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节
作者:
三戒大师 更新:2025-01-24 17:18 字数:5434
斯波义将这个郁闷啊,要是能早点儿达成协议,我干嘛还要拖延时间?可要是拖延时间,明军又会不断袭击沿海,把我逼死算完了。
……
幕方着急上火,大明这边却不急不躁,秉着楚王殿下‘你谈你的,我打我的。远程打击,安全第一’十六字方针,按部就班的对日本沿海进行火攻,基本就没上过岸。
唯一一次例外,是登陆占领了佐渡岛。玩过日本战国游戏的都知道大名鼎鼎的佐渡金山,如果说石见银山撑起了日本的安土桃山时代,佐渡金山则撑起了整个江户时代。
这座金山开采时,德川幕府开始统治日本。两百多年后,这座金山才渐渐枯竭,幕府也走向了衰落。说它是日本长期稳定的基石,一点不为过。
但在眼下的室町幕府时期,这里虽然已经有开采白银的历史,但很显然,日后震惊全日本的金山还没有被发现,这里还是以天皇流放地而闻名的。
所以明军没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这个人口不足万人的大岛,并宣布佐渡岛成为大明的领土,岛上居民也自动成为大明的海外子民。
佐渡岛民本来就是流放者的后裔,对日本没什么感情,现在居然能成为大明的子民,虽然是低一等的海外子民,那也是天上掉馅饼,没人不答应。
岛民们竞相为明军提供饮食等各种服务,听说他们是来找金矿的,还积极提供线索,主动带路寻找。比正经大明百姓都要热情十倍。
起先明军还小心翼翼,唯恐他们是笑里藏刀,回头再偷袭自己。但后来发现,他们是真心的……
仿佛一夜之间,佐渡岛就彻底与日本断绝了关系。
……
朱桢对这只会下金蛋的鸡也十分上心,专门让朱合从国内聘请寻金师傅,派去佐渡岛进行实地考察。
接到了殿下的命令,朱合不敢怠慢,一个月内从全国各地募集到一百名寻金师傅,亲自送他们来日本。
楚王殿下也很重视这些寻金师傅,竟亲自为他们接风洗尘,勉励他们用心寻金,只要发现金矿就重重有赏。
把这些没见过世面的老师傅感动的不要不要,恨不得立马给殿下把金矿找出来。
老六自然说不急不急,让他们先在大宰府休息几天,再给他们派任务。
宴会后,老六单独接见了朱合还有跟他同来的沈荣。
“这么多年找不到金矿,这些人靠谱吗?”这会儿他才有啥说啥,不再藏着掖着。他主要担心大明金矿枯竭,师傅们技术退化。
“殿下放心。”沈荣赶忙给他吃定心丸道:“那不是师傅水平低,是挖了多少年,都快给采光了。现在全国各省的残矿上还能采出金来,全靠这些寻金师傅的经验撑着呢。”
“就是就是。”朱合赶忙附和道:“日本才采了几年金银啊,矿埋的又浅,在这些在国内动辄要寻几十丈深的寻金师傅眼里,还不跟白给一样?保准一找一个准。”
“嗯,那就先找找看。”老六想想也是,便吩咐朱合道:“日本这边采矿的事情,就交给你来负责了。”
“殿下放心,为臣翻遍佐渡岛,也要把金矿给殿下找出来。”朱合赶忙拍着胸脯道。
“不能急功近利,还是要把眼光放长远,培养出一支强大的寻金队伍来。”朱桢语重心长道:“我们不止要在佐渡岛找金银矿,还要在全日本找,未来还要走向世界,让全世界的金银为我所用!”
“殿下总是这样眼光长远。”朱合满脸崇拜的赞道:“能为这样的殿下效劳,为臣真是三生有幸。”
“行了,自己人就少拍马屁了。”老六笑骂一声道:“最近都听的反胃了,需要读书人的骂声中和一下。”
“呵呵呵……”沈荣朱合只能赔笑,哪敢接这种茬。
“此外,你还要在佐渡岛择址建造一个大规模的冶金厂。”朱桢又吩咐朱合道:“不光佐渡岛的金银矿,我们在全日本开采的矿石,经过粗选之后,都会送到这里来集中冶炼。”
“是。”朱合忙点头应下。
“这样一来便于管理,二来利于技术保密,三来也能有效杜绝各处矿区中饱私囊。”朱桢耐心的向朱合解释道。
“明白。”朱合多聪明的人,自然一点就通。前两点不说,单说第三点,金银矿石其实本身不怎么值钱,因为含量太低。
一般两千斤银矿石中,只含有二两银。金矿石的含量就更低的没眼看了。而且以日本原始的冶炼技术,提炼的不如浪费得多,所以没人会把主意打到矿石身上。
你让他们偷,他们都懒得偷。
第八五五章 我愿称之为绝杀
“所以在日本,最值钱的其实不是金矿银矿,而是冶炼金银的技术。”朱桢唯恐朱合绷不紧保密这根弦,不厌其烦的耳提面命道:“所以哪怕运输成本高一些,也要集中冶炼,便于保密。”
“因为一旦让他们偷学到,我们大规模低成本提炼金银的工艺,他们的金银产量势必暴涨,从而实力大增。那时,他们非但会设法收回,割让给我们的金山银山,还会变得不受控制,极大增加我们的统治成本,所以千万要把保密放在第一位。”
“是,为臣牢记殿下的嘱托。”朱合赶忙重重点头,终于明白殿下为什么要让自己来负责这项工作了,原来是真的很重要。
“市舶司有专门的保密处,每年定期给水手和上船的商人进行保密教育,还不定时进行保密检查,这些年积攒了不少经验,可以调些骨干来帮帮老朱。”沈荣见状也建议道。
“很好,就这么办,有什么好的想法随时跟我提。”老六赞许道:“保密工作无小事,再重视也不为过。”
“明白!”沈荣朱合忙齐声应下。
“金矿的事就说到这,朱合你专心把这一件事做好,就很不容易了。”朱桢说着又对沈荣道:
“至于找你来,是为了让你见一见唐人代表的。”
“唐人?代表?”沈荣有些不太确定:“是唐朝来日本的我国人吗?”
