇上这是搞的人人自危,道路以目……哦不,家中以目啊。”杨文裕便愤然道。
“呵呵,皇上也是难。开创基业的皇帝,有几个没疑心病的?”李善长宽厚的笑笑。
“那也没有他这样的,把勋贵文武、士林缙绅统统当成仇人的!”杨文裕却愈加气愤道:“老夫早就看出他是偏狭、残暴之主,所以坚决不让儿子出仕。”
“可是他却杀了不肯出仕的夏伯启叔侄、姚叔闰、王谔,还将他们全家籍没。又亲自写文章威胁天下读书人,拒绝朝廷征召只有死路一条,而且还会连累全族。”
“不得已,我两个儿子只好应征出仕。心说既然如此,那就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吧,谁知一个莫须有的空印案,让他俩还是丢了性命……”杨文裕噙着泪花,哽咽道:
“横着也是死,竖着也是死,感情就没有活路了。百室,你说说这是什么样的世道?”
“唉……”李善长长叹一声,也有些被触动道:“先生啊,难过的不止你一家。老夫的亲侄子不也被皇上当众烤了吗?还有亲外甥,被无马……唉,提起来就心塞啊,你说老夫这个钦定的开国第一功臣,连自己的子侄都保不住,还有什么脸见人?”
“连你这样的身份都保不住自己的家人,更别说我们这些平头百姓了。”杨文裕见机会到了,便直截了当道:
“所以说你当初辅佐他当皇帝就是个错误,当时你要是选了郭天叙,哪会有今日这般凄凉晚景?”
“唉,谁知道呢……”李善长长叹一声。
……
杨文裕说的郭天叙是郭子兴的次子。当年朱元璋是郭子兴的女婿,兼头号大将,深受老郭器重。这让郭天叙深感威胁,生怕朱元璋这个小白脸,抢了他老郭家的基业。
所以他不断地搞朱老板,还煽动郭子兴把朱元璋关起来,不让人给他吃饭。是马大脚怀里藏烙饼,才让朱元璋没饿死。
朱元璋被逼得没法,才离开了濠州,到和州另起炉灶。结果风水轮流转,郭子兴又被排挤出濠州城,只能带着儿子投奔朱元璋。
朱元璋不计前嫌,把统帅及指挥权交给了他,重新接受郭子兴的领导。后来郭子兴去世,小明王韩林儿任命郭天叙为都元帅,朱元璋只是他的副手。
就在那时,郭天叙想要招揽李善长,来彻底瓦解朱元璋的势力。结果李善长不为所动,反而帮朱老板设计除掉郭天叙,当上都元帅。
李善长能成为大明开国第一功臣,这桩功劳要占大半。
第七七八章 顶级说客
其实当时,郭天叙的军队多半是由朱元璋招募训练的,主要将领也皆是朱老板的人。而且最关键的,郭天叙的能力,给朱老板提鞋都不配。
所以李善长的选择并不困难,甚至可以说是明智。
但时过境迁,事件亲历者往往会自觉不自觉的,夸大自己起到的作用。久而久之,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自己肯定是信了。
李善长私下就常常叹息,要是当时选择了郭天叙,自己肯定不会被迫提前退休,至少侄子和外甥不会因为一点小错,就被残酷地处死。
是以杨文裕的话,算是说到他心坎上了。
见李善长没有反驳,杨文裕便沉声道:“既然知道错了,那就改正它!郭天叙虽然死了,还可以另择明主而助之!”
“……”李善长听完吐出长长一口浊气,半天才苦笑道:“先生果然是给胡惟庸来做说客的。不是我笑话他,就他那尖嘴猴腮的样子,哪有半分人主之相?快省省别折腾大家的九族了。”
“百室老弟说的是,胡惟庸确实没有当皇帝的可能。”杨文裕却不慌不忙道:“但是他也没有当皇帝的想法,他跟老夫一样,都是单纯的替儿子复仇,否则老夫也不会替个野心家卖命的。”
“那人家没有杀子之仇的,跟着他造反图什么?”李善长反问道:“图个刺激?还是跟家里有仇?”
“这就是老朽要跟百室老弟说明的。”杨文裕正色道:“胡相不想自己当皇帝,看似是个大缺陷,实则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说着他给李善长分解道:“远的不说,就说当今皇上吧,原先跟大家一样,都是小明王麾下的义军将领。大家叫他一声上位,但还是一个桌子上喝酒吃肉的。
“可他造反成功,当了皇帝呢?整个天下都成他一家的了,咱们这些一起打天下的兄弟,见了面得给他磕头,最多封了几个公爵,二十几个侯爵,既没有封地,也没有采邑。他儿子却生下来就是亲王,有藩国有军队,还有高得离谱的俸禄。”
“这公平吗,这合理吗?”杨文裕高声质问道。
“哎呀,你小声点……”李善长吓得又到窗边听了听动静,这才转回道:
“确实既不公平,又不合理,淮西老兄弟的怨气多半出自于此。加上这二年,藩王开始抢夺兵权,大家都一肚子的火气没处撒。皇上确实不是当初的上位了……”
“所以嘛。”杨文裕便笑道:“跟胡惟庸起事,起码不用担心他吃干抹净。大家人人都有希望登顶,等他那边政变成功,大家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都有希望问鼎,就看你的本事了。那劲头能跟给别人卖命一样吗?”
“而且最后登顶的,有了当今的前车之鉴。也不敢再重蹈覆辙。必须要裂土分疆,把淮西老兄弟都封王,比如你老李,保底也是个淮王,至于会不会更高,就看你自己的选择了。”
李善长本以为自己心志坚定、不可动摇,没想到却被对方说的乱了心跳。不得不承认,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杨文裕的游说能力,跟李存义简直天上地下。
杨文裕一见有门儿,便站起身来,加重语气道:“自古便是‘君与士大夫共天下’,‘皇帝与地主共天下’,因为天下太大,凭皇帝自己根本坐不稳,只能与缙绅地主联手,可咱们洪武爷因为出身太苦,把地主老财、书生官吏视若仇寇,这十多年来已经把他们得罪尽了。”
“我们淮西的老兄弟也沸反盈天,今年开年他又在老六的蛊惑下,彻底的得罪了儒教。已然把所有支持他皇帝宝座的力量,统统得罪光了!”说着他须发皆张,挥舞双手道:
“你看他高座金台,统御万方,顺昌逆亡、不可一世,其实已是自毁长城,众叛亲离!这时候就差一个人振臂一呼,大家一拥而上,推翻独夫,解黎民于倒悬,救百姓于水火。此乃顺天意得民心之举,必得鬼神相助,一举成功!”
“现在胡相愿意做那个振臂一呼之人,只求韩国公在政变成功之后,出面为他站台。胡相也保证,一旦事变失败,他一人承担,绝不牵连我等。百室老弟可以说是进退自如,不担风险。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切不可让天下人失望啊!”
杨文裕的说辞太有煽动力,把这老谋深算的李善长都讲的热血沸腾,忍不住脱口问道:“此话当真?”
“我俩近一甲子的过命交情,我怎么可能骗你呢?”杨文裕沉声道。
“……”李善长又陷入了长久的沉默,好一会儿才苍老的叹气道:“要是再年轻二十岁,我二话不说就跟先生干了,就像当年决定跟皇上干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