“唐朝人来这破地儿干啥,大都是宋末避难逃到日本的。”老六解释道:“再就是当初元朝伐日失败,留下的一批江南汉人,这些人繁衍生息到现在,人数相当可观。”
“虽然日本人管他们叫唐人,但对他们很防范,不许他们拥有土地和部民,只准他们教书、经商和从事手工业。说白了就是想利用他们的知识和技能,又不想接纳他们。当然这也跟他们本身不愿意成为日本人有关系,所以他们一直作为一个群体,游离于日本社会之外。”
“不管哪种原因吧,这些人都是可以利用的。”朱桢接着道:“听闻王师征倭,破降南朝,他们派了三十六名代表,带着价值不菲的礼物来劳军拜见。”
“本王见了见为首的几个,发现他们谈吐不俗,对日本了解很深,跟三教九流都有接触。而且重归大明的心情十分迫切。所以就让老沈你来见见他们,看看能不能把他们组织起来,比如成立个‘大明唐人商会’,市舶司给他们一定的贸易份额,这样他们不就有归属感了吗?”
“是。”沈荣赶忙点头笑道:“往后肯定需要大量既懂汉语又懂日语的通译,这些人再合适不过。”
“光用他们当通译就浪费了,日本这个国家十分封闭,不仅排外,自己国民也不能流动,所以这批唐人是十分宝贵的资源。要利用他们在日本生活数代,与各阶层都有交往的优势,让他们主动收集情报,帮我们监视日本。”老六沉声道:
“这次伐日我们的情报这么准确,他们就有很大的贡献。”
“明白。”沈荣赶忙严肃点头。没想到殿下还有这层用意。
“记住,永远不要小瞧日本。”朱桢正色教导两人道:“别看他们现在封闭落后,一副弱鸡模样,那是因为我们对他们形成了全方位的代差。”
不得不承认,元朝是中国科技进步最迅速的一个时代,短短一百年时间,读书人因为仕途无望,只能转而研究天文数学、奇技淫巧。
加之蒙古人的势力横跨欧亚,带来了很多波斯大食的科学技术,被汉人迅速消化吸收,而且东西合璧,达到了更高的高度,从而在天文、造船、冶金等全方面实现了长足的进步。
而这些,因为元日间的恶劣关系,日本是一点没学到。所以在面对与元军截然不同的巨舰重炮时,他们才会显得那样可怜弱小又无助。
“但这个国家的人精明强悍,善于隐忍,更善于偷师。”朱桢神情严肃的接着道:“要清醒的认识到,我们的技术还没强到别人学不会的程度。如果我们不加以防备,他们很快就偷学过去,弥平代差。到那时,再想战胜他们,就要付出十倍百倍的代价。”
“所以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能泄露任何技术给他们,尤其是火药、造船、航海这些关键技术,绝对不能泄露,也不能让他们得到相关人才,不然就是给自己树敌!反之,优势保持越久,我们的好日子才会越长久。”
“是。”两人的弦终于绷起来,终于意识到保密工作的重要意义。
“如果我们想长时间保持碾压,除了自身要继续不断进步外,还要锁死他们的发展。”朱桢指示道:
“如何锁死他们的发展呢?除了做好保密工作之外,还要用尽一切办法,让他们无法进步,甚至开倒车。”
“……”两人听得一阵迷糊,完全不懂这方面儿啊。
“臣等之前完全没干过这种事,唯恐误了殿下的大事。”
“不要紧,之前谁都没干过。”朱桢摇头笑笑道:“待本王给你们举几个例子,你们就明白了。”
“比如,日本人不是仰慕儒家吗,就请那些知名的大儒,来日本讲学。他们那些三纲五常,除我之外皆异端的学说,特别适合在日本发扬光大。”
“是……”两人忍不住嘴角上翘,殿下这是标准的祸水东引啊,把国内那些和他作对的腐儒弄到日本来,让他们教日本人,自己耳根清净。
“日本不是佛教盛行吗?这个佛教是个好东西啊,让人循规蹈矩修来世,那谁还管现世?”
“是是,要是日本人都逆来顺受了,咱们还有什么好担心的?”沈荣两个有点听明白了。
“没错,所以你们要多跟日本的寺庙来往,大力赞助他们的传法活动。还可以从国内请高僧大和尚讲法,也不要光拘泥禅宗的僧人,我看请喇嘛教的大师来,给没见过世面的小日本,来点密宗震撼,效果说不定会更好。”老六越说越来劲道:
“要是能把印度教传到日本来,那我愿称之为绝杀。”
第八五六章 自己给自己挖坑
“除了文化宗教之外,还要加强对现存政权的控制,剪除任何想和我们唱反调的危险分子,阻止任何要摆脱我们控制的尝试。当然这不是你们负责的范畴,听听就罢了。”
讲起如何锁死一国的进步,朱桢是老母猪带胸罩——一套又一套。听得沈荣两个钦佩万分,以为此乃他这阵子苦思的结果。
殊不知,这都是些血的教训,老六不过是提前拿出来,用在日本人身上罢了。
“还有一个商业上,就是你们的老本行了。”楚王目光炯炯的看着两人。
“我们做生意,也可以锁死一国的发展吗?”两人一听真来了劲。
“当然了。这又不是什么新鲜手段,当年管仲用贸易战玩垮了多少个国家?”老六笑道:“可惜他那套跟儒家的理念不合,到现在竟没几个知道了。”
“那回去还真得好好读读书。”两人忙惭愧道。
“是得好好读读书。眼下先记住我总结的八个字‘禁运’、‘倾销’、‘原料产地’。”老六沉声道:“这三条就是你们对日贸易的指导思想。”
“臣等鲁钝,烦请殿下说的再详细点。以免误了大事。”朱合小意道。
“当然得说清楚。禁运就是战略物资禁运。”老六颔首道:“诸如火药、火器、盔甲、望远镜、药材之类自不消说,谁都知道不能外传。但还有书籍、铜钱之类,容易被忽略的物资,同样要被严格禁运。”
“不过不用担心,到时候海政衙门会给你们一个禁运清单和一个准运名单,严格照着来就行。”
两人松了口气道:“那就好那就好。”不然还真怕哪天不小心就踩了雷犯了事呢。
“倾销又是咋回事呢?”沈荣又不解问道:“这不符合殿下一直以来‘饥饿营销’,保证利润的宗旨吧?”
“不冲突的。”老六摇头笑道:“对他们不能生产的产品,我们还要严格控制输入量,来保证利润。但他们一旦能生产出替代品来,我们马上就要降价倾销,不惜赔本也要让他们无利可图,最后只能退出这个行业。”
“当然也不是说把他们所有行业都掐死,倾销主要是针对手工业,对农业就要用到第三条了。”老六这些年跟刘伯温整天不是白研究的,基本上对各方各面都有了一整套的方案。
“原料产地?”两人捧哏道。
“对。”老六点点头道:“我们要引导日本的农民,种植我们所需的经济作物。比如让他们种甜菜、油菜、油茶、甘蔗、棉花、桑树之类,这可以根据你们的实际需求来定。”
顿一下,他强调道:“要给到他们比种地更高的收益,这样无论是领主,还是农民本身,都会为了追逐更高的利益,更倾向于种植经济作物,而从市场上购入粮食。”
“这样就慢慢的把他们变成我们的原料产地了,”朱桢笑道:“我们的手工业可以得到充足的原料,他们的老百姓也会过上更好的日子。这多是一件美事啊。”
“……”两人狐疑的看着老六,觉得他不会这么好心,沈荣问道:“但这样日本种粮食的越来越少,这样粮食缺口会越来越大的,粮价腾贵,老百姓饭都吃不饱,日子能好了吗?”
“我们可以帮他们把缺口补上嘛。”朱桢说着对朱合笑笑道:“这样也能稳一稳国内的粮价。”
“好哎!”朱合眼前一亮,说来可能都不相信,他们都快为粮食不值钱愁死了。
当初为了解决粮票的兑现危机,也为了支持朝廷‘江西填湖广’的大计,织染局出面,一众江南大户凑钱,在江西和湖广长租了大片的土地,雇佣两省农民种田。
这非但让粮票彻底的摆脱了信用危机,还让江南粮价应声下落。现在虽然才是正式种地的第二年,耕种面积和粮食产量都远远达不到要求,却已经把江南的粮价打到了一贯一石。
这是因为楚王殿下这一大手笔,彻底改变了人们对江南粮价的预期。所有人都相信,随着江西湖广大规模种植的展开,江南缺粮的局面将一去不复返。